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功疗法(一)
高血压病是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颈背不舒、头重脚轻、面红口眩等。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找不到其他疾病原因而引起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二者气功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以前者为佳,后者应着重治疗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疾病,譬如肾炎引起的应着重治疗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应治疗甲亢。
气功治疗高血压,从解除症状角度而言,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隋代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侯论》中就有治疗眩晕的气功导引方法,以后许多医书,如清代的《杂病源流犀烛》《医方集解》等,多有记载。高血压病气功治疗的确切文献,从20世纪50年代起屡见报道,近期疗效可达到90%左右。气功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时间,据报道,在练功初期,可能尚有波动,坚持练功6个月以上,血压和症状都有明显改善。远期疗效与是否坚持继续练功有关,随访观察以气功为主综合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访时间半年至两年半。坚持练功者200例,疗效稳定者占566%;时断时续者115例,疗效稳定者占226%;不练功者100例,疗效稳定者仅占7%,并观察到长期疗效与用药无关。
(一)功法简介
治疗高血压的功法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介绍几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代表性的功法,供读者参考:1放松功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有步骤、有节奏地依次放松。
第一条线(两侧)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部→小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指。
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脚趾。
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后项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膝窝→两小腿后面→两脚→两脚底。
练功者取站式或坐式。身体及四肢安放舒适自如,双目微闭,心神安宁,采取自然呼吸。先注意一个部位,默念“松”,使该部位放松,再注意次一个部位,默念“松”。依次放松第一、第二、第三线的各个部位。每放松完一条线,在该线的止息点(即最后一个部位)轻轻意守一下,1~2分钟。放松完三条线为一个循环,把注意集中在脐下寸的丹田穴处。意守3~4分钟。一般做两三个循环,然后收功。收功时应缓慢从容,徐徐睁开眼,可配合摩面,搓手等辅助功。
2站桩功
预备姿势:站立,两脚八字分开,宽与肩齐,两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臀部似坐非坐,含胸拔背,双手叉腰,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自然呼吸2~3分钟,以使思想逐步集中,排除杂念,再做自上而下的放松功3分钟,然后练下式。
提抱式:接上式,两脚踏实地面,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两膝微曲,膝弯曲程度视各人情况而定,最大限度不超过脚尖。上体保持正直,臂呈半圆,腋悬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全身持虚灵挺拔之势,两手指相对,指尖相隔三拳左右,位于脐下,掌心向上,犹如抱一大气球,头正直或稍后仰,口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
意念活动:站桩姿势稳定,身体舒适,心意宁静,呼吸调畅后,可配合意念活动,本病较适宜的意念是:设想自己在浴室中进行温度适宜的淋浴,水不断从头顶缓缓流到脚底,然后用意念注意听冲到脚下的水流声潺潺流入地下,由上而下,不断流淌。
呼吸要求:本功法不要求有意识的呼吸法,整个练功过程均采取自然呼吸。也不要求气纳丹田。以往练过“注意呼吸,意守丹田”功种之练功者,必须完全放弃原有练功方式。
练功时间:开始练功阶段,每次以10分钟为度,体弱者可酌减。以后随练功熟练程度和体力增强,可逐渐增加练功时间。每天可练2~5次。
总之,练功时间和次数,以不感疲劳、不适,而觉舒畅、精力充沛为宜。
(二)辅助活动
可于练功前后做,亦可于平常闲暇或工作间歇时做。
(1)梳头:两手手指稍稍分开,用手指指尖如梳子般梳理头皮,从前额经头顶至后项,轻重适度,做36次。可缓解高血压头涨头痛症状。
(2)洗肩:左手侧平举,指尖点于墙上(或其他物体上),肩关节向前绕圈36次,向后绕圈36次,然后做右肩。尽量做到手不动而肩动。熟练后,可两侧上肢同时做,手指亦可不接触物体。
可以缓解颈项肩背板滞酸痛症状。
