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绘制理想蓝图
43668100000005

第5章 内心世界的折射——人的需要的追求(2)

第二,时代性。人们的需要既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那么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的需要也就会有不同的发展和表现。任何需要总是与该时代的生产处在同一级水平上。古代至高无上的皇帝不会有坐飞机的需要,就反映了需要的历史性、时代性。当代青少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新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最为敏感,对社会变化的反应最为迅速,因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演变也最易在青少年的需要中得到体现和反映,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首先表现在青少年需要的种类随时代演变而发展。如自主择业的需要原先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意识日益强化。其次,青少年需要强度随时代的演变而起伏。如青少年的求知需要几经涨落。十年内乱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青少年需要高涨起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皆不怕”,这是当时青少年奋发进取的源动力。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经济改革中一些负面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及不合理的脑体倒挂现象的警醒效应,青少年中“读书无用论”思潮沉渣泛起。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形势日益好转,祖国大地一派令人鼓舞的建设景象,各行各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由此,在青少年中再度唤发起强烈的求知热望。再次,青少年需要表现形式也随时代的演变而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青少年需要的表现形式体现在领导消费新潮流上。据文汇报“WJ新闻调查网”披露:一个以25岁以下青少年组成的“新生代”消费群体,教育、旅游和信息3个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很有可能成为消费市场从“盘整”走向“突破”的驱动力。调查显示,上海家庭成员中,25岁以下青少年花钱最多,他们业已占据了消费市场的最大份额。这批最能接受消费时尚、最少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消费理念的年轻人,不仅现在已引导着消费潮流,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成为住宅、汽车以及其它新兴消费领域中最活跃的消费者。(《文汇报》1998年6月8日)第三,差异性。这首先表现在青少年需要发展的年龄阶段差异上。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环境、生理状态和心理发展水平都有较大差异,必然导致需要结构上的差异。

我国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在少年期,由于个体进入生长发育的突增时期,生理需要相对突出,其中饮食、娱乐方面的需要比较明显。同时,交往、尊重需要也随着学生生活的开始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强烈起来。进入青年早期,性生理的成熟导致性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性需要也开始出现,并且在交往、尊重需要继续保持相对强度的同时,求知、求美、求德和增强体力等发展需要日益突出。到青年中期,青年群体已分化为学生青年群体和在职青年群体,需要结构也相应分化,求知、建树需要在学生青年中成为优势需要;而在职青年中,劳动需要、爱情需要上升为优势需要。到青年晚期,个体能从社会发展的趋向中找到自我发展的现实方向,需要结构相对稳定。

此外,差异性还表现在青少年需要发展的性别差异及社会背景差异上。

根据青少年需要的结构,需要发展的特点,引导青少年需要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青少年需要的合理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在需要问题上产生的几对矛盾。

首先,要处理好个人需要和社会群体需要间存在的矛盾。我们既要反对否定个人需要的倾向,又要反对把个人需要凌驾于社会群体需要之上的极端个人主义。马克思写道:“我们的需要……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因而,凡是“合理的需要”,应当既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又与集体、社会的需要相一致。

其次,要正确对待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间的矛盾。人生需要是一个动态系统,要区分需要是否合理,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先秦管子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义”。虽然物质需要属于人生需要的低层次,精神需要属于人生需要的高层次,但古人已明白物质需要对个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那种认为,追求物质需要就是卑下的,追求精神需要就是高尚的,这种评价需要合理性的标准在当今社会已很难站得住脚了。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当我们重视物质需要的基础作用时,一些人的物质需要便急剧膨胀,并引起精神需要萎缩。今天我们常听到有人慨叹“理想失落”,“人文精神丧失”,可见精神需要对物质需要的调节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看到,物质需要的满足并不能使一个人感到真正的幸福,只有加上精神生活的满足,才能引起强烈的幸福感。

因此,合理的需要应能在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这两者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最后,要妥善处理好需要的无限性与满足需要的有限性这样一个问题。需要的满足要靠生产的发展,人的需要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早期的人类社会里,人们满足了吃、穿、住等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除了要求保证吃、穿、住等一般需要外,还要求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有丰富多样的高级消费品。与此同时,在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还追求多种多样的精神需要。但是,人的需要随生产发展而发展的程度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相对的时期内,生产的发展程度有限,对需要的满足也是有限的。在当前我国人力和财力不足的条件下,脱离实际去追求超前消费,这样的需要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无益的。

(四)成就需要培训

成就需要,即对取得成就的需求。主体内部被强烈的取得成就的希望所充满,进而促使个体趋于行动,直到欲望得以满足。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对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拥有这种人越多,发展和成长就越有保障,劳动生长率就越高。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据他的调查,英国在1925年时,所拥有的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二十五个国家中名列第五,而当时的英国确实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国家;到了1950年时,再作类似调查,英国所拥有的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三十九个国家中已退居第二十七位,而事实上二次大战后的英国也正在走下坡路。可见,成就需要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青少年学生若从小培养高成就需要。对于其日后尽快成长,更好担当起祖国建设重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既然成就需要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需要呢?

