(一)人生态度概说
人生态度就是怎样对待人生的问题。心理学把态度解释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人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某一特定对象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人生态度就是个人在自己生活旅程中,对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的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时时处处都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斗争,在这些矛盾和斗争面前,有的人坚定,有的人乐观积极,有的人悲观消沉,这就是人生态度。个人在回答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矛盾,诸如顺境与逆境,光明与阴暗,生与死,乐与苦,福与祸,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荣与辱等等,对这些矛盾必须作出抉择,这种选择本身也包含着一种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形成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个人生活经历和文化教育是形成人生态度的物质根源。不同的生活心理感受和体验,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如个人家庭关系的好坏,师生同学关系的亲疏,将影响他对人生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时代精神对人生态度也将产生影响。“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的时代精神,使多少热血爱国青年选择了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生态度。在当今锐意改革,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的影响下,青年人表现出创新求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的分类多种多样。概括讲,古今中外从不同角度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中国传统分类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态度有入世、出世、避世三种样式。入世的人生态度,为儒家所主张;佛家主张出世的人生态度;道家和一些古代隐士则主张避世的人生态度。
生存基调分类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生的态度作为生存的基调,从生命对苦与乐的体验上看,有消极悲观和积极乐观两类人生态度。从解决人生问题的用力方向上看,有知足常乐和积极进取两类人生态度。
哲学流派分类说。按人生态度的哲学流派划分,可分为享乐主义人生观、禁欲主义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虚无主义人生观、功利主义人生观、意志主义人生观等等。
(二)中国传统人生态度入世的儒家人生。儒家的人生哲学,不仅是士大夫恪守的准则,而且也渗透到广大平民百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最能代表古代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建构他的人生理论大厦时,曾把“仁”当作奠基之石。仁是众德之首,是儒家人生哲学这棵大树的根。按照《论语》的基本精神,“仁”的核心含义乃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它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荡”迎接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是儒家所提倡的人生态度。“乐天知命”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儒家的乐天知命是提倡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潇洒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它力图创造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儒家赋予乐天知命以丰富的意蕴,一方面是不忧不惧,能知天命,可以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另一方面是乐以忘忧,即“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
儒家不仅喜欢讲“乐”,也重视“忧”。把“忧患意识”与“乐天知命”连为一体,是儒家人生哲学显著特色。孔子对当时时代风气的衰变非常忧虑,他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退。范仲淹把忧患意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之成为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弘毅进取是儒家人生哲学的真谛所在。“知其不可而为之”,在孔子看来,可不可是客观问题,为不为是主观态度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努力了,即使没能达到目的,乐亦在其中。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追求精神也是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的写照。
尽管儒家人生哲学中也有“存天理,灭人欲”等消极内容,但它更多的是崇尚仁爱,乐天知命,心忧天下,自强不息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些能够指引人们去创造一个美好的、卓越的、多彩的人生。
