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可怕的心脑血管病
一、脑血管病的概念及流行病学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组脑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包括阻塞和破裂出血)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世界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为(500~600)/10万,我国本病的患病率为720/10万。按我国目前12.5亿人口计算,我国现有脑血管病患者达800万以上。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患者将进一步增加。在美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794/10万人口,每年约50万人患脑卒中,其中15万人死亡,35万脑卒中存活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这些尚不包括脑卒中后遗症的额外花费(如护理费等)。脑血管病有很高的致残率,大多数人患病后不能完全恢复,甚至基本生活也需别人照顾,且每年又需大量资金用于本病的治疗,极大地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心身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从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防治心脑血管病,应大力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一级预防。
急性完全性脑卒中患者一般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但也有不少病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而恢复健康,生活能够自理,或遗留轻重不等的残疾,有些甚至未经积极治疗而自然恢复。因此,研究脑卒中的存活时间和复发规律,分析影响这两项结果的有关因素,对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病
中国老年人的常见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中风。
根据全国9个城市的调查资料,中国老年常见病的目前患病率为:冠心病(5.1%~33.8%)、脑血管病(2.5%~4.2%)、肺心病(0.7%~6.1%)、慢性支气管炎(12.3%~30.4%)、糖尿病(1.4%~12.9%)、恶性肿瘤(0.3%~4.5%)、老年性白内障(17.5%~86.8%)、前列腺肥大(3.9%~68.8%)、老年性痴呆(1.28%~3.9%)。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每年死亡人数约为2000余万,其中40%以上死于心脑血管病,即每年有近千万的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癌肿令人恐惧,人们往往“谈癌色变”,它每年约夺走500万人的生命,然而与心脑血管病相比,还只能算是老二,心脑血管病才是人类的“第一杀手”。无论从发病率和致死率分析,心脑血管病都是最高的。比如:中风,根据1994年在全国22个省25万人中的调查结果,城市脑卒中的现患率为620/10万,农村为114/10万。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现患率的特点是北高南低,其原因可能与气候、饮食习惯、食盐摄入量有关。另外,从中风类型看,中国人脑出血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西方人缺血性中风则高于中国人。这种现象与中国人高血压病的高发生率有极大的关系。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还存在一个极大的隐患是日益年轻化。据调查,小儿高血压发生率国外为0.6%~11%,国内为1%~7%。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绝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代的高血压,也可能始于儿童期。因此及早发现儿童高血压,进行早期防治,对其一生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冠心病的发病正日益年轻化,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脑血栓形成也正趋于低龄化,一些报告指出,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发病人数已达10%~30%。
如今,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病正悄悄地接近我们,就高血压而言,全国现有患者1亿多人,每年新增350万人,患病率每10年递增50%。近10年来国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平均升高10%~15%。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该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从生命的早期即开始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例如,中风虽然是老年人的好发疾病,其病理变化却是从年轻时就开始的。
中国人的脑出血发病率高,这是因为中国人的高血压发病率高,而这和高盐饮食关系极为密切。青壮年时期是高血压预防的合适阶段,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方式,控制食盐过多摄入,尽量避免紧张、焦虑情绪的影响,通过膳食平衡控制体重等。
可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有一项人群干预试验表明,实施减盐,调整膳食结构,劝阻吸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措施,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30%左右。专家建议,膳食脂肪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应各占1/3左右。同时,胆固醇的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天300毫克之内。糖类可占总热量的50%以上。
食物应以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高糖类、高纤维、低脂食物为主,少进食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全乳制品,适量食用家禽、瘦肉和鱼类。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心脑血管的损害是肯定的,因此劝阻吸烟和过量饮酒是有益的。经常性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无疑对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具有极大益处。如希望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预防中风的发生,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并持之以恒。最好每天锻炼,每次持续15~30分钟中等活动强度。年龄稍大的人则适合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拳、操、散步、慢跑等,对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肥胖程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有益的。
人类“第一杀手”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与日俱增,与人类现时的生活方式有关,因而要预防这类病的关键,在于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心脑血管病的特点
一、发病率极高
从世界各国社区人群调查材料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脑卒中的平均年发病率约为200/10万,以后逐渐下降到目前的100/10万左右。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年发病率,西方国家为(100~270)/10万,年龄标化后为(100~250)/10万。WHO组织的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男性发病率170/10万,女性130/10万。自CT、MRI应用于临床后,脑卒中类型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血栓闭塞性脑梗死发病率最常见,占4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21%,脑栓塞占21%,脑出血占12%;蛛网膜下腔出血,女性(7.2%)比男性(5.9%)常见。
