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4354500000023

第23章 黄帝传奇(2)

“那好吧!我令你根据各国文字的特点,制造文字,统一规范,修订”编年史“,并把文字刻在牛骨和龟甲上,或者刻在土坯上,再焙烧成陶器,或铸在金属器皿上,记录下重大的事情,以流传后世。”有熊氏的目光闪烁着智慧的神采。“还有,我令你把我写的《素问》和《灵枢》刻下来,好让后人用此方法治病疗伤,解除痛苦!”刚说到这儿,有熊氏的元配正妃嫘祖和二夫人嫫母过来了。嫘祖是西陵氏之女,出生在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嫘祖村金鸡青龙山。嫘祖不仅温柔贤淑,而且心眼儿特别灵巧,一双手把黄帝打扮得光光鲜鲜的,在外面抛头露脸时就风光多了。嫘祖为有熊氏正妃,有熊氏二十五岁娶她的。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在嫘祖任西陵部落酋长和西蜀聪明首领时,发展农桑、经贸,安邦治国有方而深受人民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她生了玄器侯,昌意侯二子。昌意侯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中的‘颛顼帝’。次妃嫫母虽然相貌丑陋但有德,故有熊氏娶她为妃。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苍颉啊!规范文字可是件大事啊!这可关系到人类从古至今的知识和智慧的传播,你可要多费心了!”嫘祖似乎听见了一点他们的对话。“你作为史官,既要把文字统一了,还要把国家大事记录下来,也好让后人知道。规范了文字,要让大家都能认识,不能只是国君和大臣才认识,要普及它,才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这个工作很艰巨的,你要考虑周到,让后人受益!”嫫母也在大殿上说。

苍颉连连称是,然后退下了。大殿上只有有熊氏、嫘祖和嫫母三人了。他们分位坐定。

“今天诏你们来,主要是商讨一下国家大事。上古至今各国都过着游牧的生活,我们要改变这些,一是国家要有统一的安排,二是人民生活要稳定,各个邑必须要统筹安排,要有规划,男女婚嫁也要有仪式,集市也要兴起来,人们的服饰也要有所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这方面应该嫘祖来管理。一则你出得众,二是你要把西陵的养蚕技术教给人们,让他们也穿上上等的丝茧衣服,安居后还要种植五谷,还要制定礼仪。姆母就负责内宫事物吧!我就负责军队,训练本国包括我们的几个附属国。这样我们自己才能安定。现在王兄炎帝,只研究农业和本草,像个农夫,那有帝王的尊严?难怪各国现在都不给朝廷朝贡了,所以我们要做好讨伐诸侯的准备。但国内也必须大治天下,要设官职,举贤能;推历数,祭山川鬼神;造弓矢,建房屋,作衣服,兴文字,制乐器,创医药,造舟车,教蚕桑,种五谷。我们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各国必须统一起来。”有熊氏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嫘祖的分工有点重啊!你要多操心了,为后世多做点有益的事啊!”

“我会把西陵的农工商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传给大家的。让大家过上安稳的生活,不再过游牧的生活了。”嫘祖高兴的说:“这也是件千秋的伟业啊!我会尽全力的。”嫫母看了看有熊氏,于是接着嫘祖说:“大王放心,我会和姐姐齐心协力把你吩咐的事办好。”炎帝朝廷衰败时,有熊国当时已是最强大的国家,有熊氏带领带领熊、罴、貅、貔、貙、虎等图腾的国家的军队讨伐不朝贡的国家。有熊氏首先实行德政,整顿军旅,顺应自然现象,教化民众种植五谷,打到哪儿就安抚哪儿的民众,规划四方土地,但最强大的是蚩尤的国家,蚩尤既残暴,又善战,炎帝拿他没办法,就找弟弟有熊氏商量。公元前4849年,是年,他三十七岁。

