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降灵
41896800000269

第269章 专科生级别

宗泽是一名抗金名将,对朝庭忠心耿耿,他率兵与金军英勇作战,无奈大宋朝庭这些年只图安逸,从皇帝到官僚都耽于享乐,军队也缺少严格训练和管理,虽有宗泽等少数能臣武将,难于扭转大局,所以最后还是挡不住金军的强大攻势。京城开封危在旦夕,宋徽宗如丧家之犬,带着一群官吏和三宫六院往南逃窜。宗泽负责断后。不料被金兵包围了。

宗泽身边的军士越战越少,最后剩下没几个人了。他正要拔剑自刎,忽见金兵一阵大乱,有一群穿僧衣的人杀将过来,为首一人向宗泽一抱拳说:“我们来救将军,请随我们走。”这群僧兵十分骁勇,他们杀开一条血路,保护着宗泽等人逃出了包围圈。

杜大保说到这里,问道:“邢小蒙,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你不说我也知道,是让我接上来讲,对吗?”

“既然你知道,那就往下接吧。”

“没问题,你听好了。”我就讲下去——

宗泽十分感激,恭问他们是何方僧人。

为首那人垂泪说:“宗将军可否记得三年前京城失踪的两个公子?”

宗泽一听瞪大眼睛,急问道:“那你是蔡公子,还是童公子?”

那人说:“我就是童元。蔡广不在这里,他在五台山。”说着把他们当年突然失踪的内情,讲给宗泽听。

原来当年童元和蔡广在国子监读书,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经常交流对朝政的看法。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觉得现在的皇帝腐败无能,群臣都明争暗斗,争权夺利。按照这样的趋势,这个朝庭迟早要崩溃。刚好童贯又在皇帝面前出主意,要群臣的儿子参加考试,以决高下。童元明白这是父亲的诡计,无非要打压蔡家,炫耀童家。但蔡广虽不爱读书,却喜欢习武,有一身好武功,童元也跟着学了不少,好朋友根本不愿决什么高下。最后他们选择了逃走,出家为僧。

童元对宗泽说:“我选择少林寺,是为了学得更好的功夫。而蔡广去了山西五台山,是他慕杨家将之名,听说杨五将军曾在五台山为僧,他希望在那里学到杨家枪。我们都为了学得好本领,将来能为国出力。”

原来是这样啊。宗泽听了十分感动。当初两位公子失踪,京城上下议论纷纷,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甚至怀疑他们落草为寇了。没想到他们胸怀大志,年少就看穿了国家前程。如今的一切,被他们言中了,国家已是危若累卵。

宗泽抱拳施礼说:“童公子深明大义,你救了我,我愿意陪你去见皇帝,保举你做统帅,率兵救国。”

童元却摆摆手说:“宗将军看重我了,我只有18岁,没有经历过战火,比不上你们这些良将有经验。我还是继续当我的和尚吧。这次我等僧人不能再回少林,就去投奔五台山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再会吧。”

说着与众僧人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宗泽回到了江南,面见了徽宗,也见到了蔡京和童贯。他把童元之话转述了一遍。得知童元和蔡广这番经历,童贯和蔡京吃惊不已,喜忧参半。

此时童贯猛然想到了那首诗,恍然大悟,原来诗的第一字联起来,正是“少林出家”。当时他怎么没看出来呢。可是现在什么都晚了,想想还是两个孩子聪明,看得那么远。他们出家为僧,这责任在谁身上呢?……再后来,徽宗让位给钦宗。钦宗早就恨蔡童两个乱贼臣子。蔡京和童贯走了败运,一个被贬外放,一个被处死。而另一个抗金名将横空出世,就是岳飞。当岳飞在战场上与金兵强力抗击时,有两个年轻僧人加入岳家军,这就是蔡广与童元。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一往无前……我讲到这里,说道:“杜大保,我讲完了,对还是不对,您老说句话吧。”

杜大保气哼哼,又一脚踢飞一块石头,终于大骂道:“为什么你麻皮的这么鬼,我说的故事一个个都被你接上来了?我就不信你有先知先觉。”

“我有没有先知先觉不重要,重要的是,凡是你出的题我都答上来,而我出的题,你未必就答得上来。所以嘛,在文斗这一块,你不是我的对手哇。”我得意地嘲笑他。

他恼怒地冲到我面前,但没有扬起手,又后退了几步,明显是忍住了没有动手,然后说道:“我出的题目你都答得上来,我就不信你出的题目我就答不上来。”

“这么说你还想试试?”

“当然还要试。”

“你是让我再出题吗?”

