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4280300000006

第6章 你是个幸福的人吗(4)

尽管“生活得好”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幸福作为一种满足感总是个人的感受,幸福与否重在个人自己的感觉,然而,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范围内,总有某些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要素,总有某些用以判断的客观尺度。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在某一社会范围内,而且在全人类范围内,人们越来越觉得应当有一些衡量生活好坏、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准。从这种意义上看,一个人是否幸福绝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

□生活之中的幸福无处不在

一个迟暮之年的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到海边散步时看到一个渔夫在晒太阳,就问道:“你为什么不去打鱼呢?那样,你就会成为富翁。之后,你就不用打鱼了,可以幸福自在地晒太阳啦。”“我不正在晒太阳嘛!”渔夫反问。富翁顿时哑然。

同样,幸福也是简单的。拥有幸福并不难,许多时候她就在我们身边,就存在于平凡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包含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小故事里面!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用心活着,用心去感受,很多时刻都是你的开心时刻;只要你用感知的心去看,用平和的态度去触摸生活,那么幸福就会无处不在!她可以大至一份爱情、一笔财富,小至清晨的一缕阳光,一滴从草叶垂下的露水……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因为幸福需要用心灵去捕捉,还需要这颗心灵柔软、敏感、宽阔、怀有爱……。

人有生理上的需要,所以离不开物质生活。尽管金钱能买到一切物质的东西,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却不是有了钱便能满足的。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过得如何舒服,活得多么安逸,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乐充实,充分地把生命的价值发挥出来。

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是来自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智慧和修养。金钱无法购得知识和学问,不能增进人的道德水准和涵养深度,这一点是绝对无法否认的,不然的话,富人个个都是快活神仙了。

有个叫杜朗的人曾叙述过他寻找幸福的经历: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得到的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是疲劳;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

难道知识、旅行、写作与幸福快乐绝缘吗?显然不是,是杜朗的心态出了问题。后来,他改变了消极的态度,也有了幸福的新发现。

在火车站里,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走下列车后,径直来到一辆汽车旁,先吻了一下车内的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妻子怀中熟睡的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一家人就开车离开了。决定你幸福与否的因素只有一点——你接受积极还是消极心态的影响,而这个因素是你所能控制的。杜朗由此感慨到: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的成分。

对于某个人来讲,你可能是幸福的、满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

心理学家说:幸福与心态的积极与否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决心获得这种幸福,那么就能得到这种幸福。而心态消极的人不仅不会吸引幸福,相反还排斥幸福。即使幸福悄然降临到身边,也会毫无感觉。有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对儿子说:

“孩子,我快死了,我希望你过上好日子。”

儿子说:“父亲,你告诉我,怎么才能使生活幸福?”

父亲答道:“你到社会上去吧,人们会告诉你找到幸福的办法。”

父亲死了,儿子就出发了,到外面的世界去找幸福。他走到河边,看见一匹马在岸边走,这匹马又瘦又老。马问:

“青年人,你到哪里去?”

“我去找幸福,你能告诉我怎么找吗?”

“小伙子,你听我说,”马回答道,“我年轻时,只知道饮水,吃草籽,我甚至把头转到食槽里,就会有人把吃的东西塞进我嘴里。除了吃以外,别的事我什么也不管。所以,当时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幸福了。可是现在我老了,别人把我丢弃了。所以我告诉你,青年时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千万不要像我过去那样。不要享受别人给你准备好的现成东西,一切都要自己干,要学会为别人的幸福而高兴,不要怕麻烦,这样,你就会永远感到幸福。”

青年继续走下去。他走了很多路,在路上碰到一条蛇。蛇问:“小伙子,你到哪里去?”

“我到世界上去寻找幸福。你说,我到哪里去找呢?”

