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架设电报用的电线器材运到上海。胡雪岩马上请人开始架线。稀里哗啦,没几下子就架好了一条分支线路。同时,早先从船政学堂调来的“洋学生”也把电报收发技术琢磨得差不多了,就在架好的线路两端搞个试验,看看效果如何。
结果这一试可坏了,不灵!这一下子胡雪岩抓瞎了!这技术谁也不懂,哪儿坏了也说不清,怎么弄呀!
折腾了好久,终于从上海的德国洋行里找了个懂技术的洋人技师,过来一查线,人家说了:你这电线、器材都不行!劣等货,不合格。
又是英国人!
早说这英国人滑,爱坑人,可这回胡雪岩就没想到这上头,瞪着眼吃了英国人的亏!眼看器材买了,线也架了一段了,这才发现不对,可你找人家退货,退不掉啦……
唉,胡雪岩给左宗棠帮忙帮了十来年,回回儿都搞得特别漂亮,就这一回,砸了个底儿掉!把个刚上任的两江总督左大帅也整得没面子了。
这时候盛宣怀又找来了:你看你们!电报是个急活儿!眼下法国人正在越南闹事,这电报在南方早架好一天,咱大清国能得多少好处?结果你们不让我架线,耽误这么长时间,钱也白花了,事儿也办不成。一拖就是几个月……得啦,你们也别拖了,还是让我负责架线吧!
到这时候,左宗棠也没词儿了。那你就架呗……
盛宣怀那边儿忙着架线,咱们在底下说句悄悄话:其实这次胡雪岩在上海架线失败,是盛宣怀搞的鬼……
盛宣怀已经在北方搞成了电报网,跟大东公司、大北公司的洋人打过很多交道,熟得很。这次其实是他私下买通了大东公司的那个洋人腾恩,故意把劣质电线卖给了胡雪岩,害得老胡架线失败,盛宣怀好抢下南方电报网的控制权。
是不是特别卑鄙呀?也不好说。
电报网太重要了,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电报快捷、精确的优越性。如果江南这一块被左宗棠割出来另搞,那么这个体系就被打乱了,将来运营起来肯定会有问题,所以盛宣怀不惜一切来抢夺电报网的控制权,是有他的考虑的。
架设电报线路,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大清国内电报旱线和洋人的海底线路在什么地方“相接”的问题;另外大北公司在上海私架线路、在厦门私架线路,大东公司要求海底线路在福州上岸,法国人提出把电报线从越南接入广西,将来电报线进新疆、进东北和俄国电报线连接的问题,德国人提出参与在大清国境内架线的问题,大清国旱路电报线和洋人的海底线路连接后赚了钱怎么分,将来一旦发生政治、军事事件,中国是否有权随时截断电报线路……
千头万绪,哪里是“立几根木杆、架一段电线”这么简单?
在这个问题上,李鸿章掌管着全局,盛宣怀负责实际工作。而刚从军机大臣调到两江总督位子上的左宗棠在电报这个事儿上根本就是个门外汉,胡雪岩就更不要提了,整个儿就是个“拨浪鼓”——不懂不懂。
所以在两江地面儿上的电报线路,必须由盛宣怀来架设和管理。为此,盛宣怀必须不顾一切地和胡雪岩竞争。这里头有私心吗?
有。但在这件事儿上,李鸿章和盛宣怀更多考虑的还是国家利益。
左宗棠,李鸿章,不知为什么,在今天的人眼里,这两个人被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所有人都一直在争论,他们谁是忠的谁是奸的?谁是高明的谁是愚蠢的?争来争去,结果中国人自己
了起来,闹得乱七八糟……
难道这个世界竟是如此狭小,以至不能同时容纳两个好人吗?
李鸿章,左宗棠,这两位清末名臣一文一武,一将一相,都是谋国之臣,他们都是好人。只是这两个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视角有区别,再加上大清朝廷故意分化汉臣势力,有意无意地挑起这两个手拥兵权的重臣之间的纠纷,才使得李鸿章和左宗棠看起来争执不断,很不合拍。
但李鸿章和左宗棠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们对国家的贡献,都要远远大于他们一生中所犯的过失。
近代国人的思想很奇怪,讲究“非黑即白,非忠即奸”。总是要硬性地在“民族英雄”身边制造一群“汉奸卖国贼”。大概其本意是要突出这些英雄们,可是这么一来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首先,这样评价历史人物,视为英雄的,无限放大无限推崇;视为国贼的,无限贬低无限打击,将使历史变得混浊不清,有失公允。
其次,为了强化“英雄形象”而过分夸大了“卖国贼群体”,结果弄得中国近代史上到处都是“卖国贼”,最终给整个国家的所有老百姓造成了一种心理阴影,认为“朝廷”这个东西永远一团漆黑,其中只有一两个人是闪闪发光的,而这一两个闪光的“英雄”,他们是独立于朝廷、独立于制度之外的……
弄到最后,老百姓变得不信朝廷,不信制度,不信历史,不信法制……什么都不信,只信“青天大老爷”。
结果呢,社会散架了,人心浮躁了,一切都乱套了。
其实李鸿章和左宗棠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对立”,他们在很多方面的思想都是一致的。比如,这两位名臣对商人的态度。
左宗棠重用胡雪岩,当有人指责胡雪岩贪污时,左宗棠挺身而出保护胡雪岩。可与此同时,左宗棠却深深地厌恶李鸿章手下的盛宣怀,原因是:盛宣怀贪污。
李鸿章重用盛宣怀,当有人指责盛宣怀贪污时,李鸿章挺身而出保护盛宣怀。可与此同时,李鸿章又深深地厌恶左宗棠身边的胡雪岩,原因是:胡雪岩贪污。
这很好玩吧。
左宗棠,李鸿章,他们都是一代人杰。可在面对“商人”的时候,他们全都乱套了。为什么会这样?
说穿了,左宗棠也好,李鸿章也好,他们和他们的朝廷一样,都不理解商人,也不尊重商人。在左、李二位的眼里,商人仍然是低贱的、狡诈的、没有人格的。
可左宗棠和李鸿章,毕竟都是聪明透顶的人物,他们凭着本能清楚地感觉到:现代工商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命脉,不抓不行!而想搞工商业,就必须依靠像盛宣怀、胡雪岩这样的“商人”,没有他们,工商业根本发展不起来。
所以李公、左公,这两位最开明、最务实的官僚决定利用商人,保护商人,用商人的智慧开发工商业,给国家铺一条通向现代化的路。
可同时,李公、左公,也和曾纪泽、刘坤一他们一样,都是“夫子”,他们从内心深处不能接受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能地憎恨商人,鄙视商人。就是这种有趣的矛盾心态,导致了一个怪现象。
左宗棠保护胡雪岩,却骂盛宣怀。李鸿章保护盛宣怀,却恨胡雪岩。
简单地说,在左宗棠和李鸿章眼里,在整个大清朝廷眼里,商人是“狗”!可以用,但不看重。所以嘛,这些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一边儿护着自己的“狗”,同时,又把对手的“狗”往死里打。
大清国,这个封建愚昧的国家,根本不理解商业活动,也不尊重商人的人格和个性。所以大清国搞的那一场“洋务运动”只能失败,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