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穆公的引导下,由余参观了华丽的宫殿,见识了丰富的财富。接着,由余对秦穆公说:“我觉得如果让各路鬼神去做这些事,就已经显得劳神了,更何况这是用人力达到的,更是劳民伤财啊。”秦穆公觉得他的见解很奇怪,便反问道:“在中原各国,大家都用诗书、礼乐和法度来治理国家,即便是这样,还会有叛乱。你们这些西边的蛮夷之国连这些治国方法都没有,怎样治理好国家呢?这个难度不是应该更大吗?”
由余笑了笑,回答道:“大王的这些治国之道,正是中原国家叛乱的罪魁祸首。上古圣人黄帝开创这些礼法制度后,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但也只能使国家达到小治而已。而后世的君王则将这些礼法抛诸脑后,日复一日地骄奢淫逸。他们用严刑酷法来压制臣民,让他们臣服。君王不施行仁义,臣民便更加贫苦,怨声载道。因此,臣民就会反抗君王。这样上下相争,使得积怨加深,最终落得上下相残的悲惨结局。而我们夷狄就不会这样,在那里,君王用恩德之心来对待其臣民,反过来臣民们就会对君王忠心耿耿。这样上下齐心,互相爱护,治国就会变得如同每个人爱护自己一样简单。总之,他们不知道还能用什么其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我想,真正的治国之道就是这样吧。”秦穆公听了由余的这席话后,十分惊讶,开始佩服和欣赏这位来自夷狄的使臣。
在由余出使秦国的这段时间里,秦穆公曾询问内史廖:“我听人说,如果邻国有个圣贤的人,对其对立国家来说将会是一种忧患。如今,我发现由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才,这对我国来说是个祸害。我该怎么做才能消除这个忧患呢?”内史廖回答道:“戎地是个既偏僻又闭塞的地方,戎王肯定不曾享受过我们中原国家的迷人声乐。您可以送给他一些美女和声乐,改变他的心志,让他变成酒色之徒;同时,您代替由余向戎王提出延期返回的请求,从而达到疏远他们君臣之间关系的目的。之后,您就把由余扣留在秦国,不让他回去。他的归期一旦耽误了,戎王必定会对他产生怀疑。这样,他们君臣之间一旦出现裂痕,由余必然会被您俘获,顺理成章地归顺我们秦国。到那时,沉溺于声色的戎王,必然会疏于朝政,戎国自然也不是秦国的对手了。”秦穆公听后,依此计行事。
随后,秦穆公便邀请由余一同用餐,顺便和他谈论了戎国的有关情况,掌握了戎国的地形和兵力。内史廖遵循秦穆公的命令,把一支乐队赠送给西戎王,这支乐队由十六名秦国美女组成。西戎王非常高兴,事态发展按照内史廖的预测进行着。一年以后,由余从秦国回来,见到西戎王沉迷声色,不理朝政,便多次进谏,戎王置之不理。与此同时,秦穆公多次派人劝说由余归附秦国。由余权衡得失,最终同意入秦。此时,秦穆公用隆重的礼节迎接他的到来,之后从他那里得知攻打西戎的最佳方案。
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了由余的攻伐计策,出兵攻打西戎,大获全胜。此时的秦人拓疆千里,新设属国达十二个之多。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宣扬仁义的宋襄公
公元前651年,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桓公在位时,威名昭著。在齐国称霸的过程中,他是齐桓公的左膀右臂,跟随齐桓公四处征战,是一位英雄人物。
宋襄公即位后,实力并不强大。他宣扬仁义,但难以凭此形成号召力。宋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国众公子争夺皇位,宋襄公帮助逃亡宋国的太子昭即位。此后,他想取代齐国的位置,成为天下盟主,但难以如愿。
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也想像齐桓公那样主持会盟,于是向楚国发出邀请,得到了楚国的回应。公子目夷对他说:“大王,我们是小国,如果也想成为盟主,其他诸侯国一定会猜忌我们的,不如放弃这个计划。”宋襄公执意要主持四方诸侯会盟,目夷叹息说:“一个国家有这么一位欲望强烈的国君,这个国家将要面临灾难了!”果然如此,在这年秋天举办的会盟上,宋襄公被楚成王拘捕,宋国也受到了楚国大军的讨伐。这年冬天,各诸侯再次会盟,宋襄公被释放。
宋襄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夏,宋襄公为增强实力,发兵攻打郑国,结果受到了前来援救郑国的楚成王的讨伐。见楚军前来,宋襄公出战迎敌,目夷劝道:“上天早就不再庇佑商人了(宋国始祖微子为商王帝乙的长子),我们没有什么有利形势,千万不可出战。”宋襄公不听,宋楚两军于这年十一月在泓水开战。
