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沟通代替争执
4203000000035

第35章 内容——不要说让人反感的话

不懂得说话艺术的人,要是他希望被爱,反而会被憎恨;当他们想取悦别人,反而让别人感到厌烦。

由于生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每个人说话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交际时说话应当注意察言观色,对不同的人应当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并且时时注意变换谈话的内容,选择适合对方的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

有很多人都反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做法,认为那是表里不一的人才会做的事,是两面三刀、华而不实的表现。

事实上,只要不是心存恶念,见什么人还真要说不同的话。

试想,如果说话不分对象,对待什么人都用同一种方式或同一种话,那么势必会使程度差异悬殊的人,无法好好地沟通。

有的人性格开朗、豪爽,直言其过或许他也不会在意,如果你说话的时候闪闪躲躲、犹豫不定,必定会引起他的反感,怀疑你为人不实。

如果,对方性格内向,也较为敏感,你的话如果直戳痛处,恐怕又会刺伤他的自尊心。对于这样的人,则宜采含蓄曲折的表达方式,凡事点到为止,由他亲自去体会言中之意,会比较恰当些。

因此,说话是一门学问,是交友时应当注意的事,切不可盲目地以为,朋友只要心真,说什么话无所谓。

其实,“言为心声”,往往你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使朋友产生误会。

此外,言语既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便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缺点,正如一池水可以养活鱼虾,也可以淹死活人一样。

再者,因为语言具有模糊性和意义不确定的特征,有时候很容易引起误会。

一句话可以这么理解,也可以那么理解,如果我们说话不注意,很可能会被人们误解,警觉性不够的人,还可能真以为自己说得很好,忘了解开当中的误会,让友情不断地出现裂痕。

哲学家蒲鲁塔克曾经说:“不懂得说话艺术的人,要是他希望被爱,反而会被憎恨;他们想取悦别人,反而让别人感到厌烦。”

确实如此,在我们的周边,许多人以为自己受人尊敬,其实正是受到耻笑,以为自己是说话高手,却被当成小丑。

他们往往伤害了朋友,娱乐了敌人,毁灭了自己。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犯了说话之时的若干错误。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朋友。与朋友交往时,与其由自己主观地判定他们,倒不如先明白他们对自己的观感,这样对彼此日后的交往,或许会有更良性的发展。

如果你未曾留意别人对自己的观感,往往就会忽视自己惹人讨厌的一面,或是尽做出“用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之类的傻事。

事先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观感,可以设法改正自己的缺失。

如果,虚心检讨自己之后,认为对方的看法有所偏颇,或是某件事错在对方,那么,你大可选择不和他做朋友。

虚心检讨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是结交知心朋友的必备条件。以下列举的是交友的忌讳:

1.逢人光夸耀自己,话题一直绕着自己的琐事打转。

2.一个人口沫横飞说个不停,根本不顾别人喜欢不喜欢听。

3.炫耀自己的头衔、地位、财富和自以为是的“丰功伟绩”。

4.动不动就脱口说出攻击别人的话,还自认为率性耿直。

5.老是板着脸孔,神情严肃地训斥、挖苦别人。

6.喜欢当众嘲弄调侃别人,自认为是幽默大师。

7.炫耀自己的学识,说起话来咬文嚼字,装模作样。

8.言谈过于谦卑虚假,一味唯唯诺诺地附和别人。

9.老是在人前装成一副大好人的模样。

10.总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时常见风转舵。

11.满不在乎地说谎,谎言被拆穿了还一脸无辜的模样。

12.善于逢迎拍马,急于获得上司关爱的眼神。

13.假借诚实作为幌子,满口仁义道德。

14.言谈之间尽说些他人的隐私和八卦话题。

15.偏爱悲伤的话题,老是把气氛弄得沉闷。

16.经常对人抒发内心的牢骚,把别人当成“垃圾桶”。

17.老是背后说别人坏话,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

18.说话太粗鄙下流,一副没受过教育的模样。

19.不管亲疏、地点,举动总是随随便便。

20.忌讳的事情太多,使别人讲话也得小心翼翼。

交朋友靠缘分,做人也不必八面玲珑,但是,假如你生活中的朋友一个个和你疏远,那么,你就必须严肃地扪心自问,彻底检讨自己,在说话的时候,是否犯了以上不该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