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收藏
42932300000003

第3章 古钱币收藏基础知识(1)

(第一节)古钱的根源

货币起源及金属铸币出现的时间是古钱收藏者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在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有不少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述,但这些记述大都是捕风捉影之谈,缺乏确实佐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学科也不断出现。以古钱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学科——古钱学诞生了,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部门,它对历史科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有着重大意义。

古钱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完全一致的。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人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开始交换剩余产品,随着交换的日益频繁,人们感到最初那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就有一些商品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充当一般商品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这些特殊商品正是货币的原始形态,可称为实物货币或货币商品,充当这种特殊商品的东西一般是生活中普遍需求的商品,如工具、装饰品等。

据《史记》《管子》等文献资料记载,我国上古货币有龟、贝、珠、玉、金、银、刀、布等多种。

龟在今人心目中多含贬义,但在古人心目中却是能够预知未来的吉祥物,龟在古代还是长寿的象征。据史载,商代凡祭祀、征战、农作力役之事都先取龟甲或牛骨预卜,以知吉凶,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汉代。王莽改制后,推行龟贝金银等新币,按龟的大小尺寸定为龟宝四品。可见龟在古代确实能作货币使用。

贝这种重要的外采交换品,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曾充当过货币,这是没有疑问的,它是我国最古的钱币。有资料表明,贝在盘庚迁殷以前早就是货币了。在郑州和辉县,属于盘庚迁殷以前的商代墓穴中都曾发现过贝,在郑州白家庄发掘的一座商代前期的墓穴中竟发现了有穿孔的贝602块之多。

贝币是由海中的贝壳打磨穿孔而成的,一般为乳白色,大小轻重基本相同,用线绳穿作一串可作项链佩戴。它是古代象征高贵、富有的一种装饰品。因当时捕捞条件、交通运输相当落后,海贝的采集及运输相当困难,所以商周之间,贝币的价值较高,这也正应了“物以稀为贵”那句话。当时臣民得到君王赏赐的贝壳是一件极为风光的事情,从中国汉字中也可依稀看见这种历史文化遗迹。汉字中凡偏旁中有“贝”的,都与财物有关,例如:财、货、贷、贪、贫、贿、赂、赏、赐等等。

其实,贝币不仅指海中打捞的天然贝,还指商后期的金属铸贝,主要是铜贝。对于商代货币的情况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推论;贝在夏代已经完成了向货币转化的过程,成为普遍流通的交换媒介。

在周代,货币的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这和当时商业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从周代前期的文献和考古材料来考察,天然贝、铜铸贝等都是当时重要货币。金属货币的广泛铸造和使用是春秋战国的事。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改革币制,“废贝行钱”,贝币才基本为金属铸钱所代替。据说在我国云南某些地区,贝币一直沿用到清朝初年。

珠玉也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式。《管子?地数》中称古代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币为下币。因为珠玉的价值大大超过了其他形式的货币,所以它们不会在民间小额贸易中使用,它们作为大额支付或上层馈赠聘问之用。

古籍中的金一般并非单指黄金,它还包括银、铜等。金、银作为货币形式出现较晚。黄金铸币最早见于楚国的金版。中原地区也曾大量使用过黄金,《史记》中载有苏秦说赵王合纵,赵王赠苏秦饰车百乘,黄金千镒(一镒为二十两)。这种金币的形状目前仍不明确,但黄金在当时是一种贵重的金属称量货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此外,黄金还是一种贵重的装饰品。银也曾为我国的一种货币形式,这点也早就有了明证。铜作为货币使用的时代也很久远,商周时期,青铜是制造工具、兵器及礼器的主要原料,除用于馈赠外,自然也可作为称量货币使用,今不赘述。

一、先秦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迅猛发展使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原始的实物货币逐渐为大量出现的金属铸币所取代。

春秋时期,河南地区的货币以空首布为主。空首布的形状与一种叫“铲”的农具相似,它的币身厚不足一毫米,显然已失去了其作为农具的价值。这种空首布已完全从实物货币中分化出来,成了真正的金属货币。空首布有平肩、斜肩及大小多型,其中特大型及特小型很少见。空首布的面文相当复杂,自一个字到四个字算来多达一百余种,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天干、地支,还有一些币文前人认为是铸地的名称,但这并不完全正确。一般认为,大部分单字空首布的面文仅是铸炉的标记,这些文字是先在土范上用刀刻成,然后翻铸的,在币文上仍可看见刀锋的痕迹。不少空首布的面文与甲骨文极其相似,如一些天干、地支及侯、京、吉、于、宫、朋、不、大、弗等。这说明在东周时代,殷商文化在洛阳地区仍有很大影响。

二、秦汉六朝钱币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黄金为上币,方孔圆形的半两钱为下币。从这种方孔圆钱产生直到它被近代的机制铜圆取代,这期间累计达两千多年。

