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营养素不能顺利地透过肠黏膜转运进入组织,而从粪便中排出,引起营养素缺乏。可有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某种营养素的吸收不良,也可以有多种营养素的吸收缺陷等。临床上以脂肪吸收不良较常见,称为脂肪泻。
吸收不良可因为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和传染性小肠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黏膜缺乏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α-麸蛋白对小肠黏膜有强烈损害作用。成人乳糜泻者血清和肠液中已测出抗麸质抗体IgA,粪便测得对麸质的沉淀素。进食的麸质在肠黏膜局部可刺激I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1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于肠黏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黏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主要是不能耐受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诊断
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反胃、不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心悸、手足多汗和血压偏低等。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很难验证,因此医生只能采用排除方法,即经检验后,假如证明患者没有患上溃疡、癌症或其他疾病,医生便会从症状判断他是否患上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因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消化道的一种常见的症群:嗳气、上腹部或胸部胀满,或烧灼样疼痛。这些症状不限于某一单个器官或疾病的过程,可有多种病因,而且这些症状往往不能与病理变化联系起来,甚至内镜和X线检查所发现的也不能来解释症状的因果关系。国内学者将这类患者诊断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其成因可能涉及多个因素。研究显示出的成因包括有:(1)胃蠕动功能失调(过快或过慢的肠胃蠕动)。
(2)肠胃壁对压力过度敏感。
(3)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旋杆菌也有关系:据研究显示,香港约55%的人胃内有幽门螺旋杆菌潜伏,不过有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出现什么病症。幽门螺旋杆菌虽然会引致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过研究表明,它引起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机会较大,而较少会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
(4)患者的精神因素。有一部分患者有失眠、焦虑、抑郁或情绪容易波动的情况出现。胃部的活动主要是受荷尔蒙及神经系统控制,因此对色、香、味型俱佳的饭菜,大脑神经便会刺激胃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相反,紧张的生活、焦虑不安的情绪及各种压力,却影响胃肠肌肉收缩,不但会令人食欲不振,吸收能力亦会变弱。此外饮食不定时,进食时精神不集中,暴饮暴食、饮食不当、烟酒太多等均会影响胃的功能,扰乱它的运作,长期如此便会引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病因分类
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病因及发病的机制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系指小肠黏膜(吸收细胞)有某种缺陷或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经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转运。包括:乳糜泻和热带口炎性乳糜泻等。
2.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1)消化不良:①胰酶缺乏: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纤维囊肿、胰结石和原发性胰腺萎缩等。
②胆盐缺乏:肝实质弥漫性损害、胆管梗阻、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症、回肠切除和肠内细菌过度繁殖(肠污染综合征)等。
③肠黏膜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
(2)吸收不良:①肠吸收面积不足: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胃结肠瘘、不适当的胃肠吻合术和空肠结肠瘘等。②小肠黏膜病变:小肠炎症,包括感染性、放射性、药物性(秋水仙素等);寄生虫病,贾第虫病、圆线虫病等。③肠壁浸润病变:淋巴瘤、结核病、克隆病等。④小肠运动障碍:动力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小肠吸收时间,动力过缓(如假性小肠梗阻,系统性硬皮病等)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⑤淋巴血液障碍:淋巴发育不良、淋巴管受阻(外伤,肿瘤,结核等)、血液循环障碍(门静脉高压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五、中医辨证分型
1.饮食积滞型
因为饮食不节、暴食贪食或多食油腻、不易消化食品,造成饮食积滞、气机紊乱、升降失调,产生腹胀痛、愎泻、大便恶臭,以保和丸、山楂丸消食导滞。
2.脾胃虚弱型
因为素体脾虚,或过度劳累、饮食不节而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产生泄泻、疲乏、腹胀、食欲不振,治疗以参苓白术散健脾补气,益胃止泻。
3.寒湿伤中型
因气候潮湿、坐卧湿处,或涉水淋雨,导致寒湿伤中,阻遏脾阳,脾胃升降失常,清浊混杂而下,产生泄泻、大便清稀而次数较多,腹凉喜暖,以胃苓汤温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