“弟弟,今天我找你来,实际想商量怎么去打败蚩尤?你有什么办法?”炎帝坐在龙椅上,仍然是穿着灰龙衣,半敞着,躺胸露脯,头发零乱,像个刚从田里回来的农夫。他端起樽喝了一口酒,显得有些失措的样子。

“哥哥,我今天也有话说。”有熊氏坐在左边大臣的第一个位置,大殿里除了几个侍女,就只有他俩了。他衣冠端庄,神态严肃:“爸爸传位给你是管理整个国家,万国的统一来之不易。我们是先祖考伏羲和女娲的直系继承人,我们应该国家管理好,这才是大事,而不只是研究农业和本草,现在诸侯不朝贡了,居然打起帝王的城池来了,你该让位了,不然国家就要灭亡了。”炎帝的面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感觉乱了套,他把樽往地上摔去。

“哥哥息怒!听我说。”有熊氏沉思了片刻,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哥哥,你想想,你继承帝位这么多年!你只注重农业,自己下地耕种,尝百草,而国家大事你却搁在一边,你作为万国之君,应该管理好所有的国家;现在所有的国家都不朝贡了,本来诸侯就不听你的,你的军队比小国的军队都少,我如果把我管辖的几个国家的军队给你,他们的侯王也不会听你的指挥,那怎么能打败蚩尤呢!我现在手上的势力可是有熊家族的看家的了啊!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其他国家吞并。我们家族可是管理中国几千年了啊!我们不能把国家的统一毁在我们俩兄弟手上啊!”

炎帝呆呆的望着弟弟,一言不发。半晌他站起来说:“我虽然没管理万国的能力,但我也是经过诸侯选举,然后由大熊传人封的啊!我怎么就这样让位啊!我的脸往哪儿搁?我怎么向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交代啊!”

“是啊!这也很为难你的,但你出头诸侯又不听,那怎么办呢?眼看蚩尤就要打过来了,我们不做好准备话,那我们的国家和万国都完了。”有熊氏也很为难了。

炎帝又坐下了,神态安详,他隔了很久,终于说话了:“这样吧!你看行不行,我直接让位,我的族人不会答应,我们是兄弟,都是大熊包西的传人,我让位给你。我也知道这些年你在崆峒山跟广成子学艺多年,我也相信你的能力能管理好整个国家,但我们也得给旁人一个交代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我们下战书,我们必须假装打一仗,我故意败下来,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让位给你了,我的族人也就没话说了,然后我们联合起来去打败蚩尤,这样我们才又能统一中国了。”“这倒是个好办法!那在哪儿打仗呢!”有熊氏问道。

“就在坂泉的原野上吧!”

于是他们在坂泉这个地方交战,这是河北涿鹿山东南方向的地方,在山下,地势空旷,他们都是打通了奇经八脉的武林高手,而且精通八卦,他们的身躯和天地可以合一,能腾空飞翔,能履水过江,你来我去,时而腾空,时而飞跃,他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兵器,在场的诸侯看得眼花缭乱,经过多次战斗,有熊氏获胜。于是众诸侯拜有熊氏为万国之君,为帝王,因有熊氏有土瑞之德,被尊为黄帝。炎帝仍为神农氏,为他自己国家的国君。

黄帝和炎帝联合成一个整体,不断练兵,黄帝将熊、罴、貅、貔、貙、虎等图腾的国家和神农氏凤图腾国家的军队联合演练,并有军师风后部署八卦阵,制造指南车,以便于在风雨中作战。为了应战做好准备,黄帝还专程到今甘肃省东部,平凉市西郊,距城十二公里的崆峒山向道家高人广成子学习了功夫。后黄帝根据所学的写下了《明堂图》。

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一个个铜头铁额,他们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于是把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军威大振,便起野心,常常带领他的部落,侵掠别的部落。蚩尤还联合了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黄帝生性爱民,不想战伐,一直想劝蚩尤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黄帝不得已,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这样,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黄帝心中非常焦虑不安。有一天,黄帝苦苦思索出打败蚩尤的方法,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制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八百阵,名叫“天一遁甲”阵。黄帝演练熟悉,重新率兵与蚩尤在决战阪泉。