“你听我说吧,我一辈子以自己有毒液而感到自豪。我以为比谁都强,因为大家都怕我。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大家都恨我,都要杀死我。所以,我也要避开大家,怕大家。你的嘴里也有毒液,所以,你要当心,不要用语言去伤别人,这样你就一辈子没有恐惧,不必躲躲闪闪,这就是你的幸福。”

青年又继续朝前走了。走啊,走啊,看见了一棵树,树上有一只加里鸟——它的浅蓝色羽毛非常鲜艳、光亮。

“小伙子,你到哪里去?”加里鸟问。

“我到世界上去寻找幸福。你知道什么地方能找到幸福吗?”

加里鸟回答说:“小伙子,你听好,我给你讲。看来,你在路上走了很多日子了,你的脸上满是灰尘,衣服也破了,你已变样了,过路人要避开你了。看来,幸福同你是没有缘分了,你记住我的话:要让你身上的一切都显得美,这时你周围的一切也会变得美了,那时你的幸福就来了。”

青年回家去了,他现在明白:不必到别的地方去找幸福,幸福就在自己身边。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幸福大多是主观的,它原本就深植于人们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满足中,因而,幸福无所不在。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历尽艰险去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问他:“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顿时傻了:“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

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

“地狱。”

守门人仍是茫然。欢呼者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天堂何在,原来你没去过地狱!”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了,幸福便是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当你手中捧着一把沙子时,不要丢弃它们,因为金子就在其间蕴藏。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又能拥有轻松休憩的时候。

幸福是拥有一些熟悉、不需客套的朋友,能够相互分担、分享彼此的烦恼、快乐,尽管观点有所差异,却永远相互尊重。

幸福是冬天泡个热水澡,夏天与家人大啖冰西瓜。

幸福是自由闲适地弹奏,沉浸于巴赫、贝多芬的乐曲。幸福是拥有一个舒适的工作间:书架上列满了各式各样自己所喜欢,对自己有助益、启发的书,笔筒里都是自己所珍爱的文具,四周有绿色植物芳馨围绕,还有一把即使坐得再久都觉得舒适的座椅。

幸福是拥有相互了解的人生伴侣,拥有身心的平和与宁静,不管境况或顺或逆,都能知足常乐、惜福感恩。

幸福是自己感觉到每天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成长,享有一种更具成果与创造性的生活。

幸福是与过去和睦相处,将目光对准现在,对未来保持乐观。

□幸福感总是通过比较相对获得的

人们总爱在比较中增加或减少自己的幸福感。自己优于别人,就感到幸福;自己不如别人,就感到痛苦。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这个道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在他的前景理论中提出:时间性比较和社会性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比如你最近考了一个好分数,你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你觉得开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你的好分数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你以前考得是更低的分数,那么现在你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以前考得是更高的分数,那么你不会感到特别开心;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你和你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时发现,其他人考得更低的分数,而你现在有比他们更高的分数,你当然会很开心。如果说你周围的人比你考试分数更高,那么你即使有好分数,也不会非常开心。

在影响人们幸福感与否的诸多因素中,比较心理是最重要因素。它是影响人心情的基础心理,其他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心理活动是在比较心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美国学者罗伯特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当问及被调查者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你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后者,他们宁愿自己少挣,也不愿意自己多挣而别人挣得更多超过自己。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我们常常因为比周围人强而快乐,因为不如周围人而苦恼。有这样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什么要做人上人呢?就是要比别人强。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很多幸福与苦恼都是与他人比较而来的。

比较心理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常常还有一个附加习惯,就是人们总是爱与比自己强的人比,因此总是导致自己心情不好。了解了这个心理特性,就要提醒自己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的同时,要看到还有不如我的人,其实先人早已看到了这点,正所谓“别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拉车的”。著名学者郑逸梅就是一位明智者,他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我就常处乐境。”善比的人,与不如自己的人比,就会比出快乐,比出幸福;不会比的人,与比自己强的人比,只能比来牢骚,比来苦恼,自寻烦恼。