(3)揉腰:直立,双手半握拳,以手背贴于两侧腰眼(肾俞穴),两手背同时转圈按揉,使有酸胀为度,先向外转36圈,再向里转36圈。可以强肾壮腰。
(4)搓涌泉:涌泉穴位于双足底心。先以右手心搓左涌泉。36次;再以左手心搓右涌泉,36次。可以治头昏、耳鸣,足底疼痛无力。
(三)注意事项
(1)高血压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气功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人静与否。因此练功时一定要做到思想安定、精神舒畅,不可在情绪激愤、气恼发怒时练功。
(2)练功要根据体质、病情和功力,循序渐进,不可过量。练功时间及次数由少到多、由短增长。病重体弱者,可先取卧式练放松功。
(3)要有信心、恒心、耐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取得成效后,仍应继续坚持。
(4)练功环境要安静,避免惊吓。不要在过饱或饥饿时练功。功前排尽大小便。练功所着衣服鞋帽要柔软适合。这些与一般练功要求相同。
二、气功疗法(二)
(一)放松功
1基本功法
同前治疗功法之一。
2辨证施功
基本功法锻炼半个月左右,可根据自己的症状或请中医大夫帮助确定自己的证型,有选择地进行辨证施功。
(1)肝阳上亢型:头痛而涨,面红目赤,眩晕耳鸣,急躁易怒,血压升高,或失眠多梦,健忘心悸,腰酸膝软。行基本功后,两臂缓缓抬起,两手做捧物状置小腹前,意守大敦穴(位于足拇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一分处)。依次练功3次。两手虚合掌置小腹前有感应镇静作用,意守大敦穴可泻亢盛之肝阳,使之不亢逆为害。
(2)阴虚阳亢型:头昏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情绪易波动,或午后常易面赤升火,口干口苦,腰腿酸软,舌偏红。功法如上,意守涌泉穴益阴潜阳。
(3)肝肾阴虚型: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苦,功法如上,意守两手相对的空虚处,以养肝镇亢。或与涌泉穴交替意守,育阴潜阳,肝肾同治。每次练功交替意守3次。
(4)阴阳两虚型:头昏且晕,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肢酸软,夜尿频数,阳痿滑精,或烦躁,口干,颧红,舌淡红。功法如前,意守命门穴,此法可阴阳两顾。
(二)点线放松功
此功是在放松功基础上,采用穴位处意停的方法,从而通过意念导引,沿经循行,依次传导,达到全身肌肉放松、神经松弛、情绪稳定,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练第一条线时,意念由头部向两侧导引放松,经颈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腕部、手背至十指时,在百会、曲池、外关、中冲等穴处有意停现象。
练第二条线时,意念由面部经前颈、胸部、腹部、双侧大腿、双膝、小腿,脚背至十趾时,在印堂、中脘、关元、足三里、大敦等穴处有意停现象。
练第三条线时,意念经后脑部、背部、腰部、大腿后侧、双腘窝、腿脚至足底时,在风府、大椎、命门、尾中、涌泉等穴处有意停现象。
(三)降压功
1手足相对提按
(1)导引动作:阖目(以下各节皆同)。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稍外撇),体重落于踵,以利放松身体(调体)和调整呼吸(调息)。
两臂微屈(腋胁空、肘略外撑),双掌在胯前,手前劳宫穴与足涌泉穴上下相对,双掌连续缓慢、轻柔地上提下按。
(2)意念活动:先意守气海,后转念于手前劳宫与足涌泉,体察手足心的气感。
(3)吐纳方法:“胎息”(自然呼吸)。要“吐惟细细”,“似有尚有,似无者未真无”,“似有似无,乃至无有无无”。
(4)要点:两膝似曲非曲,要曲中求直,膝关节始终保持滑利状态。
要收臀,以消失腰椎生理性前弯为度。
身躯要中正,不偏不倚。以两脚跟连线的中点为一个点,会阴、百会各为一千点,这下中上三点垂直一线,与“真人之息以踵相呼应”。
微微活动手指和足趾的各个关节,微微晃动者摇动或摆动颈椎、胸椎、腰椎和胯、膝关节,以求不偏、不曲、不僵、不直,放松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以调体。
用这种自我检查身躯各部是否放松以及手足是否出现气感的意守方法,收敛、净化复杂多变的意念活动以调心。
“体调、心定,息至也”调体、调息、调心三者结合,相互为用,“则命为我所自有,可立命”。
双掌缓慢、轻柔地上提下按时,追求气感,可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以治本;它又是诱导气功锻炼后产生的内气释放于体外,循环回授自身,进行治疗的起步功法,是基础功。可经常反复地操练。
除站式外,根据身体情况,坐卧均可。姿势不限,但以舒适自然为前提。要“会兹(常想),在兹(常练),常惺惺(经常体察和保持气感)”;要勿忘勿助;既不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又不执著和去幻想。
2疏通任、冲脉
接上势。
(1)导引动作;两臂下落,由体侧平举至头上,直臂上托(掌心向上)。
掌心向里,双掌一上一下(一先一后),经面、胸、腹部的正中线,沿任脉下落,再分置于两脚之上。
两臂再上举,双掌上托。但双掌经面部落至胸前时,要左右分开,沿冲脉下落至胯前,然后再分置于两脚之上。
(2)意念活动:由体侧举臂至头,意念于两臂由水中擎出,水又顺臂而下。直臂上托时,意想天降细雨。双掌沿任或冲脉下落时,存念于细雨淋浴全身。双掌分置于两脚之上后,意想雨水沿身继而流人脚下深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