秦、汉半两钱流通了数百年,其间虽然几经变迁,这种钱在不同时间内的大小、轻重都有很大差别,但要严格去区分先秦半两、秦半两与汉半两的界限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先秦半两的文字微带隐起,笔划分方折及圆折两类,大部分重4克左右,秦统一全国后,规定半两钱应名符其实。按秦代量制计算,半两约重8克,所以一些币体制作精美,文字工整,重约8克的半两钱大多铸于秦始皇时代。

三、唐、五代钱币

唐代的第一枚铜钱是开元通宝,每十文重一两。我国量制中的一两十钱制就是起源于这里。开元通宝的钱文是唐初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字体端庄、凝重。开元钱的出现宣告了自秦开始流通了八百多年的铢两货币的结束。这以后的中国货币多取名为元宝、通宝等。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了二百多年,铸量较大,铸地分散,版别也很复杂,估计有几百种。开元钱背面常有月纹和其他纹饰。有人说月纹是开始铸开元钱时,文德皇后在蜡样上掐的指甲印儿,也有人说是太穆皇后和杨贵妃的指甲印儿,还有人认为这是模仿外国钱币。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这些纹饰大都是当时各个铸炉的特别标记,是用来检验铸钱质量的凭据。

五代时,福建的王氏政权也铸有多种多样的钱币。公元916年,王审知曾铸铅钱,与铜钱并行。这种铅钱的面文仍为开元通宝,背面有福、闽等字。公元939年,王延羲改元永隆,铸永隆通宝铅铁钱,公元944年,王延政天德二年铸天德重宝铜、铁钱,背有殷字。

唐末时刘隐占据广东,公元917年,刘隐的弟弟在广州称帝,国号大越,改元乾亨,铸有乾亨通宝和乾亨重宝两种铜钱。公元918年,又铸乾亨重宝铅钱。铅钱近年出土较多。

唐末、五代之初,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盘踞在幽州近二十年。

他们曾先后铸造过—批大面额的劣质铁钱,如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等,也铸过一些铜钱,但数量不多。公元911年,刘守光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传世有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背拾三枚铜钱。

唐、五代货币除了有铜、铅和铁质外,还有少量金、银质钱,但这些金币、银币多用于统治者上层赏玩、馈赠之用。

四、宋、辽、金、西夏钱币

宋代开始盛行年号钱,几乎每次改元都要新铸一种钱币,版别复杂,钱文书体中篆书、隶书、真书和草书样样俱全。

南宋时铸钱量远远不及北宋,这与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萧条、铜源缺乏有关。

五代时,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也自铸铜钱,但铸量不多,辽王朝早期的铜钱非常罕见,传世的从一到十数枚不等,这些钱有:天显通宝、天禄通宝、保宁通宝等。重熙以后的辽钱存世稍多,如清宁、咸雍、大康、大安等。辽王朝还铸有一种吉语钱叫做千秋万岁钱,分大小多型,版别也很复杂。

继辽而起的金王朝铸钱种类较少,只有正隆、大定钱略多。正隆钱的“正”字末笔左向出头的称为五笔正隆,非常少见。大定背有申、酉字,有人说申酉属金,为了标明国号,金章宗(公元1190~1200年)以模仿瘦金书闻名,他所铸泰和通宝的楷书钱文很有宣、政的神韵。金代又有崇庆、至宁、贞祐钱,都为稀世珍品。由金人扶植的刘豫政权(公元1131~1137年)铸有阜昌钱,制作精良。

与辽、金同时代的西夏所铸钱币分西夏文与汉文两类。西夏文钱的铸量不多,有贞观宝钱、福圣宝钱、大安宝钱数种,汉文钱如直读大安通宝、元德重宝、元德通宝等均少见。汉文钱还有天盛元宝、乾祐元宝等。

五、元、明钱币

历史文献中关于元代铸钱情况的记述非常少,因而对元代钱币的研究主要依靠许多钱币学家多年积累的经验。

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又称天朝)时曾铸过少量钱,如大观诵宇、泰和通宝和大定通宝等。其中大观通宝的钱文书体与瘦金书不同,有人将它称为“米书大观”。这时期还铸过天朝通宝银、铜钱。

元末农民起义军也铸过不少铜钱。刘福通、韩林儿领导的义军于1355年建都亳州,改元龙凤,铸有龙凤通宝;徐寿辉领导的义军于1351年建元治平,后来被他的部属陈友谅篡位。陈友谅先后铸有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和大义通宝,形制都不算好。占据江淮地区的张士诚于1354年建元天祐,铸有天祐通宝。

明太祖朱元璋于1361年开始铸行大中通宝,1368年建元洪武后,又铸大中、洪武通宝五等钱,五等钱的重量依次从一钱到一两。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明王朝大力推行大明宝钞,铜钱禁止流通,铸钱也自然停止了。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铸宣德通宝,这种钱比较厚重,版别简单,很少混杂质量低劣的私铸钱。宣德通宝中有一种的“德”字中省去一横,属珍稀品。

