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项目。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推手必须保持手臂粘连不脱,在互相粘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的重心,是一种彼此制约、掌握平衡、刚柔相济的对抗运动。推手的形式分为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推手可以锻炼人体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1949年后太极推手得到广泛流传,成为全国武术比赛正式项目。
潭腿
回族武术拳种。又称“回门秘拳”“教门弹腿”,潭腿是以腿功见长,拳势古朴,功架完整,刚劲有力,节奏明快,意气相合,精神饱满,动作精悍,配合协调,招数多变,攻防迅疾,爆发力强。步型多弓步、马步,手法多拳法、掌法,腿法多弹踢、蹬端。中国武术有“南拳北腿”之称,“北腿”则潭腿等为代表,据传潭腿源于河南潭家沟或山东龙潭寺,因两地均有“潭”字而得名,潭腿有各种流派,如临清潭腿、少林潭腿、精武潭腿、教门弹腿、通备弹腿等。
五禽戏
中国古代健身术。汉末华佗整理创编。模仿虎、鹿、熊、猿、鸟等5种动物的动作编成的一套健身操,每一禽戏由若干动作组成。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意念等活动结合。要求动作模仿逼真、形神兼备、动静相兼、刚柔并济。后五禽戏历经不同传人发展,形成众多流派,近代所见的五禽戏是明清间人托名编成的,有的偏重外功,有的偏重内功;有的着重练“刚”劲,有的着重练“柔”劲。在锻炼目的上,有的以养生保健为主,有的以导引按摩为主,有的则侧重技击,且释家、道家及其他各种流派各有传授,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今五禽戏广泛用于医疗保健操中,并演化成几十种新的套路。
形意拳
武术拳种,亦称“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六合拳”。相传为清初姬隆丰所传留,后形成多种流派。套路有五行拳、十二形拳、杂式锤、连环拳、八式拳等。其特点在于象形取意。外形上模拟龙、虎、猴、马、龟、鸡、燕、鹞、蛇、鹰、熊等飞禽走兽的动作形象。拳法上则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主。练法上要求“起如风,落如箭”,快速,稳健,严密紧凑,刚柔相济。另有刀、枪、剑、棍等的器械练习,多以“三合”“六合”“连环”命名。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流传广泛,在东南亚、日本、美国也有传播。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和表演项目。
押加
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又称双人拔河,或大象拔河。在藏族地区广泛开展。“押加”比赛的场地为长方形,宽2米,长不作限制。比赛场地设有边线和端线,在2条边线的中点,画1条与端线平行的连线叫中线,在中线的左右1米处,各画1条线与中线平行为决胜线。比赛用的带子长为11.4米,宽约90~120厘米,用两头有圈的彩色绸缎制成,绸带中间有一坠条,作为判定胜负的标志。每场比赛的参赛者为2人,按体重分55、60、70、80公斤级和80公斤5个级别,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运动员将带子两头打结,从各自裆间穿过,经过腹部套在脖子上,背对背站在河界两边。两手与脚尖着地,以脚、腿、腰、肩、颈,拖动绳子竭力向前爬,决出胜负。
易筋经
中国古代健身术。传为达摩所创,又传为天台紫凝道人所作。流行于明清时期,动作简单易学,多静止用力。要求意守丹田,并合呼吸配合。强调内外功结合,即“内壮神勇”(锻炼内脏器官)与“外壮神勇”(锻炼运动器官)。注重身体全面锻炼的导引新分支。现中国医疗单位已经把易筋经运用于防治各种疾病的医疗体操中。
醉拳
武术拳种。是以醉形、醉态迷惑对手,寓藏武术进攻与防守技术为一体的象形拳术,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并形成了自己柔中寓刚、快速多变、出奇制敌的风格特点,醉拳的套路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
洪家铁线拳
武术南拳拳种,是一套养生拳,动作浑厚朴实,刚劲有力,拳法要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疾而不乱,徐而不弛,南拳宗师“广东十虎”之一的铁桥三(梁坤)创立铁线拳,因其曾在福建莆田白云山能仁寺学得洪拳,且铁线拳脱胎于正宗洪拳套路,所以后人多称铁线拳为“洪家铁线拳”,在周兴驰的《功夫》影片中,裁缝使用的拳法就是铁线拳,在御阵对敌的第一招法里,使用的是少林罗汉拳中的“举火烧天”,而后在楼梯中与其他两位高手的切磋过程中,则是使用的洪拳近身短打,影片是在暗暗以套路的更易回归洪家铁线拳的本源,即铁线拳出自洪拳,而洪拳脱胎于少林罗汉拳。
八卦掌
一种以掌法变换和步行走转为主的拳术。亦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相传为清道光、咸丰年间董海川所传留。运动结构多采取掌法,运动形式则按八卦的四正四隅八个方位运行。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提、拿、勾、打、封、闭、闪、展等十六法。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和刀、枪、剑、戟等器械练习。1949年后八卦掌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
长拳
中国拳派。通常指查拳、花拳、炮捶、红拳、华拳、六合拳、少林拳等。多以出手或出腿时放长击远为特征,动作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出拳配合以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拳路清楚,力点明确,出手含蓄,刚柔相济。现代长拳吸取了上述拳种的内容和运动特点,并加以发展。1960年被列为全国武术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85年被列为国际武术邀请赛正式比赛项目。1987年正式成为全运会比赛项目。1990年成为第11届亚运会比赛项目。1991年成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
刀术
武术运动项目。刀属中国武术短器械,由刀、背、尖、护手盘和刀柄构成,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殷商时代已有作为兵器的铜刀,汉朝时刀已成为战场上的重要武器。刀术是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为主,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武术比赛常见刀术套路有梅花刀、万胜刀、追风刀、六合刀、太极刀、三才刀、八卦刀、五侯刀。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1991年列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比赛项目。
导引
中国古代健身术,广义的导引包括吐纳、行气、服气、练气、静坐、坐禅等。狭义的导引是一种配合肢体活动的呼吸运动。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导引内容广泛,主要有调身(姿势)、调心(意念和松静)、调息(呼吸)、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中有当今体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体操图样。
棍术
武术运动项目。有大棍、齐眉棍、三节棍、大梢子棍、手梢子棍之分。棍法有劈、抡、舞、蹦、缠、绕、点、拨、拦、封、撩、扫等。运用时要求快速多变,刚劲有力,力贯棍端。明朝棍术盛行,抗倭名将俞大猷著的《剑经》集棍法之大成。近代,棍法以健身为主,在技击、体育、表演艺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棍术是以劈、扫、戳、挑、撩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1991年被列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比赛项目。
猴拳
武术象形拳种,猴拳的基本要领却是在眼、身、手、步等方面要做到刚、柔、轻、灵、绵、巧、躲、闪、神、束、抓、甩、采、切、刁、拿、扣、顶、缠、蹬、踹、弹,系统的概括了猴拳的动作神态、上肢手法及腿法,近代猴拳多以套路的形式出现,其动作内容既要模仿猴子机灵、敏捷的形象,又要符合武术的技击特点,如出洞、窥望、看桃、攀登、摘桃、蹬枝、拼抢、藏桃、蹲坐、吃桃、喜乐、惊窜、入洞等都是具有形、法统一的猴拳动作。有的套路还编进一些跌、扑、滚、翻动作。猴拳要求做到形像、意真、法密、步轻、身活。形像就是外形要像猴子,如耸肩、缩颈、圆背、束身、弯肘、垂腕、屈膝等。意真是要做到神似,表现猴子的精神。法密是方法要紧密连贯,有起伏,有节奏。步轻是步子轻巧迅速。身活是身子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