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的智慧
4242100000021

第21章 领会方与圆的真义(2)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是有更大价值的。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只会被人当成“笨蛋”来看,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你才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说话时要留余地

梭罗曾经说过:“我们离不开谎言,因为,那是我们通往老实的最短捷径。”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真话,往往没有比说谎话容易被人称作老实,原因是因要你说的这个谎话对别人有利,那么别人必定说你很老实,否则,不就是等于否认他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听好听的谎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宁愿你说谎话欺骗他,哄骗他,也不想听到会让他心里受到伤害的真话。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缘故,我们经常会被迫说出某些自己根本不想说的应酬话,被迫不得不睁着眼说瞎话,被迫不得不说上些连自己都不可能相信的鬼话。

虽然,我们很不愿意说出这些言不由衷的假话,但这就是你不能不面对的现实,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所谓的人性主流意识,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从小就被逼着一定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忍痛割舍掉自己非常想吃的大梨子,而且,还要再三地强调自己是心甘情愿,否则,前面的那个礼让动作,在别人眼里就是虚伪做作。就是不够老实。

但是,这种为了赢得老实的举措,如果用人性的角度来检验,却显得有点愚蠢,因为,有谁会笨到舍弃掉原本唾手可得的大梨子,而去吃另外的小梨子呢?

有一个小男孩,在父母的教诲下总是显得非常有礼貌,遇到喜欢的食物也知道要谦让别人,周围的人们都夸他聪明懂事。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小男孩也同平常一样将自己最大的苹果送给客人吃,客人也一边称赞他,一边接过了苹果。可是当这位客人刚刚咬下第一口苹果的时候,小男孩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还边说:“你凭什么吃我的大苹果?你凭什么吃我的大苹果?”客人在莫名其妙的同时也尴尬万分。原来,从前家里来客人只是接过食物之后就重新放回盘子里,很少有人去真地吃它。男孩也就养成了习惯,可是,这次他自己喜欢的食物却真的被别人占有了,他自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可见,人性就是如此,所以在生活中,就要处处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果你太过于老实地说出对自己不利的真话或者做出绝对真实的举动,通常就会被人称作笨蛋,因为只有所谓的笨蛋才会那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不要过于真实

生活里没有绝对的真实,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实话实说,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大堆麻烦,甚至会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老实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老实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老实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老实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老实人讲述完集市上发生的事,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老实人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你的老实,可是,如果老实过了度就只能是个蠢才!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老实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其实,故事中“老实人”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

阿文最近和他的老婆关系相当紧张,前几天甚至传出要“离婚”的消息,本来挺亲密的小两口,怎么突然之间要离婚呢?原来只是因为阿文在不经意间说出了一句过于真实的话。

那天下班很早,两个人吃过晚饭就靠在沙发上欣赏正在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影片里男女主角正爱得如火如荼,女主角深情地问对方:“你到底爱不爱我?”男主角随即说道:“我当然爱你,因为你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阿文听了这句话后,自言自语道:“好!这是个具有智慧而又带点禅意的回答,简直堪称经典。”阿文的老婆听他这么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之后,便不断地拷问阿文:“你是不是也把我当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呢?”阿文被问烦了,只好敷衍回答说:“你当然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了。”阿文以为这样回答就可以交差了,谁料他的老婆听完之后却并不满足,而是继续问他:“那么,我到底是你身体的哪一个部分?”老婆本来是想听几句甜言蜜语的,可是,阿文却无奈地笑了笑,想逃避这个问题,老婆再三地追问,情急之下,阿文只好将真实的答案脱口而出,他诚恳地对老婆说道:“你是我的盲肠!”可想而知,听到这个答案之后,失望之极的老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其实,当你面对别人,尤其是你的另一半,对你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千万别在情急之下,就将心中那个“正确的答案”脱口而出,因为这个“正确答案”可能会让你吃足苦头,就像上面故事里的那个可怜的阿文一样。

生活里没有绝对的真实,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实话实说,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大堆麻烦,甚至会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一些商品的广告词中从来不会有“本品有……缺点”之类的话,世间万物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你又何必像那位老实人一样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在别人面前呢?

