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石父回答说:“士人可以忍受他人带来的屈辱,却不能忍受在知己朋友面前的不舒坦。因此,作为君子,不应该凭着对他人有恩而轻视他人,也不应该因为他人对己有恩而向他人屈服。我做了三年的奴仆,始终没有遇到理解我的人。如今您帮助了我,把我赎回来,我原本以为遇到了理解我的人。您上马车的时候,没有和我打招呼,我当时并不生气,只是认为您不过是一时疏忽罢了,并不生气。而现在您连一句告辞的话都不说便头也不回地走进你家,这跟我当奴仆时受到的待遇没有区别。既然我还是被您当作奴仆,还是把我卖出去吧,这样我就不会感到不舒坦了。”
晏子从下人口中听了越石父的回答后,赶忙从里屋走出来,连声道歉:“以前我从您的外表看出您是个贤者,现在我从您的言语之中理解了您的内心。有人说既然考察他人的行为,就要原谅他人,给他改正过失的机会,而不要助长他人的过失,既然体察他人的实情,就不要讥笑他人不中听的言辞。我对您的所作所为不妥当,主动向您道歉,请您不要抛弃我好吗?我一定会改正过失。”说罢,晏子立即令人打扫厅堂,盛情邀请越石父。
越石父听完晏子的一番话后就已经原谅了他,又见他如此热情,便说:“我听说最高的尊敬不在乎形式,尊贵的礼节不会被人拒绝。您如此真诚地以礼待我,我真的不敢当。”于是,他被晏子奉为上宾。
齐景公酷爱狩猎,在宫中养了许多猎犬和猎鹰。一次,负责饲养猎鹰的人无意放走了一只猎鹰。齐景公知道后非常生气,要治养鹰者死罪。当时,晏子正在一旁。为了能够阻止齐景公,他赶紧说道:“一定不能轻饶此人,他至少犯了三条大罪,希望大王能够听我慢慢道来,以便能够让众人信服。”齐景公听后很惊奇,答应了晏子的请求。
接着,晏子开始罗列养鹰者的罪过:“首先,此人没有尽其职责,结果弄丢了一只猎鹰,妨碍了大王狩猎;其次,大王一向爱民如子,而此人却将鸟弄丢,使得大王要治人死罪;再次,大王治人死罪后,必然会引起各诸侯嘲笑大王将人命看得比鸟还轻。仅这三条大罪,就足以治其死罪。”听完晏子的话后,齐景公马上放了养鹰者。
晏子关注着齐景公的一举一动,见到景公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时,就立即进言,时时处处提醒景公不要犯错误。
一次,景公在宫中设宴,与群臣共乐。饮至酣处时,景公趁着酒兴对群臣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打算与诸位痛饮一番,希望大家不要顾忌平常的礼制,只管开怀畅饮。”晏子见景公出言不慎,立即对景公说:“大王如此说话是不对的。大王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天下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力量巨大,有的人勇猛无比,他们完全有能力杀死自己的君主,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因为每个国家都有符合自己国情的礼制,礼制使他们不敢产生杀害君主的念头。同时,这也是人和飞禽走兽的区别。在自然界中,弱肉强食是一种正常现象。弱小就意味着灭亡,强大就意味着生存。也正是因为如此,动物界中首领的位置总是不安稳的。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礼制,那么这个国家的君主也将面临动物界首领要时刻面临的危险。如果大王让群臣不遵守礼制,如此下去,一些臣子待羽翼丰满后便会谋权篡位,大王还如何称王呢?正是因为有了礼制的约束,群臣才会忠于自己的国君,才会断绝犯上的念头。希望大王慎重考虑。”
然而,景公此时对晏子的话置若罔闻,只顾享受美酒。晏子见言语对景公毫无作用,于是决心用行动来证明没有礼制的害处。不久,景公离席,晏子不行礼;景公入座,晏子仍不行礼;景公与群臣碰杯同饮时,晏子一声不吭,不待碰杯便一饮而尽。景公见晏子如此无礼,勃然大怒,拍案问道:“你让我用礼制约束群臣,自己却不顾礼制肆意妄为,这是为何?”
