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42893500000031

第31章 藏族服饰

陇南藏族除了文县的白马藏族外,还有居住在白龙江上游武都、宕昌一带的藏族,这一地带与甘南藏族自治区的舟曲县接壤,所以这里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以及服饰特点都与舟曲藏族接近,但也存在地区差异。武都的藏民主要居住在坪垭藏族乡,这里海拔较低,气候相对湿润,所以特殊的地理因素决定了该地域的藏族服饰具有自身特点,不同于甘南其他地区的藏族服饰。宕昌藏族本是由宕昌羌族演化而来的藏族,所以其服饰也具有鲜明的羌族服饰风格,同时也深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同化,民族特色已十分模糊。此处主要对居住在武都、宕昌一带的藏族服饰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武都藏族服饰

(一)男子服饰特征

陇南武都一带藏族男子的传统着装与舟曲藏族相似,但也有陇南藏民服饰的个性特征,基本特征是:头戴狐皮帽或用氆氇制作的藏式礼帽;上身穿白色大襟短袄,冬天外套麻布、羊毛布或羊皮制作的大领长袍,右襟短窄,基本素面无装饰,只在衣领、袖口处用带花纹的兽皮进行简易的花边装饰,目前男子的单衣也用现代的毛料和条绒制作,色彩以褐色、紫红色、黑色为主,衣领和袖口处有简易的彩色条纹边饰。下身穿白色裤腰的大裆裤子,与过去汉族男式大裆裤子无差别;腰间系茧绸腰带或用羊毛线织成的腰带,腰带宽约5~6厘米,长度约2米,色彩以黑、白色为主,腰上插短刀或短剑;脚穿用氆氇或牛皮制作的长筒藏靴;有些男子还佩戴银质大耳环,胸前佩戴护身小佛龛等。男子着装整体感觉具有彪悍高大的造型特征。目前随着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男子服饰的汉化程度严重,平时基本穿着现代汉族男子服饰。

(二)女子服饰特征

陇南武都藏族女子的传统着装亦与舟曲藏族女子相似,传统着装的基本样式为:上身穿白布衬衫,长袖、圆领,素面无装饰,衬衫上有护胸围腰,围腰用1厘米宽的氆氇横向连接成对称的装饰纹样,色彩对比强烈,底层为红布,上面用线穿一行横向排列的珊瑚珠子,胸前挂直径约27厘米的圆形银盘,腰间扎宽约10厘米、长2米的花腰带,腰带用丝线或其他绒线混合编制而成,图案一般为几何纹样和抽象色块,多以朱红色为基调,色彩对比强烈,与文县白马藏族妇女的腰带极为相似,由此可见民族服饰之间的相互影响。外套是用黑色麻布褐子缝制的无纽扣对襟长衫,至腿弯处,袖子短而宽,短至手臂,袖子以白色为底色,袖口以各色绸缎条搭配装饰,以蓝色为主调,袖口边上绣着白色几何图案。下身穿长裤,裤管宽而肥大,面料为麻布或粗棉布,颜色以紫色、深红居多,也有黑色,小腿处缠裹白羊毛织成的缠子,脚穿单梁藏鞋或麻布绣花鞋。佩饰有耳环、戒指、银盘等,同时镶嵌珠宝或雕刻精致的图案,做工精细,富有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头饰方面,已婚妇女将头发梳成数十根细发辫,下接黑色丝绒线,坠至脚踝处;自头部起坠1寸宽硬布条,上面装饰真假琥珀、玛瑙或银碗形饰物;自臀部起又坠1尺宽硬布块,垂至脚踝处,装饰碗形银饰物或银元、铜钱数枚,有些达十数枚。未婚女子梳两根辫子,辫子上装饰红布块,上排点缀红珊瑚数行,胸前项链多用贵重的金属或宝石,显示出珠光宝气的藏族服饰特征。

民族服饰的灵魂是色彩,陇南武都藏族传统服饰的色彩搭配也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注重整体色块的映衬与和谐,运用最多的色彩是红、绿、白、黑黄等色彩,其中又蕴涵着深厚的宗教文化意味,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比与和谐观念。他们认为,黄色代表大地,蓝色代表蓝天,白色代表白云,色彩中象征着神圣、崇高等民族宗教情感因素。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和文化的迅速融合与发展,陇南武都藏族服饰的固有特色逐渐淡化,藏民服饰也深受现代科技文明和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冲击,同时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所以许多汉藏杂居地区的服饰已变得不伦不类,显得杂乱无章。目前武都藏族妇女只有节日期间或进城赶集需要精心打扮时才穿着传统正宗的民族服饰,平时的服饰汉化程度亦十分明显,妇女平时穿着现代汉族妇女短衫,外套黑色坎肩,裤子也与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只是在裤腿口沿处有简易的彩布条纹边饰。头饰也受羌族、白马藏族影响,多数用深色布帕缠绕头顶,有些也缠彩色头巾,于后脑处绾结,无其他装饰。

