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民间泥玩具遍及陇南各县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民间泥玩具是各地庙会上出售的重要民间艺术品,品类繁多,色彩艳丽,充满了强烈的民俗文化意味。80年代以后,许多县区的民间泥玩具逐渐衰落,制作民间泥玩具的民间艺人迅速减少,目前从制作规模、艺术水平、承传情况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成县竹南寨泥玩具。
一、成县竹南寨泥玩具
竹南寨位于甘肃成县抛沙镇强坝行政村,距离县城以西6公里,是陇南最著名的泥塑之乡,20世纪70年代之前,竹南寨村民家家户户都有“捏泥人”的高手。竹南寨四面环山,风景秀美,周围到处是优质黏土,柔软细腻,黏性好,干后不皱裂亦不破碎,是搞泥塑的优质材料,加上悠久的历史,为其泥塑作品的承传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材料以及文化传统的双重优势和条件。
据传说竹南寨人手工制作泥塑的历史已有800多年: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春,成州(今甘肃成县)大旱,庄稼焦枯,整个成州面临着饥荒,崇仪郎赵清臣率领善男信女数千人到县城西南鸡峰山罗汉洞祈水,三日后巧降两天大雨,庄稼复苏获救。赵清臣就在鸡峰山修建了一座“生佛阁”,感谢佛的恩惠,香火旺盛,香客游人络绎不绝。竹南寨一些心灵手巧的人便做一些小型泥塑玩具,到庙会上去卖。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制作便逐渐地普及到全村家家户户,代代相传,居然一度成了气候。另外从成县博物馆收藏的(1988年出土于支旗乡北山闫河畔)宋代三彩陶俑来看,造型特征、艺术风格与竹南寨民间泥塑也十分相似。
(一)制作方法和种类概述
竹南寨泥塑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有黏土、模具、白土(涂白用)、胶、植物颜料等,具体制作方法有五个步骤:
备土:备土是竹南寨泥塑制作的关键,因为制作泥塑作品所需要的土质要具有特殊的黏韧性,只有竹南寨特定地方的土才可以制作泥塑作品。先将取回来的土砸成桃核大小以备用,所砸土块要大小均匀。
和泥:向砸好的土中一次性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置两个小时,让水分充分浸入土中自然浸化,再将撕开的棉花覆于泥上,然后用力将棉花捣入泥中。所加入棉花的多少、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泥的柔韧性。大约半小时以后,将和好的泥装入盆罐之类的器皿中,长时间置于湿润的地方,放置时间因季节不同而长短各异。
制泥坯:将搁置好的泥团取出,擀成薄饼形状,装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里面使其成形,然后取掉模具修整外形,即为泥塑作品的原始泥坯了。
涂白:将制作好的原始泥坯放置一段时间待其自然风干,或在火中进行烧制使形体定型,后开始“涂白”,即打底色,这是着色的关键一步,是为彩绘打基础。涂白原料为专用白土加入一定比例的胶而成。
彩绘:待涂白干后就开始着彩,彩绘所用的颜料必须是传统的植物颜料,这样才能放置时间长而不掉色。
竹南寨泥塑可分为40多个品种三大类:从制作程序上可分为“窑货”和“泥货”两大类,即烧制和未经烧制的泥塑作品。从功能和性质上可分为三大类:玩具类,主要有羊哨、狗哨、马哨、鸽子哨、公鸡、狮子、老虎、洋娃打肚、十二生肖、福娃、禄娃、寿娃等;陈列类,又有单件作品和成套作品两类,单件作品有文武财神、善财童子、文昌爷、送子娘娘等,成套为二到四件不等,主要有福禄寿禧、连年有余、三娘教子、十二生肖及其他动物等。无论是单件还是成套,它们主要用于节日时陈列在居室内增加情趣,有时也用于祭祀,取材主要来自神话、戏剧、传说等。壁挂类,也分两类,一类是以“胖娃”为代表的整体人物造型,另一类以脸谱为主,以装饰墙壁为目的,类似年画的作用。
(二)文化意蕴及艺术特征
民间艺术与广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民族艺术的源头和母体,不仅是他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使其造型与色彩就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蕴涵着深厚、丰富的民族和民俗文化意蕴。竹南寨泥塑历史悠久,经过民间艺人长期的探索,形成了独具地方文化意蕴的造型与装饰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民俗乡土气息,体现了当地农民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竹南寨泥塑的表现内容涉及了民间神话、民俗、戏剧等众多文化领域,是传统文化与地方民间文化的形式载体。在其众多的表现题材中,“福、禄、寿娃”取材于中国传统民间神话,寄寓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憨厚的造型、祥和的表情、喜庆的色彩,传达出吉祥如意、富贵平安的气息;“十二生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用拟人化手法塑造的生肖动物古朴生动,又充盈着强烈的生命意味和传统民俗文化意蕴;壁挂类中的代表作“胖娃”,其艺术趣味与中国传统年画中的“胖娃”造型极其相似,色彩艳丽、造型诙谐,传达出浓厚的喜庆祥和寓意;“三娘教子”则直接取材于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意蕴与教育意义并存,体现了村民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钟爱与颂扬。同时,竹南寨泥玩具作品中,又具有民间宗教文化内容,“胖娃”、“送子娘娘”表达“求子”的愿望,“老虎”、“狮子”、“福、禄、寿”等主要包含“驱邪纳福”的精神因素。这些造型憨厚诙谐、表情含蓄、色彩艳丽的民间泥塑作品,传达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含义,也正是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竹南寨泥塑的艺术特色可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民族传统艺术中的写意手法