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黄帝城,坂泉这个地方,涿鹿山东南方向的山下,地势空旷,阪泉其地有一自流泉,水自平地涌出,积聚成池,池围97.2米,直径31米,北有一出水口,潺潺流向千年形成的天然小河道,泉水为地下1700米至5000米的深层水,日流量约4600-4800吨。水色清澈,泉涌如泣注。冬不结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常年水温保持在12.3-13.4℃之间。

蚩尤功夫奇异,但他所练的功夫最忌讳震动声,为了振奋军威,黄帝决定用军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着一头慢兽,叫“夔”,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声音震天响。黄帝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传说这夔牛鼓一敲,能震响五百里,连敲几下,能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军威大振。黄帝布好阵容,再次跟蚩尤决战。两军对阵,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响,声音震天动地。黄帝的兵听到鼓声勇气倍增;蚩尤的兵听见鼓声丧魂失魄。蚩尤看见自己要败,便和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杀上前来。两军杀在一起,直杀得山摇地动,日抖星坠,难解难分。

黄帝见蚩尤确实不好对付,就掘堤放水,江水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没有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暴雨,地上刮起狂风,雷电交加,浓雾迷漫,洪水暴涨,波浪滔天,黄帝阵式也被打乱,一会儿天晴了,烈日当空,黄帝率军追上前去,大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但接着又是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样硬,且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灵感突现,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杀了。害怕他死后还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这就是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黄帝根据这场战争,写下了《阴符经》。

群侯王尊黄帝为天子,统称炎帝和黄帝兄弟俩为“炎黄”,仍称华夏族。之后黄帝不但把中心区的国族征服,而且还开拓边疆,实行“靖边”,把燧人氏后裔古匈奴人或匈奴祖先(荤粥)赶走,使北方的威胁解除之后,便会盟于釜山(在今汲鹿县保岱乡窑子头村后,形似翻扣之釜)。并立会盟石在山上。会盟石呈立体方形,高二尺边长各五尺,方内一圆,直径如边长,圆内雕凿有一个凹平的与四方形的四角相对的交叉点是一个圆窝,直径一尺,其含义是:普天之下,四域疆土,天地交午,皆归于中。中央为黄帝之土。釜山会盟时,黄帝把天下诸侯的符信没收,统一制作有等级的玉佩,发给各诸侯作为朝官信物。釜山会盟黄帝颁发的太极旋纹龟形四脚勾云玉佩符信。

黄帝并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马家大吴村北,距泰城约22公里处的泰山封禅,在山顶祭天,在“亭亭”山祭地。

黄帝统一中国后,建都今河南省新郑县。他到处视察,带领部下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住所,环绕着军队构营以自卫,百官都用云命名,军队叫云师,并且设置左大监、右大监,监督各地诸侯。在黄帝周游巡视天下时,黄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黄帝谥嫘祖为“祖神”。根据嫘祖遗嘱,将其运回她的出生地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嫘祖村金鸡青龙山。并命令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组织能力,黄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黄帝又今河南灵宝铸鼎原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问鼎于河洛。黄帝宝鼎坛,树九鼎,黄帝宝鼎置于中宫,其它八鼎分别为爱鼎、寿鼎、财鼎、仕鼎、安鼎、丰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

后来黄帝巡视到今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之颠时,突然天上一陨石从天而降,火光耀眼,宛如一条巨大的火龙从天而来,正打在黄帝队伍附近,巨型陨石呈磨盘状插入黄土之中,埋入黄土,天崩地裂,火光冲天,在场的大臣、随从、侍女和黄帝被巨大的气流冲出很远的地方,活着的只有几人,黄帝由于年事已高,就这样被巨型陨石的气流所震成九段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