出世的佛家人生。佛家认为,人生存于现实世界,必定会遇到种种艰难困苦,产生不绝的烦恼,可谓“苦海无边”。要挣脱苦海,首先得明白苦从何来,苦的原因与根源是什么。找到了人生苦恼的原因、根源,就有可能去灭绝苦源,跳出生死轮回,进入解脱之境。这是一种永恒寂灭的境界,佛教称为“涅般木”。小乘教强调出家出世,修戒苦行,求的是个人的生死苦恼解脱。然而这种尽可能逃避俗世的纷扰,严格规戒自身的禁欲苦行,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被动消极的,甚至有违人性。后起的大乘教尽管不排斥一定的戒律、修行和禅定方法,但十分强调心的觉悟,即自心上的戒、定、慧。应该说,佛学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帮助人们体悟真理,净化自心,消除世间的种种痛苦、烦恼,满足了无数人的精神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避世的道家人生。这种人生态度为道家和一些古代隐士者所主张。其要义是告诉人们“人生无常”(陶渊明),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庄子)人生在世,不要去为世俗的名利、官禄而纷争,它只能给人生带来痛苦、烦恼。惟求精神自由才是正道。于是,避开现实社会,到大自然中去领略“与自然为一体之放达”(陶渊明)的人生最高境界,方是最好的生活天地。
(三)享乐、纵欲的人生态度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通常被认为是西方享乐主义人生哲学的鼻祖。伊壁鸠鲁生活的年代正是希腊城邦奴隶制陷入危机的时候。城邦内部阶级斗争尖锐,内部党争炽热化,各城邦之间连年混战,城邦的经济、政治力量日益衰落。长期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败坏,许多人失去了对从前那种自由城邦公共事业的热情。脱离纷扰和痛苦的外界生活,转向内心寻求安宁和幸福,就成为当时一种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在这种背景下,伊壁鸠鲁的人生哲学应运而生了。伊壁鸠鲁的理论用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显然,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应属温和的享乐主义。
将追求感官享乐推之极端,就有一种纵欲主义的理论。中国的《列子杨朱篇》是纵欲主义观点的典范之作。《杨朱篇》写道:人生实在太短暂,大不了活到100岁。而百岁之中,除了幼、稚、衰、老、睡眠,疾病等,所余大好时光,实在无几。所以,人应该及时行乐。“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这就是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什么是人生的快乐呢?就是吃喝玩乐。
由于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思想的影响,我们看到校园中一些学生追求及时行乐,认为“人生一世,吃好、穿好,玩好才是真”,生活上高消费,课余时间棋牌麻将专业户,舞场、酒桌成为他们经常光顾之地。可见,享乐、纵欲的人生态度对于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享乐主义的恶性膨胀往往会引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并滑向纵欲主义。见利忘义、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是滋生纵欲主义的温床。人是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有机统一的高级存在物,感性欲望的满足要受人的理性和社会性的限制,人不能无休止地追求感性快乐。对于纵欲式的享乐主义,我们必须进行坚决的抵制与批判。
(四)虚无、悲观的人生态度虚无主义的最早代表,是中国古代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老子,看到了封建政治的腐败,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人们精神的颓废堕落,目睹社会的纷争、国家之间的混战给百姓造成深重苦难,他以为这一切祸害都来自当时人们所推崇的价值观念,他痛切地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君。”由此,老子主张抛弃儒家所看重的“圣”、“仁”、“礼”、“智”、“学”,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这样,老子几乎把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精神支柱全给否定了。老子的虚无主义思想与其“自然无为”的哲学有密切关系,他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反对一切违背自然的人为的东西,认为必须“绝”与“弃”。
庄子继承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比老子更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庄子的虚无主义最集中的表现是他的“无待”说。根据这种理论,人们要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就不能凭借任何东西,人们应一无凭靠,与道为一,游于无何有之乡。道家“无待”的虚无主义极容易造成一种畸形的自我,致使放荡、糜烂、腐朽的生活方式泛滥成灾。
西方最早提出虚无主义人生观的哲学家是叔本华。叔本华受佛学的影响,把生命归结为痛苦,他认为,人生是一条由灼热的煤炭铺成的环形跑道,人在意志的驱使下在这条灼热的跑道上不断地奔跑,永远达不到终点。由此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人生毫无价值。要消除人生的痛苦,只有放弃生活本身,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这种哲学出发,叔本华对一切肯定理想和生活幸福的哲学都加以攻击,并且否定理性和科学对人生的价值。如果说,老庄的虚无主义造成一种超脱的人生,那么,叔本华的虚无主义导致一种悲观主义人生观。在中国最早介绍叔本华哲学的是王国维,就是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下,王国维走上了自尽的道路。
尼采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他十分欣赏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和虚无主义思想,但他认为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太消极颓废了。因此,他在竭尽一切力量宣扬虚无主义思想的同时,把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变成一种强调无限制地自我扩张,以及诉诸行动的“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