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脑血栓防治
42941600000003

第3章 脑血管病与生活习惯(1)

(第一节)关于喝酒

一般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适量饮酒是可以的,适量饮酒指的是饮用低度酒,如葡萄酒、黄酒、啤酒之类。近些年来,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尽管法国人爱吃奶油、奶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馅饼,其含饱和脂肪酸几乎4倍于美国人、英国人,但法国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却只是美国人、英国人的1/3。另外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法国南部城市图鲁斯的居民,脂肪消耗量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居民相似,但心脏病、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很低。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纷纷进一步深入探讨,发现这与法国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国密切相关,法国人喜欢饮用葡萄酒,图鲁斯的居民尤甚。我国的许多研究也证实,我国盛产葡萄的新疆地区长寿老人比例较高,心血管病的罹患率相对较低。

据研究发现,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中最重要的保健成分是白藜芦醇,它是一种预防葡萄腐烂而产生的天然植物抗毒素。白藜芦醇含量以红葡萄酒较多,它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每天饮用3~4小杯红葡萄酒,得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50%,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减少25%~30%,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可降低3/4,此外还可减少老年人患视网膜黄斑退化。研究还发现,白藜芦醇也是来源于植物雌激素,不仅有预防某些肿瘤的作用,而且像所有的植物雌激素一样,有利于心脑血管的健康。

酗酒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北欧一些国家的文献报道,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因酗酒导致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患者数是同年龄对照组的4~5倍。我国近年的大量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急性酒精中毒是导致青壮年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外某市40岁以上人口进行了饮酒和高血压对脑卒中发病率影响的调查研究,随诊观察达26年,并分为不饮酒、轻度饮酒(每天酒精摄入量小于34克)、重度饮酒(每天酒精摄入量大于34克)。结果表明,重度饮酒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且为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和女性酗酒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5倍。酒精中毒不仅是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老年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不仅能使血压水平提高,还可以改变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如血小板数量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以及饮酒损害肝功能致凝血因子生成减少;长期饮酒导致脑深穿支小动脉内膜纤维素样坏死、玻璃样变及微动脉瘤形成;饮酒本身也可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脑血流量明显减少,出现腔隙状态、白质疏松或多发性脑梗死病灶,对促使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有部分患者在大量饮酒后,因血压急剧增高,出现脑实质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房纤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如有栓子脱落,导致脑内血管的栓塞,则出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据世界各国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酒与冠心病的发生呈“丁”字形曲线:大量饮酒者冠心病死亡率增高,而小量饮酒者比不饮酒者死亡率较低。目前医学家和营养学家都主张限量饮酒,他们主张我国居民每日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20~30毫升,大致的换算是白酒30毫升,相当于葡萄酒是109毫升、啤酒约300毫升。对冠心病或者其他心脑血管病而言,并不主张完全禁酒,同时也不建议不饮酒的人用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

还需指出的是,过多的酒精可直接损害心肌,引起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病症。每日大量喝啤酒的人会喝出“啤酒心”来,这一点也是应予关注的。酒精可损害大脑左半球,使人的写、说、推理和计算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目前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约3.6%,究其原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嗜酒,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大量饮酒后,突然发生脑溢血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就心脑血管的健康而言,应当适量饮些低度酒,而不能酗酒。

(第二节)其他不良习惯与心脑疾病

一、吸烟与疾病

我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OR值男性1.58,女性1.11),吸烟能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约2倍,并且吸烟量与危险性有一定的关系,即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也增加。Framingam和Nurses的研究均表明,停止吸烟能很快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主要危险在2~4年内减少,这种减少不限于吸烟者的年龄或吸烟量,即任何年龄的中、重度吸烟者戒烟后均能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

吸烟增加脑血管病的机制:吸烟能使血液黏滞因素升高,可使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全血比黏度包括高、低切变率及还原黏度均显著升高。长期吸烟可致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对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高200倍以上,改变了氧的解离曲线,增加了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因此缺氧使红细胞的生成增多,致使红细胞压积升高。此外,吸入的尼古丁能使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大,并导致血管壁的损伤;肾上腺素释放可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也易黏附在有损伤的动脉壁上,血小板发生释放和聚集反应,使血管阻力进一步增大,血黏滞性进一步升高。吸烟触发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随着吸烟时间和吸烟量的不断增加而加重,最终机体丧失了自动调节能力,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二、吸毒与疾病

吸毒是西方国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吸毒者有增多的趋势。可卡因与脑卒中有一定的关系,其他与脑卒中有关的毒品如海洛因、安啡它明、PCP等。目前关于吸毒与脑卒中的关系仅是从多个病例报道所获得,尚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三、缺乏运动与疾病

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的身体运动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生。近年来有证据表明,中等强度的身体运动对男女两性的脑卒中发生均起保护作用。而Framingam研究显示,身体运动对男性有保护作用,经调整的相对危险度为0.41,对女性患脑卒中的危险则无保护作用。此外,高强度的身体运动并不比中等强度身体运动更有益。身体运动能降低血压、体重和心率,能使HDL胆固醇升高和LDL胆固醇降低,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力,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有利于改变饮食习惯和戒烟。

四、口服避孕药与疾病

口服避孕药易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当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的量大于50微克,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比对照约高5~8倍,我们对360余万的育龄妇女研究表明,小剂量口服避孕药小于50微克雌激素对小于35岁并且不吸烟及无高血压的妇女,并不显著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WHO组织的多国协作研究,研究对象是15~49岁的住院妇女,共确诊697例缺血性脑卒中和1 068例出血性脑卒中进行评估。现用口服避孕药者与未使用者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病者的OR值约为3,出血性脑卒中病者为1.31~1.80。综合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结果,使用低剂量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者发生脑血管病的额外危险每年约2/10万,而使用大剂量雌激素者为8/10万。

口服避孕药易发生脑血管病的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血液凝固性增加和血流缓慢:避孕药物中的雌激素能使凝血因子Ⅷ、Ⅸ、X、凝血酶原、血小板数量及聚集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全血黏度增加,血流缓慢,这些因素促使血栓和栓塞的发生。口服避孕药中所含的甾体激素可影响脂肪和糖的代谢,引起高脂血症,还能使HDL胆固醇降低,这些变化有利于脑血栓形成。

(第三节)心脑血管健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