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山歌对唱
42930700000008

第8章 少数民族山歌的发展(1)

(第一节)彝族山歌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

彝族山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种,而概括起来,则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儿歌等几大类。

叙事歌大都属于风俗性的彝族山歌,既可用以演唱有关创世造物、民族历史,又可用于祭龙、祭山等礼仪活动。总的来说,这类山歌都有较强的宣叙性,故一般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太大。

山歌类山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且有的曲体结构相当复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红河江内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和四腔),属四种结构长大的套曲式山歌。这类结构复杂、篇幅长大的山歌,在我国山歌中亦为罕见。此外,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重唱和一唱众和、或在同一首山歌中,几种演唱形式兼而有之。

在彝族山歌中,表现爱情的很多,而有的山歌则专用于男女社交这一特定场合。如红河自治州的彝族有一种叫做“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就是一种专门的社交活动。在这种场合,成对的男女青年,可以尽情对答酬唱。通常以对唱为主;对唱告一段落,再接以齐唱或集体应和。用于这种场合的山歌都以小嗓轻声吟唱,旋律委婉动听。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并大都朴素自然,形象生动。

民间歌舞活动,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通常叫做“打歌”“跌脚”“跳乐”,又因伴奏乐器不同而称为“跳芦笙”或“三步弦”“杂弦”等。这些歌舞大都属于载歌载舞形式。有的彝族民间歌舞活动常按一定顺序变化各种舞蹈,天长日久,即形成按一定传统程式构成的组舞。这些舞蹈歌曲也常可离开舞蹈单独演唱。凡属舞蹈歌,大都节奏鲜明、音调明快。

在彝族山歌中,儿歌极为丰富。在过去孩子没有条件上学的年代,这些儿歌就成为孩子们传授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的教科书。内容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演唱时常成群结队地进行,手牵着手,左摇右晃,十分天真自得。

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会唱几首。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著名歌曲《马儿快些跑》《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出来的。

彝族撒尼人有一篇著名的叙事歌《阿诗玛》。它通过阿诗玛与阿黑同封建势力的代表——热布巴拉家的斗争,歌颂了劳动、勇敢、自由和反抗精神,体现了撒尼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坚强意志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撒尼人民称“阿诗码”是“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是撒尼族聪明、美丽、勤劳的姑娘,是千万个撒尼姑娘中最好的一个。

(第二节)土族山歌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东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过去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过去通用汉文,1979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制定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土文,已试行推广。

土族的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山歌依场合分家曲、野曲和儿歌等。

家曲也称“宴席曲”,包括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赞歌是土族人款待贵宾时,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如主人赞美客人“德高如蓝天,恩深似大海”,而客人称赞主人时,把普通的餐具说成是金杯玉碗,把普通食物说成是山珍海味,主要是赞颂主人的殷勤款待。赞歌的格式一般以三段为一首,每段长短不等。一般前两段为比喻,后一段才是实际含义。赞歌的演唱一般是两人,一人主唱,一人伴唱。赞歌曲调多种多样,旋律柔和优美,辞藻华丽,比喻生动形象。问答歌,也叫对歌。它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互相盘问、交流生活知识和经验等。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宗教信仰、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无所不包。其格式一般是三问三答,主旋律与赞歌基本相似,以比较简短的词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如“合尼”就是一首盘问和传授畜牧业生产和生活知识的问答歌。如羊的产生、羊的生活习性、羊的生理结构,及如何宰杀羊、如何用羊肉敬客,等等。婚礼歌,是婚礼上唱的歌。歌词和曲调是特定的,由什么人唱,什么场合唱,是有严格规定的。大体上有送亲和娶亲两部分。

与“家曲”相对的是“野曲”。“野曲”即“花儿”,也称为“山歌”“少年”等,也有人称之为“外面唱的歌”。唱“花儿”是土族文化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土、汉“花儿”相比,旋律上的差异较大。土族“花儿”的旋律由土族情歌发展演变而来,并吸收了某些藏族情歌的成分。风格独特,旋律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多用三拍子。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结构一股为双乐句变化反复体。结束音拖长而下滑,具有浓郁的土族风味。唱词既生动活泼又风趣朴实。常用比兴手法,比喻贴切。四句式较多,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表达实意。内容除了爱情外,还有反对压迫、反对剥削和歌颂生产劳动的内容。“花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人人爱唱。每年定期举行的群体性“花儿”会,已成为土族社会的传统活动。在土族传统的“花儿”会上,土族山歌手常常对唱不绝。演唱者大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出口成章,对答如流。

