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艺创造观的原则性阐述,可见于中国最早的工艺典籍《考工记》。书中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意思是说:工艺创造势必涉及时间节气、空间地理、材料物性和行工技艺四项因素。只有综合把握和利用它们,才能够获得精良的产品。体其精神,不妨把这一原则概括为:合以求良。
“合以求良”是“天人合一”精神的演绎和体现,显示出一种力图全面把握、协调宇宙万物相互关系的高远意图。就技术内容而言,这一原则昭示了中华工艺创造观的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具体思想主张。结合《考工记》对制弓工艺的具体论述,我们可以对“合以求良”做几方面的理解:其一,主张生产时空与自然时空顺应不悖,以求造物与造化沟通交流。例如,冬天宜剖析弓干,春天浸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成;弓材以燕地牛角、荆州的弓干为好。其二,主张行工技艺与物材性理顺应不悖,以求人工与天工和谐统一。例如,剖析弓干务必顺其木理,剖析牛角则不要歪斜;弓的表里漆痕应该自然相合,如同人的手背过渡到手心的纹理。其三,要求器物文质与人格身心顺应不悖,以求物理与人文配合无间。例如,弓制应因使用者的体形、意志、血性气质而异。倘若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也就是“合”了,那么造物活动就能取得圆满的结果。
中国古代有关工艺创造的主张,丰富而精辟。诸如“因地制宜”、“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天工开物”、“审曲面势”等等,剖析开来,这些主张与“合以求良”的思想一脉相承。
寻绎中华工艺思想,如果可将其创造观概括成“合以求良”的话,则可将其审美观归纳为“合而为良”。
中国古代论工论艺,强调“尽善尽美”、“形神兼备”、“文质彬彬”、“得中合变”、“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从中反映出以“中庸”为度,以“合度”、“合宜”为理想境界的工艺审美观。所谓“合度”、“合宜”,乃是物质因素与人文因素、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外观形式与内涵意蕴、装饰纹理与质地结构、人工意匠与天然情趣等关系,在器物上达到有机统一、和谐交融。这种审美观与整个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是一致的。尊奉“中庸”审美法度的中国工匠,反对走极端的造物作风,鄙薄脱离实用、缺乏意蕴、悖反物理、刻意雕饰的品物。那些合度、合宜的工艺创作,往往被誉为天成之作、巧夺天工或鬼斧神工。
(第四节)中国传统工艺的美学个性
总结中国传统工艺的审美创造,其美学个性突出地表现的方方面面。
一、和谐性
中华工艺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主张“合”、“和”、“宜”。这种理想追求,使中华传统工艺呈现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物质形态与内涵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统一;感性特征与理性规范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和谐统一。
二、象征性
中华工艺思想重视造物的教化作用,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也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因此,传统工艺造物多含寓意,往往借助形制、体量、尺度、色彩和纹饰来象征或喻示人生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宫廷工艺和文人工艺的象征性追求,多强调社会意识或人格理想;民间工艺的象征内涵则侧重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
三、灵动性
中华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统一,强调“得心应手”、“栩栩如生”,力求在造物上充分体现创造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的灵性。
中华传统工艺的造型和装饰,一直保持着一波三折的“S”形结构模式。这种富有盎然生机韵律和循环往复运动感的结构模式,使传统工艺造物在端庄规整中显出活跃、疏朗和空灵。
四、天趣性
中华工艺思想一贯注重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量料取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在造型和装饰上,中华传统工艺尊重材料的特性,善于充分利用或表现材料的天成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传统工艺造物多有自然质朴、恬淡优雅的意味和情致。
五、工巧性
中华工艺思想还重视人的创造性,讲究加工技艺的精巧和法度。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精工巧技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理想境界:一是消除雕琢痕迹、浑然天成式的工巧性;一是尽精微穷奇绝、雕梁画栋式的工巧性。
(第五节)有关工艺相关知识
一、工艺师
主要是各行业负责产品制程,例如作业书,制程改善,APQP、FMEA等工艺师的主要职责包括:产品工艺质量问题的解决,工艺优化等,各种工艺文件的编制,如过程流程图、产品工艺FMEA、控制计划、机物料消耗、作业指导书、车间的布局规划等。