麦克利兰应用心理测试中的投射法以测量成就需要的高低程度。进行测试时不让被试者了解测验目的,主试人向被试者提供一个刺激情境,被试者作出反应时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感或特性投射其中。这种试验在心理学中又称作主题统觉试验。麦克利兰的具体做法是向小组另发六张图片,让被试者用很短时间(10~15秒)看一张图片,然后用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对图中所暗示的内容写作一篇想象出来的故事。这不是单纯的描述性的文章,而是让想象力自由发挥成为一个作品。通常让被试者思考答复这样的几个问题:①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②图中是什么人?在做什么?想什么?他需要些什么?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产生什么结果?

例如,对一张画着一个青年端坐教室的图片发生了两个答案。一个认为,这是一个学生在写论文,因为他早就打算选一个重要题目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因此,他选修了高级课程,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想用最新颖的笔法写出来。现在他正在执笔编写。另一个说,这个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被询问的问题不会解答,感到失望,他怀疑学习的内容是否有价值,他正考虑是继续读下去,还是另找工作。

由于看图的时间很短促,按图写作的时间也很短,被测试的对象只能凭直觉的反映,因而往往表示出他们固有的真实思想和感情。以上两个答案就显示了两个人成就需要的程度不同,前一个高,后一个低。

麦克利兰在美国、墨西哥、印度等地都进行了成就需要的培训试验,在印度办的训练班,据报道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印度凯金纳大镇办的一个班上,有五十二人是中小企业的经理。受训前有九人在企业中已有成就表现。训练后,在第三次检查规划时,有成就表现的人数上升为二十五名。据说当地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之一是接受贷款的单位经理必须受过这个训练。

【事例】

校园文学梦

《中国青年报》的“校园”(中学版)专刊曾组织过一次关于“校园文学梦”的讨论,其中披露了不少学生迷恋文学的情况。一位河北的学生在题为《万劫不悔》的文章中写道:

我是个学生,文学是我万劫不悔的梦。什么时候着迷早已忘记,只是每每翻开自编的作品集,看到那虽幼稚但却郑重的文字,便庆幸自己竟写了这么多。名利舍去,只求那一点真切的心动。

我曾饱尝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常常在失望与希望之间、现实与梦想之间感喟。曾几何时,苦抄那些不知有没有价值的文字;曾几何时,只身漂泊千里,让脆弱的心浸在离乡的愁苦里;曾几何时,偶尔翻开杂志,看见自己的名字很陌生地印在上面,便感动地要流泪……文学是条苦路,但只有走了一段才会真正明白。的确,我不能卜知自己的路,但面对惊呼、惋惜和鄙夷,我只能走下去,就像歌里说的“爱过就不要说抱歉,毕竟我们走过这一回,从来我就不后悔。”

与这位学生一样做着“万劫不悔”的文学之梦的青少年朋友何止成百上千!当然,真正能够实现这一梦想、走上文学之路的只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正是这难能可贵的自我实现的需求,鞭策着无数的青少年朋友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进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追求!

【操练】

青少年需要层次结构问卷调查操练目的:通过对青少年群体实施需要层次结构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需要现状,以把握其心理特点,为教育、引导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操练步骤:

(一)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分组,如分成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然后设计不同的需要结构问卷调查表。

(二)若针对高中组,可给出如下的需要结构问卷调查表。

需要种类等级

需要种类等级需要种类等级

求美需要发展体力需要秩序需要物质

享受需要助人需要奉献需要

求知需要友情需要建树需要自尊自立需要成就需要求援需要

维持生存需要躲避羞辱需要躲避伤害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性的需要

(三)若针对年龄较小的初中或小学组群体,需要种类仍然可以采纳以上18种,但给出的问卷方式必须是较为生动而具体化的。如“求美需要”可换成“我最喜好艺术欣赏”,诸如此类。

(四)回收问卷调查表,统计出青少年需要层次结构情况。按照问卷中等级选择情况,计算出中数,然后排出等级次序,绘出青少年需要层次结构图。

(五)分析不同年龄组在需要层次上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规律性特征,从而有效实施引导。

2.成就需要训练班

操练目的:通过成就需要培训,使参与者提高对成就的认识,树立起高成就需要,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

操练时间:为期七到十天。

操练工具:①想象力测试图;②游戏用的圈子③纸、笔④积累的各种有成就人的资料

操练步骤:

(一)运用张贴海报形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自愿接受培训者。

(二)实施成就需要测试。给出一张“想象力测试图”,图中是一男子端坐桌前,眼睛看着全家合影照片。让被试先看10~15秒,然后用不超过五分钟时间写一段想象出来的故事。主试人根据这些短文将被试区分为高成就需要者与低成就需要者。区分的目的,便于训练后的效果检测。

(三)宣讲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物形象,灌输什么叫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有些什么内容等概念,提高对成就的认识。同时还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课堂游戏,例如通过丢圈子的游戏,说明那些到旁边去“套”圈子的人,虽然十套十稳,不会失误,他可以成为一个好工程师,但不大可能成为事业家;那些随便丢圈,碰运气的人,是赌博式的不计效益的人物;那些经过目测估算、比较、调整,甘冒可估算的风险的人,具有高的成就需要。由此来加深被试对高成就的理解。

(四)帮助培训班学员提高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如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什么叫科学,什么是理性等,并提高学员的自我认识。

(五)要求学员制订具体的可以衡量计量的规划,力争成为高成就需要的人。

(六)教师、学员间形成团结互助、友好、互相支持的气氛,交流成功与失败、希望与恐惧的体会。

(七)训练班结束后,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定期检查学员制订的规划的进展实施情况,并测定成就需要的提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