“花儿”属于情歌,主要内容是谈情说爱,描写青年男女互相爱慕之情。所以被视为爱情的媒介和桥梁。按土族的习惯,“花儿”只能在山上、野外唱,要避开亲属。若父母和同胞兄妹在场就不能唱,违者被视为无礼,要受到谴责。其曲调主要有《好花儿令》《尕连手令》《梁梁儿上浪来》《杨柳姐》等多种,均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如:“樱桃好吃树难栽,白葡萄要搭个架哩;我心里有你口难开,‘少年’哩要搭个话哩。高不过蓝天深不过海,俊不过花心儿的露水;香不过麝香甜不过蜜,美不过辫辫儿夫妻。”

土族山歌除保存有蒙古语族诸民族山歌的许多特点如抛物线形旋律线、五一四度骨架等外,还有一些山歌的曲调和讲西部裕固语(属实厥语族)的裕固族山歌曲调十分相似,与其他突厥语民族的山歌有着属于底层因素的共同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一五度骨架及风格相近、曲调相似方面。土族山歌虽受汉族、藏族山歌的影响很大,但主要表现为表层因素,目前这些表层因素正日趋向底层转化。

(第三节)侗族山歌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以锦屏县为界,大体上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无论南侗、北侗,都娴于演唱婉转悠扬的“侗歌”。几乎所有的侗族村寨,都有业余的唱歌队。侗歌历史久长,其音乐大体可分为南部侗族山歌和北侗族山歌。南部侗族山歌多有乐器伴奏,常见乐器有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等。而北部侗族山歌则多不用乐器伴奏,偶尔用木叶吹奏伴唱。侗族山歌按形式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广场歌”“叙事歌”“酒会歌”和“拦路歌”等六种。

拦路歌是多姿多彩的侗族山歌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品种,运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在三江侗族婚礼中,新娘三朝回门,从夫家回娘家时,男方寨上派出一支队伍陪伴新娘前往女方寨子。女方寨上用纺车、织布机、油茶滤、杉木尾、禾秆草、干辣椒、柚子枝叶、竹篓、鸡笼、木马、风车之类,一步步堵塞路口,歌手摆开阵势,众多亲围看助威。双方对唱“拦路歌”和“开路歌”。男方队伍唱对一样,女方寨上搬开一样,最后路障全部撤除,迎客进寨。在广西三江、龙胜一带,“月也”时,客寨芦笙队来到主寨寨外,主寨也用侗家生活和劳动中的各种用具和杂物,设下重重路障。主客双方摆开歌阵,比婚礼中所唱更醋畅尽欢。在这个场合比歌才,比知识,比机智,也增友谊,先对象,育爱情。客队唱歌答对一样,主寨撤走一样,如果客队答不出歌,可以燃放鞭炮向主寨表示敬意,主寨也就尽撤路障,迎客进出寨。

侗族大歌是侗族山歌中最著名的一种歌调。主要流行于南侗(黎平、榕江、从江一带)方言区。它是一种多声部合唱,是中国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为广大侗族人民所喜爱,在国内外音乐界享有盛名。其主要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都是派生而出。男声大歌曲调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女声大歌曲调优美明朗,娓娓动听。演唱大歌分男女歌队,每个歌队至少三人,多则十几人,由老歌师严格训练。歌队中最有名望的是歌师,是歌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般年龄在35岁以上。歌师应具备的条件一是青年时是优秀歌手;二是掌握众多的歌词和唱腔;三是能即兴编歌;四是作风正派,有组织领导能力。歌队成员一般都由同一宗族或同一村寨的未婚男女青年组成,同一宗族的男歌队和女歌队不能对歌。大歌是在村与村、寨与寨之间集体做客的庄重场合中演唱。大歌歌词的句型,一般很长,有几十字、上百字的长句子;也有几十句、上百句一首的长歌。演唱时节奏缓慢,声调悠扬,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完善的一种民间合唱。

侗族大歌的种类很多,从形式上可分为:

鼓楼大歌:这类大歌是主客双方在鼓楼中对唱。如果客队是女的,主队必须是男的;否则反之。内容以长篇叙事诗(神话、传说、故事、赞歌等)为主。因为鼓楼大歌系男女双方对歌,其内容也有不少爱情故事。