要想作战,楚军必须渡河。目夷见楚军半渡,立即进谏说:“敌我力量悬殊,如果硬碰硬,必然会失败。现在他们正在渡河,正是攻打他们、取得胜利的好时机。”宋襄公却反驳说:“这个时候攻打是不合礼节的,一定不能这么做,等楚军过河。”很快,楚军全部渡河,目夷再次建议说:“现在楚军阵势未定,赶紧攻打吧,要是等他们摆开阵势后再打就晚了,什么机会也没有了!”宋襄公执意不肯,非得等到楚军列阵完毕再打,否则不合礼节。楚军摆好阵势后,以强攻弱,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在作战中,宋襄公受了腿伤。
宋人怨恨宋襄公的迂腐,他却理直气壮地辩解:“既然作为君子,就不能乘人之危。对方的阵势没有摆好,就不能攻打,这是固定的礼节,难道我要违背吗?”目夷难掩悲愤,对人说:“战胜敌人才算立下功劳,只会说一些大道理,一点都不起作用。真要按他说的那样做,我看根本就不用打仗了,直接去当奴隶算了。”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的腿伤复发,不久去世。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他的儿子熊侣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即位三年之久,没有颁布过一条政令,每日寻欢作乐,并下诏说:“有谁敢进谏的话,一律格杀!”大臣伍举实在看不过,冒死闯宫进谏。只见楚庄王抱着两个美女,在歌舞乐人的中间坐着,和众多美女嬉戏玩耍。伍举上前对楚庄王说道:“大王,请允许我进献一个谜语给您。”而后接着说道:“从前有一只鸟,落在了土山之上,整整三年既不飞也不鸣叫,请问大王,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回道:“嗯,三年不起飞,一旦起飞就会冲天而上;三年不鸣叫,一旦鸣叫起来就会气势惊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下去吧。”谁知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不仅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放纵。
大夫苏从非常生气,冒死劝谏。楚庄王问他:“你竟然不听我的诏令?不怕被处死吗?”苏从断然回道:“假如臣舍身能让大王您变得贤明,也算了结了臣多年以来的夙愿。”
楚庄王终于被这些大臣的忠心打动了,不再淫逸,而是积极上朝处理政务。他下令处死了几百个罪人,然后提拔了几百个有才能的臣子,对伍举和苏从委以重任,由他们二人管理政务。同年,楚国灭了庸国。楚庄王六年(公元前608年),楚军打败宋军,缴获五百辆战车。
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以陈国大夫夏征舒杀害陈灵公,讨伐夏征舒为借口,率领诸侯大军征讨陈国。眼看楚庄王气势汹汹而来,陈国上下全都陷入恐慌之中,欲和楚国拼个鱼死网破。
楚庄王见引起了陈人的敌意,派人前去安抚陈国的百姓:“你们别担心,我只是前来诛杀夏征舒罢了,不会伤害你们陈国百姓的。”但是,楚庄王并不守信用,杀了夏征舒以后,不但没有停手,反而借势吞并了陈国,将它划成楚国的县。
群臣纷纷向楚庄王恭贺,只有刚刚出使齐国归来的大夫申叔时(申叔为复姓)没有上前道贺。楚庄王就问他:“申叔时啊,我如今灭了陈国,殿上文武百官都在祝贺我,为何独独有你不做任何表示啊?”申叔时回答道:“有这么一个故事,我想讲给大王听:以前有个人牵着牛,为了抄近路,踩坏了庄稼。田地的主人非常气愤,追过去抢了那人的牛,把它变成自己的。那人抄近路确实不对,可是因此夺了他的牛,是不是也太过分了?如今大王以夏征舒弑君不义为由,征集诸侯军队前去讨伐,人人交口称赞,但是事后您却违反了自己所说的话,贪图陈国的土地,吞并了陈国,被其他国家耻笑,以后还如何号令天下呢?因此,我不能向大王您祝贺。”楚庄王听罢,觉得很有道理,就听从了申叔时的建议,将陈灵公的太子从晋国接了回来,立为陈国国君。
次年,楚庄王围攻郑国,郑国投降,双方结盟。同年,楚庄王打败了晋国。
楚庄王二十年(公元前594年),楚军攻打宋国,晋景公得到宋国的求援请求后,不听伯宗的进谏,执意要管这件事,决定发兵攻打楚国。发兵之前,他先派义士解扬去麻痹楚国,并让他告知宋国静待救援。
不料,解扬被郑人抓获,转手献给了楚国。楚庄王赏赐了解扬,让他以晋国的名义劝宋国投降。解扬起初并不答应,在楚庄王的多次要挟下,登上巢车向宋军喊话。解扬并未按照楚庄王的要求劝降,而是动员宋国将士不要慌乱,一定不要投降,晋军很快就会前来支援的。楚庄王见他如此背信弃义,于是要杀他。解扬并不怕死,高声说道:“国君下了命令,这是信义所在;臣民执行命令,这是信用所在。既然接受了命令,宁死也要执行。”楚庄王问道:“你出尔反尔,背叛了我,信用何在?”解扬讥讽道:“正是答应了您,我才得以执行我国国君的命令呀。”楚庄王气急败坏,令人立即杀掉他。受刑前,解扬对楚军喊道:“身为人臣,就算去死,也要在死之前竭尽忠诚!”解扬的忠诚打动了楚庄王的弟弟们,于是他们为其求情,解扬得到了楚庄王的赦免。
楚军围困宋国五个月,城中宋军穷困至极。至此,楚庄王确立了楚国的霸主地位。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