二、脑血管病患者的存活时间
关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各家报道差异较大,这可能与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治疗方法和条件及种族差异有关。
影响脑血管病患者存活时间的因素很多,但公认的影响因素与下列有关:脑卒中类型,脑出血比脑梗死存活率低;意识状态,发病时意识昏迷者存活率低,颅内出血昏迷者约40%于入院1周内死亡;病变程度,出血灶或梗死灶愈大存活时间愈短;发病年龄愈大存活时间愈短,脑梗死者尤为明显;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内感染及其他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活时间短,若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病死率更高;其他,如脑卒中的复发患者较首次发病者存活率低,痴呆及肢体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程度等均影响存活时间。
近几十年来,脑卒中的存活率有所增高,一般而言,脑卒中发病后30天内病死率,脑梗死率为8%~15%,蛛网膜下腔出血为42%~46%,脑出血率为48%~82%。30天以后病死多因为并发疾病所致,如心血管病和肺内感染等。近年来脑出血的死亡率有所降低,急性短期观察,脑卒中发病第1天的病死率约10%,第1周约20%,第3周约30%,以后死亡速度减慢。长期存活率1年为50%~75%,5年存活率为30%~50%,10年为20%~35%。
三、脑血管病复发率高
脑卒中发病后30天内复发危险最大,3%~8%复发。5年复发率为25%~40%。此外,早期复发患者约63%运动功能障碍加重。因资料来源、诊断标准及随访时间的不同,各家报道也有差异。Mcissner等报道1 680例,经30年观察的结果,复发病例267例,复发率15.9%,平均复发时间为35个月,30天内复发率约占3.3%,其累积复发率第1年为5.7%,5年为19.3%,10年为28.8%。脑梗死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脑出血,复发率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合并症呈正相关。
患高血压、心肌梗塞或心房纤颤及其他心脏病及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复发率远远高于无这些并发症的患者。
四、死亡率高
脑卒中的死亡率在世界各国之间及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对33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脑卒中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00/10万。1960~1990年,美国脑卒中的死亡率已下降了60%,美国女性脑卒中的死亡率为36.7/10万,男性为46.6/10万。我国三次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7省城市平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116/10万,21省农村为141.8/10万。WHO的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男性死亡率65/10万人口,女性61/10万人口。脑卒中死亡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和发病率一样,男性略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第三节)血管硬化新认识
一、什么是血管硬化
血管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身的供血、供氧及各种体内垃圾和毒素的排出,都要通过血管来完成,假如血管发生硬化及阻塞,那对器官、组织的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而且,一旦硬化发生,必然是全身性的,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都会硬化。因为动脉血管的重要性,一般把血管硬化也称作“动脉硬化”。绝大部分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即长期的脂肪沉积,如米粥样附着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壁加厚,管腔变窄。
二、血管硬化的不良后果
血管硬化最终会引起两种主要的不良后果:一是血管变脆、弹性消失,在突然的血压升高冲击下,在某些重要部位,如脑部、眼底等发生破裂、出血;二是血垢形成并增多,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形成栓塞,引起偏瘫、痴呆、心梗、猝死等。
三、血管硬化可以消退
医学界一直把血管硬化的发生和消退作为一项重大课题来研究。通过多年的探索,相继发现了一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及血管功能相对恢复的例子。
1975年,美国的米勒博士研究证实了高密度脂蛋白(血脂的一种成分)对血管硬化的重要关系。1985年,美国科学界古斯坦因和布朗博士因为对高密度脂蛋白作用的揭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经过医学界多年不懈的努力,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功能。这种类型的脂蛋白体积小,能穿透血管内膜,将胆固醇携出血管壁,并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到肝脏进行代谢,然后降解成游离胆固醇,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而从肠道排出。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在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预测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新的冠脉事件发生率。实验还证实,高密度脂蛋白能消退主动脉脂质沉着及脂肪条纹,并具有阻止低密度脂蛋白聚集,而免受巨噬细胞吞噬的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微小血栓的溶解。另有报道高密度脂蛋白能显著抑制表皮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大量实验证明,大幅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完全可以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内皮的功能,使血管的反应性及弹性恢复。故而有人称高密度脂蛋白为“血管清道夫”“抗动脉硬化因子”等。具有遗传性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的家族,几乎可以避免血管硬化的发生,这些家族,长寿是普遍的现象,因此,高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长寿因子”。
重视高血脂的治疗据欧洲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进行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冠心病死亡率。近来有研究表明,对一部分血脂正常的冠心病进行降脂治疗,同样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甚至动脉斑块也有可能消失。因此,必须重视高脂血症的治疗。
1998年,我国制定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指出血脂的理想水平是:TC(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LDL(低密度脂蛋白)<3.12毫摩尔/升,HDL(高密度脂蛋白)≥1.04毫摩尔/升,TG(三酰甘油)<1.7毫摩尔/升。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应分别控制在4.68毫摩尔/升和2.6毫摩尔/升以下。
对血管硬化的认识正日益深入,首先已经证实血管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是有可能逆转的,即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其次,证实了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的“清道夫”,它在消退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要重视高脂血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