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空中国:华尔街的新阴谋
42803600000050

第50章 人民币汇率与金融轰炸

过去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证明,利用汇率打压一国货币,进而打击该国经济,这是做空的另一重要手段。

其实,美国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中国从1993以来持续持有经常项目顺差,由此外汇储备余额已经高达3.5万亿美元,而人民币却不升值,进口增幅缓慢,出口导向战略几乎没有调整,这就不能说美国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了。

首先,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也顺应内外经济形势而略为升值。然而,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亚出现货币贬值竟争的势头。中国主动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对保持东亚货币稳定和走出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代价相当巨大,人民币本应也进行大幅贬值,但中国要充当这一“中流砥柱”,结果是一直到2005年才重启。

其次,从经常项目顺差看,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的快速增长开始于2002年,原因有二。其一,中国加入WTO后,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3229亿美元,主要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顺差;其二,2002年以后发生的美国金融和房地产泡沫带来全球非理性繁荣,带动中国出口增长。

再次,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快速增长开始于2005年。然而,人民币升值越快,全球建仓人民币资产的套汇规模就越大,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就越快。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贸逆差10.2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余额却增加了140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余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短期资本流动,其背景是2008年12月以来全球流动性泛滥和国际套利投机正在聚焦中国,使人民币资产是国际套利套汇资本的主要手段。在同期,中国的外贸顺差却在逐年下降——2005年以来,外资投资中国的企业销售更多从外销转为内销;加工贸易对外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显著,由此外贸顺差正在逐年下降。这些都说明,国际资本正在为2011年以后的大做空增资建仓。

2010年3月底,美国130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实际上,这不是给两人的信,而是给中国的最后通牒。信中要求盖特纳和骆家辉在2010年4月15日前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列为汇率操纵国就可以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征收27.5%的关税。

当然,美国没有那么蠢,不会真的要把关税提高27.5%的关税,因为这会引发中国的报复,同样对美国的商品提高关税。美国的真正意图是压迫中国继续提升人民币汇率。

2011年,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又一次向中国领导人表明,美国希望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CNN报道说:“中国的货币政策越来越没有耐心,而且充满挫折感”。对于美国的再次“呼吁”,中方在中国政府宫方网站上做出回应,也再次回答说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美国贸易戈逆差和失业等结构性问题。美国负责国际事务的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罗曼对此说,美国只是需要一个公平的平台。他说:“我们已就当下正在讨论的议题开过10次相关会议,每一个与会者的目标都是促成货币政策改革,创造出一个公平的平台,推动中美关系发展。”

CNN记者就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采访了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他实实在在说了句:“美国在玩政治”。他认为,在经济危机爆发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了GDP的10%,但2011年已经降到了2%,实际上中国已经大幅让步,此前人民币的大幅提升已经起了很大作用,可见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的进口在大幅增加,劳工成本也在急剧上涨,中国不再是一个可以生产廉价出口产品的国家。总部在美国的不少工业企业还有其他很多人都持这样的观点。美国的决策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当然,这样做对他们的政抬杈谋并不合适。这个无休止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一个不必要的、没有什么建设性的策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2011年11月14日报道,《参考消息》2011年11月29日转载)

与此同时,自2010年起,国际资本正在购入人民币。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据,香港人民币存款2011年10月底为6185亿元,比9月份下降0.6%,但仍是2010年的3倍。他们把离岸人民币债券称之为“点心债券”,因为其缺乏流动性,发行总量较小,2011年此类债券发行额也仅相当于134亿美元,因此如果市场看涨情绪增多,那么成交量将会剧烈放大。国际资本之所以进入中国,是因为他们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制造业增长缓慢,显示中国经济可能遭遇硬着陆,虽然中国利用4万亿元刺激计划迅速脱离了危机,但这只是暂时的,长久的危机不可避免。而且,他们相信,中国是顶不住美国的压力的,因而在赌人民币升值,尤其是长期投资者。另外,在海外市场普遍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以购买力平价等估值方法计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被大幅低估,因此,他们认为,购买人民币现汇或债券肯定能从人良币升值中获利。

