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曾称国术或武艺。中华武术融竞技比赛、强身健体、娱乐表演和修身养性于一体。一般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5大项。由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一定运动规律组成。运动形式有套路和对抗等。套路有拳术和器械的单人套路练习和两人以上的对打套路练习。对抗有散手、推手、长兵、短兵等项。1956年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1957年武术被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1987年亚洲武术联合会成立。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上,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剑术
武术运动项目。剑属中国武术短器械,由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直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殷商以前剑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斗剑、佩剑盛行,剑术理论得到发展;汉朝已经有了严格的佩剑制度;宋朝,击剑被剑舞取代。剑术主要是以刺、点、撩、截、格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成套路,有单练、对练、集体练等形式。武术比赛剑术套路有武当剑、三才剑、八卦剑、太极剑、通背剑等。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1991年被列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比赛项目。
健身气功
健身体育运动项目。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柔和、缓慢、匀速和动静相兼的有氧运动为特点,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古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从练功内容上可分为性功、命功、性命双修功;从练功姿势上可分为站功、坐功、卧功、行功;从历史源流上可分为道、儒、佛、医、武五派。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和整理气功,60年代气功被定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1996年健身气功被列为体育项目。2001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罗汉拳
武术拳种。因其象形取意而得名,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腿法讲究腾、滚、扫、弹。罗汉拳要求上下相随,步随手变,身如舵摆,灵活多变,出手注意“夺中”和“护中”,劲力要求刚柔相济。拳谚讲:“要想罗汉好,三正里面找。”所谓“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马(即步)要正,这是基础功夫。练好“三正”,才能保持稳定,罗汉拳中较大的套路有“六十八式罗汉”和“一百零八工罗汉”等。
民族武术
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又称国术或国艺。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各地区武术内容都不相同,主要分为回族武术、土家族武术、畲族武术、傣族武术、德昂族武术5种。1949年后成立了各级武术协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3年举行了第1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之后又举行多次全国性武术比赛和表演大会。
南拳
中国南方拳术统称。有广东、福建、广西、四川、重庆、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拳路,各路南拳往往自成体系,且流派多。如广东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咏春拳等。福建有太祖拳、五祖拳、鹤拳、罗汉拳、梅花桩等。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小策打;浙江南拳有洪家拳、黑虎拳、金刚拳;湖北南拳有洪门拳、鱼门拳、孔门拳;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共同特点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常以声气催力。1960年中国将南拳列为武术竞赛项目,还被纳入体育院校武术教材。1991年成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
擒拿
武术运动项目。擒拿不拿兵器,使用徒手格斗的手法,利用人体关节、穴道和要害部位的弱点使对方身体局部产生剧烈疼痛而束手就擒。擒拿有明显的技击作用,为历代兵家重视,明代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就有“鹰爪王之拿”的记载,擒拿的实用手法分为切、点、分、封、锁、口、压、拧、转等。1949年后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表演项目。
八段锦
中国古代健身术,源于宋朝。流传到近代,可分为站式和坐式2类。坐式运动量小,称“文八段”;站式运动量较大,称“武八段”。站式中因动作难度的大小,又分南派、北派。清乾隆时的徐鸣峰曾把古八段锦编为十二段锦。光绪初年的无名氏对元、明时期的八段锦做过一次改编,这种八段锦有八节动作。中国医疗单位已将八段锦运用于防治各种疾病的医疗体操中,广大群众则参照八段锦编练各种健身操。
少林拳
武术拳种。相传为河南登封少林寺所传留,系少林寺僧人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发展而成。内容包括拳术套路、散打、气功、器械等。拳术套路有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梅花桩、炮拳等;散打有百余种招法:气功有少林易筋经、小武功等;器械以棍术最著名。少林拳的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敏捷,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着眼于实用,不练花架子。1949年后成立了少林拳研究小组,挖掘出一些濒于绝传的拳术和器械套路。2000年中国河南省登封举行了武术少林拳大赛,如今少林拳在国外,尤其是日本非常盛行。
蛇拳
武术象形拳种,蛇拳的动作开合得宜,刚柔相济,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上体要求松柔,下肢则要灵活,做到步活而桩实。套路主要由神蛇炼月、金蛇陆起、蛇蟠天真、白蛇吐信、风蛇绕树、玄蛇盘石、毒蛇喷沫、腾蛇走雾、角蛇应尾等形象化动作组成。蛇拳以蛇形掌为主要手型,以穿、插、按、劈、钻、压、摆、挑为主要掌法,以崩、钻、按、冲、横、劈、勾为主要拳法,以半马步、跑步、丁步、独立步、弓步和麒麟步为主要步型。另外,还有其他很多类有关蛇形的拳术,如形意拳有以蛇形为动作的套路;少林拳有以蛇形为主的蛇拳;南拳有以蛇形掌为主的蛇形拳。据传蛇拳起源于在古代的越国,今浙江,福建一带,居民常以蛇为“图腾”,把蛇敬奉为神,以蛇形为舞蹈成为蛇拳的雏形。
螳螂拳
武术象形拳种,螳螂拳是在少林长拳攻防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螳螂的许多特长,同时传习过程中,又广泛地吸收其他拳术的一些优点加以改造、丰富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独立拳派,讲究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据传螳螂拳发源于明末清初年间,由一名叫王郎的武术家创制,主要流传于山东胶东各地,主要流派有“七星”“梅花”“六合”。
咏春拳
武术拳种。为严三娘所创,初传于福建咏春县,故名“咏春拳”,咏春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3套拳及木人桩,以三傍手为基本手法,四平马、三字马、追马、跪马是其主要步型。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战于一身的拳术,咏春拳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阳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部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跟随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
太极拳
武术拳种,曾称“绵拳”“十三式”。创始于清初。有陈(陈王廷)、杨(杨露禅)、吴(吴鉴泉)、武(武禹襄)、孙(孙禄堂)等流派。其套路和推手,在手法(拥、掘、挤、按、采、捌、肘、靠八势)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势)方面基本一致,但在架势和劲力上,各派有不同的特点。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贯串圆活。练习时要求思想集中,精神专一,呼吸和动作配合,做到深、长、匀、静。对调摄精神。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作用。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是医疗体育的重要内容。1960年太极拳被中国列为武术表演项目,后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被列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比赛项目。
太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