弘治通宝的铸期和铸量情况都与宣德通宝相近,今不赘述。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是否铸过铜钱至今还悬而未决。

自嘉靖年起,铸钱量开始回升。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铸嘉靖通宝,仍采用洪武五等钱制。南京博物馆藏有一枚嘉靖通宝当十雕母大钱,铜色又黄又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铜雕母钱。所谓雕母钱指铸钱前先用铜、锡、铅、牙、木等材料雕成的第一枚钱币样品,又称祖钱、雕祖。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铸有隆庆通宝,这种钱铸量不多,但铸工精良,钱体厚重,钱文大方端正。

万历年间,铸钱权限下放,各地纷纷私铸铜钱,铜钱的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而且铜钱的面文也由传统的楷书向不标准的仿宋体发展,钱文的书法艺术呈衰落趋势。

明熹宗(公元1621年)即位后铸有泰昌通宝,数量很少,版别却不少。其中有一种“泰”字左方少一点的叫做心泰泰昌,非常少见。

天启年间,全国的铸炉达156座之多,因而,天启钱的数量大,版别多。天启小平钱的背纹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类是背有星、月、日及横划等标记;一类是纪重钱;还有一类背有户、工、新、镇等文字。天启时也铸有当二和当十钱,这种钱较小平钱要少得多。

崇祯时所铸钱也比较复杂。崇祯小平钱按背文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背有星、月、日、圈星等标记;第二类背有天干;第三类为纪重钱;第四类背有各种文字,多纪局名与地名。崇祯当二钱可分大小二型,大型的应属初铸品,背有星纹、二和监工等字;小型的与小平钱大小轻重相近,背有工二、局二、户二等字,其中大型户二钱极其罕见。

崇祯死后,在南方各地成立的各个南明政权也纷纷开炉铸钱。

福王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铸有弘光通宝;浙江的鲁王政权铸有大明通宝;福建的唐王政权铸有隆武通宝;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

明末农民起义军也铸有一些铜钱。李自成的大顺政权铸有永昌钱;张献忠在四川的政权铸有欠顺通宝小平钱,后来还铸有西王赏功大钱。张献忠的后代还铸有兴朝通宝,这种钱存世不少。

六、清代钱币

清代的钱币铸量大、种类多。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关外建国,铸有汉文天命通宝及满文天命汗钱两种。这以后的皇太极铸有满文聪汗之钱背十一两大钱,面文的读法依次为左、上、下、右。背文左十、右一两。

入关后清王朝第一代皇帝顺治铸有顺治通宝。小平钱版别很多,有人将它们分作五类,这主要是根据背文的不同所分的类。

康熙在位61年,康熙通宝的铸量非常大,但类别却不如顺治的多,基本上只有背满文宝泉、宝源及背满汉文纪局名钱二类。

雍正钱的铸量少于康熙钱,并且背文一律采用满文纪局,存世有宝泉、宝源、宝浙、宝武、宝济、宝昌、宝苏、宝巩、宝河、宝云、宝南、宝晋、宝黔等十余种。

乾隆在位60年(公元1736~1795),铜钱铸量极大,背文也用满文纪局,总共有宝泉、宝源、宝真、宝陕、宝福、宝浙、宝苏、宝武、宝昌、宝桂、宝广、宝云、宝南、宝川、宝晋、宝济、宝黔、宝台、宝伊、乌什、叶尔羌、阿克苏、喀什、库车等24局,其中宝台局和新疆各局铸量较少,另外其他各局的一些特殊品也较少。如宝福局有一种乾隆钱,背为满汉文福字或满文宝、汉文福字;再比如,阿克苏局有一种乾隆钱背有三角星或“九”字。

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铸钱质量继乾隆之后逐年下降。当时钱局有19局,大都是沿用乾隆时的旧局。

道光时的铸钱局与嘉庆时基本相同,仅比嘉庆时多出库车、宝新二局。道光通宝的质量和面文都非常差。

咸丰各省局大量铸钱,因而这时所铸钱种类多、版别杂,约在千种以上,集币爱好者对这一时代的钱表现出极大兴趣。

咸丰帝死后,曾一度改元祺祥(公元1861年),因而有少量祺祥钱传世。后来,西太后发动政变,改元同治,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铜钱铸量锐减。同治通宝除宝云、宝苏、宝浙、宝桂、宝州、宝昌、宝巩、宝泉外,其他局的制品少见。

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机制银铜币开始出现,方孔圆钱逐渐走向衰落,但光绪钱的种类、版别以及钱文的书法艺术都超过了康熙、乾隆盛世,这可谓回光返照。

七、少数民族货币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的祖先,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历代民族经济发展和交流中,产生的用本民族的文字,或与汉文合璧铸造的货币,是中国古代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是极罕见的珍稀品种。

少数民族的历史货币,流通范围有限,发行量不会很大,一般的铸造时间不长,而距今又年代久远,实物很少,而且多缺乏文字记载,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