二、宕昌藏族服饰

宕昌藏族其实是古代羌族的后裔,所以也称“羌藏”或“木家藏族”,羌藏民族有自身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服饰文化带有鲜明的羌族服饰风格。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宕昌藏族的民族文化汉化的程度也十分严重,笔者在实地考察期间对宕昌藏民聚居的官鹅沟、大河坝进行了深入考察,其民族服饰中古代羌族服饰文化的元素已十分模糊,男子服饰已失去了民族特征,目前已完全汉化,只有妇女服饰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个性特色。其服饰的色彩与当地其他藏族服饰相比,体现了古朴和素雅的审美特征,妇女的上衣以蓝色、青色、深红色斜襟短褂为主,和黑色坎肩搭配穿着,腰间系灰白色腰带;脑后留一根又粗又长的发辫,戴黑色头帕;裤子为棉布或粗布,色彩多为深蓝色或黑色;脚穿绣花鞋,戴银耳环以及银手镯等,总体上体现出沉着素净的色调特征。同时又通过服饰上的刺绣装饰艳丽响亮的色彩打破了深色的沉闷与单调,形成了目前较为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

(一)头帕

宕昌藏族妇女的头帕为黑色丝绒质地,大小与毛巾相同,长度约78厘米,宽度36厘米,在佩扎时经常与白色系列的毛巾搭配,黑白分明,黑色为主体,白色起点缀作用,十分醒目。佩扎的方法是将白色毛巾与黑色头帕重叠,黑色头帕在外,白色毛巾在内,从前额绕过,于后脑处交叉挽结。长长的发辫从后脑处垂下,与黑色头帕形成整体统一的色彩效果,再加上银色耳环的点缀作用,形成朴素单纯而鲜明的装饰效果。从与目前羌族妇女服饰的头帕对比来看,宕昌藏族妇女的头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显然受当地汉族妇女头帕装束的影响,羌族妇女头帕的痕迹已十分模糊。需要指出,宕昌藏族妇女在有孝在身时,在黑头帕下面衬白毛巾,以表示戴孝,与汉族披麻戴孝的丧葬服饰风俗差别较大。

(二)上衣

宕昌藏族妇女的上衣为左开襟短衫,冬天为棉袄,春、秋为夹衣,夏天为衬衣,但基本结构相同。秋、冬季节短衫的色彩多为深蓝、深红、青色等素净的色彩,春、夏季节则以绿色、白色等亮丽的色彩为多,目前面料已全为现代面料,笔者在考察过程中未发现过去的麻布、土棉布以及羊毛布服饰。装饰也极为简易,除了利用面料本身的图案以外,一般只在袖口处进行色彩搭配,服饰上基本无刺绣图案,显然传统的服饰工艺已流失。短衫在穿着时要系腰带,一般要和坎肩搭配穿着。宕昌藏族妇女的坎肩结构与其他民族坎肩基本相同,色彩以黑色为主,素面无装饰,和短衫色彩形成对比协调的效果。

(三)腰带

宕昌藏族妇女的腰带色彩以灰白色为主,也有些腰带为青色,用棉线编织而成,过去多用羊毛线编织,不仅具有装饰功能,也有保暖作用。宕昌藏族妇女腰带长度大约3.50米,宽度20厘米,规格与白马藏族妇女的腰带相似,但色彩单纯,具有古朴素雅的民族特色。目前宕昌藏族只有中老年妇女缠腰带,青年妇女已很少缠腰带,腰带的传统编织工艺也正在流失。

宕昌藏族妇女的裤子与当地汉民妇女相同,已无民族特色。裙子应为少数民族妇女服饰的主要特色,从四川北部羌族妇女服饰来看,裙子也是羌族妇女服饰的主体,笔者在考察中也未发现一件当地妇女的裙子,而且古代羌族服饰中丰富的刺绣图案也难以见到,可见其民族服饰的汉化程度已十分严重。

(四)绣花鞋

绣花鞋是目前宕昌藏族妇女服饰中唯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服饰,而且形式较为独特,和当地汉族、其他民族的绣花鞋区别明显。宕昌藏族妇女的绣花鞋因其特殊的结构,当地人也称为“软靴”。这种被称为软靴的绣花鞋结构由绣花鞋和布靴筒构成,鞋底为传统手工纳制的千层底,厚而结实,鞋帮是装饰的主体部分,多以黑色或天蓝色为底色,上面刺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花卉图案,红花绿叶,但又统一在黑色或蓝色的主体色调中。图案的内容以牡丹花最为普遍,按当地藏族妇女的解释,牡丹象征着富贵和美好,所以成为她们绣花鞋图案的主要母题。鞋筒均为红色棉布制作,所以使绣花鞋更加艳丽夺目。这种绣花鞋在穿着时一般将裤腿装在鞋筒内,既保暖又便于劳作。由于文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当地藏族的民俗文化汉化程度十分严重,目前这种绣花鞋即使在当地藏族妇女中也很少有人穿着,主要作为嫁妆使用,有些地方则在老年人去世后穿着这种绣花鞋,所以其传承也面临断流,应及时进行有效保护。

宕昌藏族妇女服饰在色彩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和禁忌风俗,一般以婚否为界限,形成两种不同的色彩观。已婚妇女的服饰崇尚朴素,以单纯的黑色、蓝色或褐色等深色调为主,发辫上扎的头绳也为黑色或深蓝色,绣花靴的靴筒为白色,而不能用黑色。而未婚的青年女子的服饰色彩则相对艳丽,较为自由随意,发辫上扎的头绳为红色,绣花靴的靴筒也为红色。也体现出民族文化中的一种礼法规范,也可能受汉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