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其实孩子不必上早教
42280300000004

第4章 父母想到培养“神童”,理智就“歇菜”了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成为一个“神童”,以便将来上名校,更有竞争力。因此,一旦想到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父母就会丧失理智,变得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这样做只能苦了孩子。

孩子原本应该正常地上幼儿园,无忧无虑地玩游戏,但是有了“神童班”之后,父母就拼命地让孩子进入神童班,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想把自己的孩子弄到“神童班”。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逼无奈,这种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残酷的。

2010年5月16日,北京某个少儿班“神童班”的班级开始考试,前去报考的人数多达 1 700 余名。报名人数相比同年多出 500 左右,创下历史之最。该“神童班”计划招生30人,录取率不到1∶60.尽管如此,“神童班”的教育模式仍然对很多家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大家知道,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耶鲁男孩》《轻轻松松上哈佛》《牛津圆梦》等书陆续问世。望子成龙的父母恨不得马上造就一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一个5岁的青岛女孩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不”。

据报道,小女孩的妈妈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热心读者,也是热情的实践者。按照刘亦婷的培养模式,妈妈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儿,读给她听。小女孩忍无可忍,捂起耳朵大喊不想听,表示讨厌刘亦婷,还愤怒地抗议:“再也不想听名著了!”

小女孩原本性格开朗,但在妈妈的强迫式教育下,她变得孤僻暴躁,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家庭喜剧变成了教育悲剧,妈妈好心却办了坏事。青岛小女孩的抗议和哭喊,但愿能引起千百个渴望培养“神童”、培养“哈佛女孩”或培养“耶鲁男孩”的父母的反思。

我们不否认“神童”的存在,但是为了让孩子进入“神童班”、进入名校而逼迫孩子学习的做法,确实太急功近利了,这种行为难道不是拔苗助长吗?

诚然,真正的“神童”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很大,加之早教和家庭的影响,可能比同龄孩子的智商高出一截,但不光是学习好就能成为“神童”,如果情商不高,即使学习再好、知识再渊博,也没办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只不过是一个高智商却低情商的人。

1 000 多名学生报考“神童班”,反映的是家长的急功近利。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失去灿烂的笑容,失去纯真无邪的情感。纯真的童年与急功近利的“神童”相比,哪个更重要呢?家长心里一定有答案。

快乐的“童年”比“神童”更重要

对家长来说,即使你的孩子比同龄人更聪明,“超前教育”也要慎重,因为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比拥有“神童”的称号更有意义。

其实就孩子的天性而言,每个孩子都是“神童”。有的孩子擅长绘画,那么我们可以说他是“绘画神童”;有的孩子擅长唱歌,我们可以说他是“唱歌神童”。而绝非只有学习成绩好、会背诗、会算术、会英语的孩子才叫“神童”。

即使孩子在某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家长也不宜给孩子打上“神童”的标签,因为这样很可能使孩子成为一群孩子中的“孤独者”。当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那么再多“神童”的称号也是没有意义的。

别做“神童”,因为代价太高

重视早教,培养“神童”,实际上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如果成功了,孩子确实风光,家长更为风光,不过在风光的背后,是孩子心灵的扭曲、性格上的缺陷、情感上的孤独。因为当一个孩子被父母和老师逼着学习时,他根本没有时间和同龄人交流、玩耍,那么他就成了一个孤独者,由于缺少交流,他会变得孤僻、内向,甚至会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出现心理问题,那么他将来怎么到社会上与人打交道呢?

看看那些所谓的“神童”,他们在进入“神童班”学习的时候,年龄大概在 911 岁,完全是一个孩子,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就像稻田中无辜的禾苗一样,纵然被农夫粗暴地拔了起来,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着安排,禾苗自己的感受完全被忽视。同样,孩子的天性受到压制,个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否也是一种巨大的代价呢?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孩子的成才之路也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志向是千差万别的,父母幻想用一个模式来克隆“神童”,难道不可笑吗?父母应该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只有当父母把愉快幸福的童年还给孩子,发展孩子的天性,孩子才会健康快乐,才会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