声音大歌:这类歌式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的声音为主。可调一般较短小。曲调多是对虫鸣、鸟叫、流水等自然音响的模仿,所以声音变换多,基本上是一首词一个曲调。这类歌的演唱,一般是穿插在鼓楼大歌的演唱中进行。声音大歌不是对唱,而是知多唱多,知少唱少。男女声都有声音大歌,但女声声音大歌特别优美动听。从江江县的“蝉歌”,是学蝉鸣鸟叫之声,在侗族大歌的声音大歌中十分著名。

叙事大歌:这类大歌一般是歌队出寨走客,应主人的邀请而唱。歌较长,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著名的叙事歌有《珠郞娘美》《莽岁流美》《元东》等。

礼俗大歌:一种是每年正、二月间祭祖母堂时,手拉手或手搭肩踩堂唱的歌。另一种则是当有外寨客人来时,主人在村口拦路,主客相互盘问对唱的歌。

童声大歌:这类大歌多系儿童游戏时所唱。可词短小,节奏明朗,曲调欢快,朗朗上口。

戏曲大歌:这类大歌一般用在侗戏的开场或收场,以齐唱为主,最后一句拉腔时才合唱。演唱时,前台后台齐唱,气氛热烈。

大歌的歌词结构也显示它独特的韵律格式,使之与音乐相协调。每首歌包括男女对唱两个组成部分。每部分由相对的十多段或数十段组成,数段又形成一个单位。每一单位的各段最后一个音节要押韵,每段分上下两个小段。每小段若干句,最后一句为单数音节句,其余各句都为双数音节句。小段的句与句之间要押复韵,即第一句的末音节韵与第二句中间某一音节的韵复合,而第二句的末音节又与第三句的中间某一音节的韵复合,依次复合至末尾。

大歌流传地区并不普遍。它集中流传在贵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及广西三江紧靠从江的一些村寨。大歌都由训练有素的歌班来演唱。传统的歌班以房族为基本单位组成的。一般只有未婚青年才能参加。歌班中按性别分成男班、女班。歌班的人数无具体规定,最少在4人以上,最多达20余人。有时一种临时性的组合也可多至五六十人。歌班中要选拔出高声部(也是领唱)的歌手。高音从小就开始培养,一般同时培养几人。但在演唱中则不论歌班有多少人,唱高音的只有1人。其他成员唱低声部。每个歌班都由年岁较大的歌师来管理和负责教习。

大歌的正式演唱场面是比较隆重的。通常是外寨的歌班来访时,主寨的歌班就邀请对方于夜晚进鼓楼演唱。男性歌班由女性歌班接待,女性歌班由男性歌班接待。同性歌班习惯上是不互相邀请的。演唱也有一定的程序,先由主寨歌班唱《迎客歌》,客寨歌班回唱《赞鼓楼》,然后再进行对唱。对唱大歌常常通宵达旦,唱至次日黎明方散。

近年来,侗族大歌走出侗乡山村,蜚声国内外。1986年秋贵州侗族合唱团应邀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大歌在巴黎引起轰动。

(第四节)满族山歌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世纪40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山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山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其歌词语言通俗、活泼,其旋律质朴、简明。农村中的满族山歌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满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歌唱,活泼动情的小唱几乎涉及满族整个人生礼俗,唱出了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自降生听《悠摇车》,稍大一些学唱《小板凳》《河河沿》,童年的《抓嘎拉哈歌》,少年的放牧山歌,青年的情歌、结婚的喜歌,出征的战歌,围猎的猎歌,以及丰收喜庆,岁时节日,祝福贺寿,凯旋庆功,悲欢离合都有歌,其音乐风格多彩多姿,但基调豪放,朗爽,即使表现哀婉情绪的音乐,也不失其刚健强劲的内质。

满族山歌有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山歌、小调、喜歌、战歌、叙事歌等等,形式多样,内容几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音乐也各有特色。

摇篮曲,也称“悠悠调”。在满族中流传最广,几乎每个满族孩子都是在这种悠扬、平稳的曲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流传的《摇篮曲》有满语的,汉语的,最多还是满、汉语兼有的。

劳动歌,满族先民在渔猎时,常吹牛角或海螺为号,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猎毕,就在野外歌舞欢宴,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发展成旋律流畅的劳动歌,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