谎言就像是生活的调味剂,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的谎言,饱含真诚,散发出温暖的光辉,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快。而过于真实只会让你身边的人“吃不消”,对你敬而远之了。

要善于虚实结合

许多事情要想达到目的,就不能直来直去,适当地制造一点假象,才能让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地进行。

曾经有三位日本人代表日本航空公司与美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谈判。日方作为买方,美方作为卖方。美国公司为了抓住这次商业机会,挑选了最精明干练的高级职员组成谈判小组。谈判开始时,并没有像常规谈判那样双方交涉问题,而是美方开始了产品宣传攻势。他们在谈判室内张贴了许多挂图,还印制了许多宣传资料和图片。他们用了两个半小时,三台幻灯放映机,放映好莱坞式的公司介绍。他们这样做,一是要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另外则是想向三位日本代表做一次精妙绝伦的产品简报。在整个放映过程中,日方代表静静地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看。

放映结束后,美方高级主管不无得意地站起,扭亮了电灯。此时,他的脸上挂着情不自禁的得意的笑容,笑容里充满了期望和必胜的信念。他转身对三位显得有些迟钝和麻木的日方代表说:“请问,你们的看法如何?”不料一位日方代表却礼貌地微笑着说:“我们还不懂。”这句话大大伤害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的笑容随即消失,一股莫名之火似乎正往上顶。他又问:“你说你们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哪一点你们还不懂?”另一位日方代表还是有礼貌地微笑着回答:“我们全部没弄懂。”美方的高级主管又压了压火气,再问对方:“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懂?”第三位日方代表严肃认真地回答:“从关掉电灯,开始幻灯简报的时候起,我们就不懂了。”这时,美国公司的主管感到了严重的挫败感。他灰心丧气地斜靠着墙边,松开他价值昂贵的领带,显得是如此地心灰意冷,无可奈何。他对日方代表说:“那么,那么……那么你们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呢?”三位日方代表异口同声地回答:“你能够将简报重新来一次吗?”

美国公司精心设计安排的幻灯简报,满以为日商会赞叹不已,从而吊起他们花大价钱购买的胃口。可是正当美国公司为他们的谈判技巧和实力沾沾自喜的时候,日方代表的“愚笨”和无知使他们突如其来地感到沮丧,而且日方代表还要求重新放映幻灯片,这种拖延时间的办法,又使他们的沮丧情绪不断膨胀。等到双方坐下来谈判的时候,美方代表已毫无情绪,只想速战速决,尽早从不愉快中解脱出来:谈判结果自然是对日方有利的,三个日方高级职员正是凭着他们看似真诚的谎言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在生意场上,假戏真做能够让你巧妙地战胜对手;同样,在日常的交际的过程中,给谎言加点真实的“佐料”,也能够迅速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你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亲切。

一天阿亮和阿伟一道去拜访一位教授,那个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阿亮看到他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他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阿伟介绍过呢。阿伟见他目不转睛地看,心里纳闷,他又不是没见过,怎么这样?教授见阿亮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阿伟刚想开口,阿亮却抢先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阿伟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还对我说起过吗?