编制工艺文件的依据主要取决于产品定义要求和配套条件本身的工艺设计。
工艺是连接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的桥梁。
工艺的目的是实现按设计节拍进行有效的生产,并保证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产品技术条件和一致性。工艺部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软件,设备工程师负责硬件。以总装为例,工艺部门要负责编制工艺流程、总装线布置、工位设置、建议工艺器具或工装的配置、作业指导书编制、培训和指导操作工、工艺持续改进等内容。每一部分工作都要依据相应的原则、规范、要求和条件进行。
二、花丝工艺
明代细金工艺可分为四大类:花丝工艺、錾花工艺、打胎工艺、镶嵌工艺。花丝工艺,是将“花丝”进行再加工的制作过程为花丝工艺,即: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
我国首饰有着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从明代首饰的工艺制作来看,首饰的纹样大量采用象征吉祥、美好的图案,龙凤、莲花、彩云、蝴蝶、飞鸟、吉祥图案、文字等中华民族特有的图案,这些首饰很少采用某一单独工艺制作,往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艺,以期达到较完美的艺术效果,其制作工艺以花丝工艺为主,有时也配以镶嵌工艺或教花工艺做点缀,做工精细,富丽堂皇,古色古香,有浓厚的宫廷气息。定陵出土的首饰,制作工艺方法多样,表现手法多变,技术全面,线条流畅,焊接利落,技法纯熟,包括打制、雕刻、垒丝、琢玉、镶嵌、焊接等多道工艺过程,特别是金簪,在其顶部焊接上打制或用极细的金丝编制,垒制作成的金托,结合镶嵌工艺,在托内镶嵌各色宝石及珍珠或用金,玉制成各种优美的装饰,使饰物更加金碧辉煌,珠光宝气,这种制作方法一般称为“花丝镶嵌”。
三、工艺美学
艺术美学和工艺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工艺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工艺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工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这些生活日用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产生了朦胧的工艺美学思想。我国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工艺学理论文献之一。它提出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朴素的工艺观,至今仍可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蕴含有丰富的工艺美学思想,明代黄大成的《髹饰录》,系统阐述漆艺的基本原理,制定“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三法则和“二戒”、“四失”、“三病”的工艺制作原则,已经接触到工艺美学的有关内容。虽然工艺美学思想的产生很早,但都是零散的,未能上升到理论的形态。工艺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后半叶英国威廉·莫里斯和“艺术与工艺运动兴起”之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人研究。工艺美学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工艺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工艺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工艺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工艺创造的形式美的法则;工艺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工艺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工艺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鉴赏工艺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四、工艺画
用各种材料,通过拼贴、镶嵌、彩绘、铸锻、髹饰等工艺制成的图画。它不同于绘画作品,也不包括附于器物上的装饰绘画,而是相对独立的工艺品。中国工艺画是由附属于器物上的镶嵌图案发展而来。早在商代就出现在青铜器上镶嵌金银丝、片组成的装饰图案。战国时期出现羽毛贴画装饰。这一时期漆器工艺有了重大的发展,许多髹饰技艺被漆画采用。明代福建创制编织工艺与绘画相结合的纸织画。清代相继出现四川和浙江的竹帘画、江苏苏州的彩蛋画、安徽芜湖的铁画、福州的软木画等新品种。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工艺画更加繁荣,陆续出现树皮画、邮票画、皮毛贴画、棉花画、镶嵌画、卵石画、静电植绒画、牛角画、贝雕画、羽毛画等。80年代以后,运用新材料制作的工艺画不断涌现,如树脂画、丙烯丝绸画、沥粉丙烯画等。
中国工艺画按原料分有贝雕画、羽毛画、牛角画、卵石画、彩蛋画、软木画、树皮画、漆画、铁画、棉花画、皮毛贴画、邮票贴画等;按工艺方法分主要有漆画、镶嵌画、绘画工艺画、拼贴工艺画和其他工艺画5类。主要品种有壁画、挂屏、屏风等欣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