竹南寨泥塑造型简洁、饱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艺人们在同一件作品中将夸张同写实相统一,但更突出了夸张和写意性,从而使作品充满生机和情趣。和全国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泥塑相比,写意性是成县竹南寨泥塑的突出特征之一,山东高密泥塑造型追求写实、着色细腻;河南淮阳民间泥塑虽然有很强的抽象性,但造型规整、着色细致;陕西凤翔泥塑制作手法精细、装饰细腻精美,而竹南寨泥塑的造型和着色均体现出轻松和随意的特征,造型稚拙、憨厚,大胆夸张,着色方法也更加自由泼辣。虽然制作方法依然保持了民间泥塑的普遍性,但在泥塑中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写意精神。“写意”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最本质特征之一,竹南寨泥塑中的写意性质对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也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当今中国雕塑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出路,也在于从传统民族艺术母体中汲取营养,使中国雕塑在体现现代性同时,具有民族雕塑的主体性特征,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范例,南京艺术学院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系列作品,其震撼心灵的力量则主要来源于传统民族艺术中的“写意精神”。
2.重彩不重塑
所谓重彩,就是对作品色彩的特别强调和重视。竹南寨泥塑作品上彩时讲究反差对比,如绿配红,黄配蓝等,再加上留白,作品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民间艺术的质朴与民俗文化气息,是通过其独特的造型语言传达的,造型的夸张、错位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如果按写实艺术的造型标准去规范和要求民间艺术,其独特的艺术趣味和民俗文化意味就会随之丧失。竹南寨泥塑作品,人物、动物的造型并不追求肖似,有时造型和色彩的结合会产生错位,但丝毫不影响其艺术趣味,反而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另外一种“真”。动物造型具有明显的程式化和拟人化特征,更显得稚拙可爱。
和全国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泥塑相比,竹南寨泥塑的色彩又有其独特艺术个性,总体视觉感受是艳丽而明快,轻松自由,这与其独特的着色方法有直接的联系。河南淮阳民间泥塑的底色以黑色为主,配以抽象、规整、繁密的文饰,稚拙之中又体现出一种神秘的精神氛围;山东高密泥塑的色彩则常常以大红色作为基调,配以细腻的着色、敦厚结实的造型,洋溢出雍容华丽的气息。竹南寨泥塑的底色则以当地特有的“白土”作为材料,用白色打底色,再加上奔放、自如的着色技法,从而使作品流露出活泼明快、轻松自由的艺术特色。在白底色的基础上,竹南寨泥塑最常用的主色调以桃红、草绿为主,总体感觉如“陇上江南”春天“桃红柳绿”的景色一样绚丽多姿,加上表现技法的轻松自由,使竹南寨泥塑显示出强烈的地方特色。
竹南寨泥塑的着色技法自由而灵活多样,一般按面积大小和造型的需要,有平涂法、勾线法、晕染法等。平涂法多用于打底色或涂染人物服饰等大面积色彩,勾线法多用于具体描绘人物五官或其他文饰等细节,笔法轻快自如。尤其晕染法更是一绝,多用于人物面部的晕染,此法的妙处在于不用水调色,而直接用含有色粉的棉花团在白色底上轻轻揉搓,再用口内呼出的水汽使颜色自然融合,类似于水彩画中的纸上调色,妙趣横生。同时,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关系,竹南寨泥塑的用色依然深受中国传统中的“五行”色观念影响,但又有所变化,在艳丽的色彩对比中,又突出了面积的对比调和因素,以大面积的主色调为中心,展开色彩的对比调和处理,尤其在人物作品中,艳丽的服饰通过黑色的须发、白底黑帮鞋的黑色而巧妙地协调起来,用“黑”、“白”二色调和色彩,也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优良传统之一。