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了一通养鱼经,阿亮听得频频点头。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本来算坐坐就走,不料教授一再挽留,直到晚饭后才放他们走,临走时硬塞给阿亮几尾小鱼,还一直把他们从七楼送到楼下。

一句谎话使教授前后判若两人,本来几乎陷人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都归功于阿亮假戏真做的本事,如果阿亮就“热带鱼”的问题实话实话,那场面可能就会继续尴尬下去,教授也不会有如此高的热情。

假戏真做,它与道德规范无关,却能够让一切变得更加顺利。

说话时注意尺寸和艺术

通常情况下,在待人处世中都讲究真诚,说假话最要不得。但是如果你善于把假话当成真话来说,讲究说谎的尺寸和艺术,假话也会给你带来好处,因为人性中一条很重要的弱点。就是大家都乐于被虚假的事实所安慰。

日本有一家关西药房,这家药房的老板人缘极好,不管是真话还是假话,只要从他嘴里说出来,总是那么动听,因而生意兴隆。每当顾客一上门,他就马上起身相迎,满脸带着客气地打恭作揖说“欢迎光临”,使进店来的顾客感到心情愉悦,产生被人重视的满足感。接下来,药房老板开始发自内心地说他的假话,例如对于年纪大的人,就说“你看起来真年轻!”,对于爱美喜欢打扮的小姐太太,说些“你身上穿的这套衣服很漂亮”之类令人听了舒坦又温馨的话。

由于药房老板的假话说得态度诚恳,顾客也愿意和他来往,药房生意也就自然红火。

说好假话最关键的是假戏耍真做,态度要诚恳,不要犯对方的忌讳。倘若你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向对方说一些听起来舒坦愉悦的活语,即使是礼貌性的赞美,有时对方非但不接受你的心意,反而会对你产生虚伪的不良印象;因此,诚恳认真的表情是改变对方心理的重要策略。纵然你说的话完全与事实不同,是真正的假话,但只要是极具诚意地表示,对方仍会相信这是你由衷之言,自然就会对你产生良好印象,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小张到店里去买自行车,由于知道自己身长腿短,不成比例,选好车子付了钱之后,便请老板把车座调低,谁知车店的老板一番仔细瞧看后,以极其真诚的表情说:“先生,你的腿绝对是长的!”顿时,小张飘飘然地望着老板把自行车的座调高。然后,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骑着自行车驶向温暖的家。路上,想着老板充满自信又果断的“你的腿绝对是长的”这句话,内心不由自主地欣喜若狂。

那位老板的赞美显然不符合事实,而且他的动机也不清楚。纵然如此,小张还是很感谢他。

毋庸置疑,说假话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便是“认真的表情”。最好是在以认真的表情用假话恭维对方时,能够把既干脆又果断的说法及语气派上用场。比如说,在与他人打招呼寒暄“你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之后,马上再补上一句“看起来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多了!”相信对方必然会洋溢一股飘飘然的满足感,对你更是产生良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被人赞美年轻,是人之常情。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人,都相当重视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想要令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首次会面时,不妨将对方的年龄按实际年龄七折,这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打九折所产生的作用不大,而打五折又有虚伪之嫌,所以折衷下来,七折是最佳的程度。

例如,对方是六十岁的人,你就要说“你看起来像四十多岁的样子!”当然,对方一定会吓一跳。而为了避免让对方产生被愚弄的不悦感,你必须要先奠定对方的确是四十多岁的“心理准备”,再以认真的表情向对方赞美,如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确切实施,对方就会很容易地接受你的“假话”,而且会被你的诚意打动而深感愉悦。

一天晚上,酒吧里的几个人正在饮酒畅谈,当他们酒兴正浓时,一位女服务生以果断的声音对其中一个有点秃顶的人说:“先生,您的年龄大概二十七八岁吧!”顿时,他惊愕呆住,周遭的朋友更是个个捧腹大笑,直道太离谱了,不由自主地大家都对这个女服务生兴起一分好奇。

将原本四十大几的年龄打六折说成二十七八岁,实在是过于离谱,更何况秃顶绝不可能是年轻的特征。因此,不免纳闷地询问这位女服务生,这位女服务生却以神色自若的态度,堂皇地回应:“虽然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但如果有人向我问起您的年纪,我一定会告诉他您是二十七八岁,况且您的外表看起来也的确像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就这样双方争执不下,直到她原本认真的表情出现了噙泪欲哭状,大伙儿才停止反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