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工艺
42929800000001

第1章 概述(1)

(第一节)什么是工艺

工艺就是实用艺术的一种,又归于广义的造型艺术。工艺是工艺美术的简称。通常指的是在外部形式上经过艺术的处理、带有明显审美因素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这一类实用艺术。它以“工艺”和“美术”的存在为前提。工艺是指将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工作、方法、技艺等;美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观赏的艺术;工艺美术则是指用美术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的方法和技巧来制作各种物品的艺术。

中国传统工艺,是历代中国人为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手工技艺所创造的手工艺品以及相应活动的总称。作为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特征,又显示了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中国传统工艺有烧造、铸锻、织绣、印染、编结、木作、髹饰、营造、装潢、扎糊、剪镂、刻印、画绘、雕锈、塑作等技艺类型。现在被习惯地划分为陶瓷、金属、染织、漆器、家具、编结和雕塑等几大门类。

工艺起源于人类开始制作工具的时代,是人类起源的直接佐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工艺大多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是人民群众艺术创作的基本形式之一。作为艺术的一种,它是从手工业生产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后才形成的,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过:“艺术的创始人是陶工、铁匠、金匠、男女织工、油漆匠、男女裁缝,一般的说,是手工艺匠,这些人的精巧作品使我们赏心悦目,它们摆满了博物馆。”可见,工艺是对手工产品进行造型和装饰的美化技艺活动,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着的工艺文化。工艺是绘画、雕塑和书法等艺术之母。工艺的范围广泛,品种繁多,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将它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两大类:前者指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日用品,如花布、茶具、餐具、灯具、绣花织品、编织物、家具等;后者则专指供观赏用的陈列品,如象牙雕刻、绢花、麦秆贴、金银首饰、装饰壁等。另一种是从制作特点和艺术形态的角度,将工艺分为传统工艺、现代工艺、装潢美术、民间工艺四大类。工艺的制作,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念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第二节)中国工艺渊源

中国传统工艺始于旧石器时代。那些凝聚着原始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的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可谓传统工艺的初始形态和中华造型艺术的先导。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石器、玉器、骨器、木器、漆器、织品和编结物,特别是陶器,鲜明地显示了中国传统工艺兼重实用与审美的造物思想和设计匠意,显示了先民把握材料和技艺的能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和遵循。

商周时期,中国传统工艺有了划时代的进步,物品的实用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大量渗入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使之普遍具有崇高的美感。原始青瓷和漆器获得初步发展,而青铜器和玉雕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工艺,显示了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经济实力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理性精神的崛起,使重视实际功用和社会人生的价值追求,与继承原始文化传统的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艺术形式有机统一。由此产生的活泼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征,在陶瓷、漆器和丝织品上得到充分表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整个意识形态上的转折,造成工艺格局和价值追求的变化。生产中心渐由北方移向南方,造物趋向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显示。崇尚主体精神的价值倾向和清静、平淡的审美风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整体发展。青瓷、建筑和宗教工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国传统工艺在初唐和盛唐获得全面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染织、烧造、锻金、髹漆、木作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唐代工艺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总体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匠意和丰满富丽的形态特征。

在宋代,中国传统工艺形成比较成熟的范式,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促进了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发展,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工艺美学风范。这在瓷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工艺所揭示的造物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蒙古族统一中国后,传统工艺有一定的发展。染织工艺的织金锦,烧造领域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受尚武的游牧文化影响,元代工艺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强盛时代。传统工艺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跨入新的阶段,丝织、棉纺、印染、陶瓷、漆器、金属器、家具和建筑装饰等品类全面发展。明代工艺继承宋以来的美学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方面推进,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在清代更臻完善,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集大成的局面。导源于贵族审美趣味的以技巧取胜的价值观念,在清代工艺中进一步强化,风尚日趋矫饰雕琢。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工艺美术的生产格局、产品结构、工艺思想和艺术风格呈现另一番面貌。沿袭清代制式的传统工艺,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日趋衰落,而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工艺则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工艺虽然失去了原先在实用领域的主流地位,却以手工艺特有且不可替代的高情感优势,全面地转向审美领域,构成补偿机器文明负效应的必要的审美文化形态。

(第三节)中国工艺思想

尽管缺乏完备系统的理论著述,但是,中国古代有关工艺思想的阐发却十分丰富。从圣哲的经典文论到工匠的口传艺诀,从《考工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髹饰录》《园冶》《陶说》《绣谱》等工艺专著到《燕闲清赏笺》《辍耕录》《闲情偶记》等文札笔记,都记录了古人有关工艺本体、工艺创造、工艺美学的思考,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道器、体用等范畴的认识,规范了中华工艺思想的本体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人认为工艺造物是宇宙本体的一种现象。作为宇宙生命运动普遍规律的“道”,无形却表现于有形;其形质的结合便构成具体事物,这就是“器”。有如车室皿器之类的具体事物,一切工艺造物皆属于“器”。

因此,传统工艺思想主张“道体器用”,即以道为体(本体),以器为用(现象)。对工艺造物,古人常以“器用”相称,便是把它理解为一种现象性的存在。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道器为一、体用不二,本体与现象不可割裂。在中国人看来,虽是现象性的“器用”,工艺造物却绝不是脱离宇宙生机系统的东西。它被嵌定在一个生机的关系网络中,像其他社会事物一样,担负着体现包括自然和人文在内的宇宙之“道”的神圣使命。中华工艺思想主张顺乎自然,物以载道,器以象生,表现出重道体、讲关系、求和谐的倾向,都是这种宏观本体论的反映。

就世界微观构成而言,中国人把工艺造物的妙用视为宇宙大道的具体体现。传统工艺思想阐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体用关系,表现为实体和作用的关系,即所谓“器体道用”。也就是说,“器”是具体事物的形质之体,而“道”则是扶持该形体的妙用之基。例如,以车为体,则以乘为用;以器为体,则以贮为用。这种意义上的“用”,并非事物形、色、质、构的客观属性,而是“以人为依”的作用或功用。显然,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的“道”,不是那种大而无当的抽象存在,而是关怀人生、切实具体的功用。诚因如此,中国哲人直言:“百姓日用即道”。

传统哲学在具体事物上揭示的体用关系,是中华工艺主张致用为本、重已役物的理论依据。所谓“开物成务”、“备物致用”、“立功成器”,都是要求工艺造物以其实际效用利益天下人生。这种重实践、贵人事、尚功用的本体观,是中华工艺思想弥足珍贵的内涵。

应该指出,以人为依之“用”,不尽然是便利的物质功能,还包括成就理想人格的教化作用。就造物对人的全面占有要求和文化本质的充分实现负有责任而言,这种物用论是深刻的。当然,偏执的理解也往往导致以宣扬伦理道德之“用”压倒甚至取代物质生活之用的消极倾向。如古代理学家所谓:“天下无一物无礼乐。且置两只椅子,不正便是无序,无序便乖,乖使不和。”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的一个侧面,工艺本体观难免会浸染强烈的政治和社会伦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