“出题,必须出。”

“好吧,那我就出个容易点的,希望你能答得上来。”

“容易点?容易到什么程度?”

“大概,也许,三年级学生能答得上。”

“呸,这算什么题目。我不听。”

“那你要听难度是什么级别的?”

“大学生级别的。”

我毅然否定:“不行,如果我出一个大学生才能回答上来的题目,那就太不公平了,因为你杜大保根本没有读大学,你连考都没考上,怎么可以回答只有大学生才够格的题目呢。”

他似乎觉得我的话有些道理,就改口说道:“既然这样,那你出个专科生就能答的题,不要大学生级别。”

“那我出题了,你不要答不出来就说我出的是大学生题啊,我先声明是出的专科生题。”

“别那么多废话,你讲出来我才知道是什么程度。”他焦躁地催促。实则上他一点底气也没有。因为刚才他有多题已经答不上来。

“你听好噜!”我提醒道。

“慢着!”他又叫停了,“你讲的是什么时代的?”

“你心里有数吗?”

“我猜你想讲一个当代的吧?”

“哈,很遗憾,你没有蒙对,我要讲的是一个清代故事。”

“清代?哪一代的?”

“乾隆年间。”

他迟疑了一下说道:“好吧,我对乾隆时代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至少我看了多集乾隆的电视剧了,你就不要蒙我。”

“晕,你看了几集电视剧,就以为对乾隆王朝史相当了解了?”

“至少有了点临场的感觉吧,不会张冠李戴。”

“好好,那我还是讲起来,希望你不要张冠李戴。”

我就讲述开了——

清朝乾隆年间,葫芦庄王腊的母亲得了病,却没钱医治。急得王腊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向庄主史员外求助。

史员外一向吝啬,一般不会借钱给人,王腊也是硬着头皮去试试。没想到,史员外听了王腊的诉说,爽快地说:“我可以给你银子,不用还了,但你得做一件事,把庄外寺庙里的一具尸体背进山里,挖个坑埋掉。”

“尸体?什么尸体?”王腊问道。

史员外说,是一个香客,借住在寺庙里,却突然得病死了。

王腊有点茫然,寺庙里不是有和尚吗?他们怎么不肯动手?史员外叹口气说:“跟你实说了吧,这个香客得的是霍乱,寺里的两个和尚吓跑了。我本来也可以不管,但此寺离我们庄很近,尸体放着对咱们庄总有影响,所以我私人出钱找人去埋。”

王腊顿时吓一跳,这霍乱可不是一般的病,万一自己传染上不就完了?他很犹豫。可是想想自己的娘病得很重,他必须尽快弄到钱请医生。最后,他一咬牙答应下来。

寺庙离庄有三里路。王腊回家拿了一把铁锹,就匆匆赶去。进了寺门,里面没有一点动静,两个和尚无影无踪。他进到一间小屋里,果然看到床上躺着一个死人。

王腊得先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发现,死者虽然脸色如灰,但轮廓很年轻,可以想象活着时很英俊。那衣服虽不华丽,倒也挺整洁。也许是个落魄书生吧。王腊不由对死者产生了同情,心里想,不管你从哪里来的,反正是客死异乡,身边连个亲人也没有,也太可怜了。他叹息一番上去动手,一动却发现,这个死尸根本没有硬,就像刚咽气一样。

这有点怪了,此人死了一个时辰,怎么不僵硬呢?

但王腊顾不得那么多了,将死尸往身上一背,朝山里走去。来到一个坡下,他放下尸体,就开始挖坑。正挖着,突然听到有人哼了一下,声音好像来自那个死尸。他凝神一看,那个死尸竟然动了动。

啊,是不是诈尸了?王腊吓了一大跳。等了一会,尸体又抽动一下,嘴里发出轻轻的哼声。

王腊不是胆小之人,马上想到,这个人并非真死,或者是要死而没有死净。他伸手一探鼻息,确实有轻微的呼吸。王腊连忙叫道:“喂喂,你还活着吗?”

可死尸并没有回答。王腊决定摸摸他的胸口,看有没有心跳。

然而,当他把手伸进死者的衣襟,却像被火烫一下,嗖地抽了回来。

天哪,这怎么是一个女人?

此人衣饰是男人的,外表根本看不出女人,但王腊的手伸进去,明明白白摸出是女人。

是女扮男装啊。王腊愣了愣,大声喊道:“姑娘,姑娘,你醒醒。”可是这人并没有回应。看来虽没死,却也没有苏醒。

这一下王腊为难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史员外叫他来埋掉一个死人,这人竟没有死,还有气。而且还是一个年轻的女子。

现在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埋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