一种比较乐观的比法是,不比人有己无的,只比人无己有的,就像有人开玩笑地说,你不要与游泳冠军比游泳,要与他比下棋,与象棋冠军比游泳,也许有人说这是不是有点阿Q精神,但如果这样做能够快乐,阿Q精神又何妨?但这只是第一步。除了横向与他人比较外,还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现在处境好了,忆苦思甜,就会觉得现在很幸福。在获得了快乐安然的心情后,人应该与自己比一下,与一年前、一个月前哪怕一周前相比,自己有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只有不断与自己相比,尽可能不断进步,才有可能得到更多快乐的资本,快乐也才会成为人的一种习惯。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势,也有他的不足。假如是从为社会贡献的角度与比自己强者相比,那会激励人们努力进取,是一件好事。但人们往往是在待遇和处境上比,结果是自寻烦恼。应该做到:“德比于上,物比于下。”这很像过去常提的一句话:“在生活上,要向低水平看齐;在工作上,要向高水平看齐。”

杨昌济先生的《达化斋日记》中有段话,对幸福描述得淋漓尽致。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

思量风雪苦,和暖便是福。

思量阴雨苦,晴朗便是福。

思量应酬苦,闲居便是福。

思量行路苦,安坐便是福。

思量寒饿苦,饱暖便是福。

思量兵戈苦,太平便是福。

思量异乡苦,安土便是福。

思量牢狱苦,无罪便是福。

思量孤独苦,有家便是福。幸福有两种状态:状态和静的状态和动的状态。静的状态是个人的良好生存状态,或称“泰然状态”。动的状态则是出于个人对两种情况(例如过去和现在)加以对比而实时产生的一种感动。

人在“泰然状态”下具有较高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包括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当一个人能够感觉到充分的自由,生命不受威胁,生活虽不富有,也能远离贫穷;于是,心灵常处于一种安全、舒适,也就是泰然的状态。一个人能够长时期处于泰然状态,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恒久之乐”的基础。

反之,人就是处于一种病态的,也就是不幸的生存状态,譬如长时期的烦恼、巨大的压力、负债或破产。

一般人都很容易感受到动态的幸福,例如“金榜题名时”的强烈震撼;如果一个人同时在心中还有“十载寒窗”那种对比,就会感觉得来不易而认为那是一种幸福。相反的,如果他觉得“志在必得”就未必感觉那是一种幸福,但仍会认为那是一种人生至乐,因为金榜题名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荣誉。

至于人生四大乐事中的“久旱逢甘雨”和“他乡遇故知”,其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和震撼,所以会给人一种充沛的幸福感。

对于静态的幸福,则多数人都不会察觉。例如,一般人不会觉得“平安就是福”,甚至觉得那种平凡的状态是寂寞,是无聊。

其实,人的生活和工作本来就有相当的固定性和习惯性,所以每天例常的日子本来就是平淡无奇。也就是说,唯有觉醒的人才能感受到平淡中的幸福,而多数人都是沉睡者,都不能觉察到身边的幸福的。

禅宗大师郑石岩启示我们说:“如果我们有好的觉察,每天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使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多彩多姿。”

幸福感不但与自己的生存状态有关,而且与你和周围人群的相对生存状态有关。假如你的月收入为1000元,但你周围人群的平均月收入为1500元,你很难有幸福感;相反,若你周围人群的平均月收入为几百元,你就容易满足。比较心理是人们的一种本能心理,人们总是在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

□人生没有永远的幸福感

如果将情绪分为快乐、平静、痛苦三个层次,我们对自己情绪的期待可以退一步,只要不痛苦就可以,或者达到平静就可以,当然快乐更好。当遭遇痛苦时,我们应想办法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或尽量减少痛苦的程度和时间,同时我们应提醒自己感受幸福,发现快乐,珍惜人生的美好时光。

人不要奢望追求永远的幸福感,只要我们的幸福感相对多一些,平静的感觉相对多一些,痛苦少一些就可以了。永远幸福是人们的一个美好祝愿和企盼,但事实上却不会有永远的幸福感。如果说幸福是一种客观现实(暂且不说每个人的幸福观不同),但幸福感却是一种主观体验。凡是主观体验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它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减弱(适应心理)。尽管幸福的生活还在继续,但原来那种美好的感觉却大不如以前。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规律。很多人认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提高,从而不解,其实这是正常的心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