晏子见自己的行为激怒了景公,立即起身行礼,并回答道:“大王是否从我身上看出了没有礼制的危害性?如果大王不能够忍受我的做法,就应该用礼制约束群臣。否则,比这更糟糕的情况也会发生。”
景公体验了没有礼制的危害性后,立即意识到了礼制的重要性。此后,景公按照晏子的建议,在国内推行法制和礼仪,把齐国整顿得更加安稳。公元前500年,晏子病逝。
智勇双全的蔺相如
蔺相如(公元前329——前259年),赵国人,官至赵国上卿。赵惠文王在位时,蔺相如起初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有一天,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给赵王送去了一封书函。秦昭王表示,愿意用秦国的十五个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看完书函后,立即与众大臣商讨。大臣们有一致看法:如果把和氏璧献给秦国,秦王得到璧后恐怕不会实现承诺,赵国就会白白受欺负;如果不把和氏璧献给秦国,又怕秦国起兵进犯赵国。考虑到这两个方面,赵惠文王和众大臣感到进退不得。当务之急,需要找一个能够出使秦国的人。
这时候,宦者令缪贤进言:“我的门客蔺相如是个合适的人选。”赵惠文王问:“你凭什么这样认为呢?”缪贤回答道:“我原来犯下过错,曾经私下打算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制止了我,他对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与燕王在两国边境上相会,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并对我说希望和我结交为朋友。因此,我认为燕王会接纳我,我才打算去燕国的。’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以前你得到了赵王的宠信,所以燕王想与你交好。如今你从赵国逃走投奔燕国,燕国畏惧赵国,燕王一定不敢留你,而且会把你绑起来送回赵国。你不如肉袒负荆,向赵王请罪,说不准还能侥幸被赦免罪过。’我听了他的建议,大王也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个勇士,而且有智谋,可以出使秦国。”
于是,赵惠文王召来蔺相如问道:“秦王请求用十五个城池来换取寡人的和氏璧,能不能把璧给他呢?”蔺相如答道:“如今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秦王的请求。”赵惠文王又问:“如果秦王得到了寡人的璧而不给寡人城池,这该怎么办呢?”蔺相如答道:“秦国用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答应秦国的请求后,如果秦国不守承诺而不给赵国城池,理亏在秦国。权衡这两个策略,宁愿让秦国理亏。”赵惠文王继续问道:“谁可以担当出使的任务呢?”蔺相如答道:“大王一定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臣愿意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如果秦国将城池划给赵国,璧将留在秦国;如果城池未被划入赵国领土,臣一定会完璧归赵。”于是,赵惠文王派遣蔺相如带璧西入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后,秦昭王在章台接见他。他把璧献给秦昭王后,秦昭王非常高兴,于是令侍臣把璧依次传给在场的妃子以及大臣们欣赏。众大臣看完璧后,都高呼万岁。蔺相如见秦昭王根本无意给赵国城池,于是上前说道:“璧上有一点瑕疵,我想指给大王看。”于是,秦昭王将璧还给蔺相如。蔺相如接过璧后立即靠在宫柱旁,顿时怒发冲冠,对秦昭王大声说道:“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带给赵王书函。赵王召来群臣商议,群臣都说‘秦国贪婪,凭借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套得和氏璧,恐怕难以得到城池’,商量着不把璧给秦国。平民百姓在交往的时候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一个大国!再说,因为一块璧得罪强大的秦国是不合适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日,令大臣在宫中挨个传送璧和书函。这是为了什么呢?通过培养敬意来树立大国的威严。如今我到了秦国,大王竟然在楼台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大王得璧后,将璧在妃子和大臣间传看,以此来戏弄我。我见大王无意用城池来偿还赵王,所以将璧取了回来。如果大王把我逼急了,我就把这块璧和我的头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蔺相如说完后,拿着璧斜看着柱子,随时准备撞上去。秦昭王害怕他把璧弄坏,于是向他道歉,并用隆重的礼节接待他。随后,秦昭王召来掌管土地的官吏,在地图上指出了要划分给赵国的十五个城池。蔺相如考虑到秦王可能会以此作为欺诈来骗取和氏璧,于是对秦昭王说:“和氏璧是天下稀有的宝物,赵王因为害怕才不敢不献。赵王在派我前来送璧前曾斋戒五日,大王也应该斋戒五日,安排最隆重的礼节,然后我才敢把璧献上。”秦王反复琢磨,难以从蔺相如手中强行夺走和氏璧,于是同意斋戒五日,把蔺相如安排在豪华的屋子里居住。蔺相如考虑到秦王即使进行了斋戒,也一定不会偿还赵国城池的,于是令随从打扮成百姓模样,揣着和氏璧回赵国。随从从小路回到赵国后,按照蔺相如的嘱咐把璧还给了赵王。