对于提升人民币汇率,中国在2010年2、3月份进行过一次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3%,那么中国沿海的大片工厂的生存就陷入危机中,因为中国工厂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利润十分微薄,升值3%就无利可图了。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到5%,那么这些劳动密集型工厂就会大片倒闭。然而,美国的要求是人民币升值20%-41%————人民币升值5%中国工厂就大批倒闭,何况升值20%-41%,那中国经济一夜之间就会崩溃!这毫不夸张。与此同时,美国还有一个险恶用心,即这将导致中国输出资本,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购买欧美资产,此后美元再转为通缩,华尔街投行以及对冲基金就会转而采取做空中国,结果会使得中国的海外资产无法撤回,再以低价转卖给美国,这也属于财富转移游戏。

如果人民币升值达到了美国的要求,那么中国经济就会崩溃;中国经济崩溃,中国也就陷入到动荡之中,也就像是飞机失速一样,再也无法挽回,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陷入到非洲状态或者说回到19世纪,四分五裂、内战不止,这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中国崩溃,那么亚洲也就崩溃了;亚洲崩溃了,世界也就乱套了,美国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处,那么,美国为什么还如此逼迫中国呢?

这里就回到了问题的原点:人民币汇率真的那么重要吗?的确,作为撬动中国的杠杆非常重要——美国不是要用汇率压死中国,而是要用汇率撬开中国贝壳,然后取走里面的珍珠。

何解?就是说美国并不真的想要让中国崩溃,而是要打开中国的经济大门——这不是一般的企业层面的经济,中国市场早已对外开放,而是经济核心层面的,即金融层面——一个国家真正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政治家、不是权力、不是军队、更不是政治制度,而是金融,没有了社会主义,俄罗斯人仍然过日子;没有了戈尔巴乔夫,还有叶利钦、普京,政治家到处都有,但俄罗斯的金融就一个,只要一个国家的金融被控制了,就等于控制了一个人的神经,即使你的大脑是清醒的,你的身体也听从你的大脑了,而是听从另外一个人,因为他支配着你的神经。金融就是经济的神经,所以,美国真正的目的不是要中国崩溃,而是要中国为美国所控制。

当然,美国也清楚,控制一个国家没那么容易。所以,美国的战略是分为两个目的层的:如果不能完全掌握中国的金融,那么就达到低层目的,即让中国停滞20年,就像20年前的日本;如果能够掌握中国的金融,那么中国就成为美国金融殖民地,中国13亿人口就是美国的金融奴隶,所创造出的财富都会被转移到美国人的银行里,这就是高层目的。

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当然不会轻易屈服,于是美国派出了金融轰炸机。

美国第一轮货币炸弹是2009年增量发行9000亿美元,结果3个月之内美元指数就从88下跌到77,美元贬值12.5%,这也就意味着其它货币通货膨胀12.5%,结果是世界大批商品价格猛涨,比如黄金上涨11.75%、伦特原油价格上涨5.5%、铜价上涨14.4%,玉米上涨44.76%,白糖上涨21.5%,大豆上涨15.4%,美国的棉花更是上涨48%。这还没完,紧接着是第二轮轰炸,6000亿美元,而同期引发的其它金融衍生洪水可达1.5万亿美元以上,其规模之大相当于十几个二次大战的损失。

我们总以为我们拥有3.5万亿美元外汇而感到骄傲,但美国两轮金融轰炸下来,我们顿时就感到我们那点外汇储备实在是太渺小了——人民币由升值预期转为贬值预期,中国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由快速上升转为下降,由于我们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据65%,因此在第一轮金融轰炸中,仅仅3个月,我们就损失了8.4%。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创造22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而奥巴马提出的5年出口振兴计划也只能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

果然,在2011年9月以后,中国汇率市场出现做空,美国以升值的方式吸引全球资本回归美国,国内资本迅速流出,人民币迅速从升值压力转为贬值压力,这是明显的货币做空方式。由此,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10月以后连续抛售外汇储备,旨在挺人民币币值,这与以往数年奉行的政策截然皆然相反。在10月抛售了39亿美元;11月又抛售了44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央行之所以在人民币下行压力日增的情况下仍维持人民币的坚挺,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人民币不能迅速贬值,否则对经济会产生严重的震荡;其二是如若人民币疲软就会加重通胀——中国决策者正竭尽所能避免所谓的经济硬着陆,然而,实际上在世界经济史中根本就不存在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