3.憨、稚、拙、朴的艺术趣味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核心,淳朴、憨厚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民间艺术的共性。但由于地域的差异,一方水土造就一方艺术,所以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的艺术趣味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如前所述,河南淮阳泥塑在憨厚淳朴之中又流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和史前岩画、彩陶文饰较为接近;%山东高密泥塑则在诙谐憨厚中又凸显出一种粗犷豪迈、健康强壮的艺术情趣;%竹南寨泥塑则在清新明快中,突出了憨、稚、拙、朴和善良的个性特色,也是当地民间艺人淳朴、善良本性的再现,因为民间艺术家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愿望已无形中溶入泥塑作品的艺术语言之中。以西方艺术为参照,中国传统民族艺术中,更突出强调人格与艺格的统一,文人绘画中尤其突出,而中国民间艺术中的这种“淳朴和善良”更类似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心理,通过朴素无华的艺术语言,产生了一种既通俗、又无比深厚的艺术力量,让人回味无穷。
4.视、听觉的巧妙结合
竹南寨泥塑的另一特色就是突出了视觉和听觉的有机统一,尤其是泥玩具类作品,为了吸引顾客,在憨厚稚朴的造型、艳丽明快的色彩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作品类型,配以清脆悦耳的声响,体现了民间艺人巧妙的艺术构思。主要有羊哨、狗哨、马哨、鸽子哨、公鸡哨等,在动物的尾部利用哨子的原理,做成各种动物哨。最能代表这种艺术构思的作品当属“洋娃打鼓”,充分利用了物理力学原理,并与美术造型完美结合,洋娃造型憨厚可爱,人物的腹部为中空的鼓体,鼓膜用一种当地特制麻纸做成,外部统一涂上白底色,鼓面涂成红色,突出了主题,火柴棍作鼓椎,随着手摇洋娃的转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有韵律的转动、悦耳动听的声响、憨厚淳朴的造型、单纯艳丽的色彩有机统一,煞是有趣。
(三)结语
陇南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平原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而且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先民聚居繁衍生息,也是秦文化的发源地,又是氐羌等多民族聚居、融合的地区,所以文化方面也是中原文化、秦文化、氐羌等少数民族文化与巴蜀文化交汇的地带,体现了由于地域特征而形成的当地文化的非典型性和复杂性。我们从竹南寨泥塑的艺术风格中能领略到多种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中原艺术的含蓄深厚、氐羌文化的粗犷豪放、汉代四川陶俑的朴拙憨厚,都从竹南寨泥塑中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来。成县竹南寨泥塑具有悠久的历史,艺术手法又是经过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所以它延续和保留了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的原始风貌,也是我们挖掘和研究陇南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
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文化对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在实际生活上丧失了必要的判断力与清醒的现实意识,更容易吸收都市文化中没落、腐朽的东西。”
成县竹南寨泥塑也不例外,从20世纪70年代的家家户户做泥塑,到现在的全村只有三家做泥塑,其数量和规模呈急剧下降态势,来自现代高科技的合金、塑料玩具已经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仅存的三家泥塑老艺人对此也充满了忧虑和无奈。竹南寨泥塑是陇南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在全国及世界范围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对这种地方民间艺术种类的保护和研究,已成为陇南地方文化研究和建设中的当务之急,理应引起当地文化界的高度重视。
二、陇南其他地区的民间泥塑
除了成县竹南寨泥塑以外,陇南市的其他县区也有民间泥玩具,较有特色者如徽县尼阳等地的泥玩具,但由于受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这些地方的泥玩具早已被历史所淘汰,目前陇南其他县区已没有专门从事泥玩具制作的民间艺人,许多传统的泥玩具制作手工艺已流失。在上世纪70年代,陇南各县的地方庙会中,都有民间艺人卖泥玩具,主要以鸡、羊、马、老虎等各种动物为主,色彩方面则以黑白色作为调和色,穿插其他艳丽的色彩,使整个泥玩具的色彩沉着而响亮,加上造型的憨厚朴实,同时也结合哨子的功能,视觉和听觉巧妙结合,往往是儿童最为喜爱的玩具。随着民间艺术研究的兴起,以及地方政府部门以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动,使部分地区的民间艺术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整体水平已无法和过去相比,商业性和功利性成为当前部分民间艺术的时代特征,显然具有短期炒作的气息。例如目前陇南部分县政府的文化部门都兴办起了“文化大院”,陈列了许多民间艺术品,其中也不乏泥玩具,但都属于填补空白和完成政府的文化任务,真正缺乏深厚的民俗文化韵味,有些泥玩具表现现代生活情景,也有一定的时代气息,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但在造型语言方面不如传统民间泥玩具纯熟,有些显得生硬,也有些在制作工艺方面显得粗糙,民间艺术质朴天真的艺术情趣也逐渐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