秦昭王斋戒五日后,按照蔺相如的要求,安排了最隆重的九宾之礼,然后再去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缪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还没有一个能够按照规章协议办事的。我的确很担心被大王欺骗而有负赵国所托,所以让人把璧带回了赵国。不过,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只要随便派一个普通的使者出使赵国,赵王就会把璧捧来献给大王。只要秦国先割十五个城池给赵国,赵国怎么敢把璧留在国内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自己犯下了欺骗大王的死罪,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是希望大王能够与群臣仔细商议。”秦王与群臣相视后,都感到受到了蔺相如的嘲弄。正当左右有人要把蔺相如拉出去处治时,秦昭王说道:“如今,即使杀了蔺相如,还是得不到璧,而且会断绝秦赵两国的交往,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安全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璧欺骗秦国吗?”于是,秦王令人将蔺相如带入宫中,然后以礼相待,并让其返回赵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惠文王以他未使赵国受辱为由,提拔蔺相如为上大夫。后来,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把璧献给秦国。
秦国没有得到和氏璧,不久就起兵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的石城;次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了赵军两万人。
战后,秦昭王派使者出使赵国,与赵惠文王约定在西河外的渑池相会,商定和解方案。赵惠文王害怕秦国,不打算去渑池。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都说道:“如果大王不去的话,不仅显示了赵国的弱小,而且显示了赵国的胆怯。”于是,赵惠文王按约定日期出发,蔺相如陪同前往。廉颇将他们送到赵国边境后,与赵惠文王诀别说:“大王这一去,估计会在三十天内返回;如果超过三十日,大王仍然没有返回的话,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从而破灭秦国对我国的觊觎。赵惠文王答应廉颇后,与秦昭王在渑池相见。
见面后,先是饮酒。秦昭王饮得正酣之际,对赵惠文王说:“寡人私下听说赵王擅长音乐,请为大家鼓鼓瑟吧。”赵惠文王无奈,只好鼓瑟。接着,秦国御史上前记载道“某年月日,秦王和赵王在一起饮酒,令赵王鼓瑟”。蔺相如随后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乐,请秦王捧着瓦盆演奏一曲,以便相互娱乐。”秦昭王大怒,不答应。蔺相如拿着瓦盆走上前去,跪请秦昭王演奏,但他还是不愿意击打瓦盆。蔺相如说:“五步之内,请允许我颈中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昭王的随从们见他要与秦昭王同归于尽,于是举步向前。蔺相如睁大双眼呵斥他们,这些随从顿时吓得退了回去。秦昭王无奈,很不高兴地击打了一下瓦盆。蔺相如召来赵国御史记载道:“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打瓦盆。”秦国群臣说:“请赵国拿出十五个城池为秦王贺寿。”蔺相如回敬说:“请秦国拿出咸阳城为赵王贺寿。”一直到喝完酒后,秦昭王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蔺相如在渑池会盟中立了大功,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早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将廉颇大败齐军,被封为上卿。见蔺相如这么迅速地被提拔为上卿,并且官位还在自己之上,廉颇有所不服。
廉颇说:“我是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是动了动嘴巴就位居我上,况且他出生卑贱。我感到羞耻。”说完此话后,他扬言说:“以后我见到蔺相如时,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说后处处躲着廉颇,尽量避免与他接触。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便称病不朝;在路上远远望见廉颇时,他会立即调转马头,不让廉颇看到自己。舍人以为他害怕廉颇,并以跟随在他左右为耻,多有离去之意。蔺相如劝阻他们,并问道:“在你们看来,廉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舍人回答:“廉将军当然比不上秦王。”蔺相如接着说:“秦王那么威风,而我公然在秦宫大声呵斥他,羞辱他的臣子。相如虽然不才,难道单单怕廉将军一人吗?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是因为相如和廉将军二人同在效忠赵国。两虎相斗很难两全,秦国便有机可乘。相如之所以要处处躲着廉将军,就是不想因我们的个人恩怨而使国家蒙受灾难。”廉颇从旁人口中听说了这番话后顿感惭愧,于是肉袒负荆,去蔺相如府上谢罪。此后,二人成为了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