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代琅华照寒烟
4175500000030

第30章 一生何不通透:急流勇退是归路

急流勇退是归路

呜呼哀哉,士之不遇,混沌不开,花草蒙羞,虫鱼见弃,乡党见欺,妻子相离。

呜呼哀哉,士也迷罔,下积尘土,上负清霜,目陷泪横,潦癳体羸。

呜呼哀哉,士之不遇,屈子怀沙,贾生殇愁,陈王见弃,安石东谪。

《士不遇赋》序董仲舒

董仲舒的这个序做得满腹委屈,陈词激昂,大有受了天大冤枉的架势和要追随屈原先人跳江以示清白的气魄。董仲舒是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创新性改变的人,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得儒学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而且也正因为如此,他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他提出的三纲五常成为当时的官方哲学,一直延续到了今日,并且经学研究也因为董仲舒的大力推崇而在汉代盛行起来。这样看来,董仲舒怎么都不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人,但结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看,他又确实有着自己内心的不痛快。所以,如果要为汉代的文人评出一个最具争议人物的榜单来,那么董仲舒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凭滚滚之长江兮,以吊先生。望东海之汤汤兮,登竭石而泪枯。空斜风之悲戚兮,乱囹萋之草木。临飒飒之萧风兮,立奇石以穷目。玄黄乎其天地兮,何颠倒之于世?沮三岁之食贫兮,悲七岁之离愁。斯非行之不逮兮,终日月其德流。

《士不遇赋》节选董仲舒

立于长江边上吊唁屈原,董仲舒认为自己和屈原一样难遇贤主,故而登碣石洒泪,望向江水滔滔的流逝,独自悲嗟哀叹,恨不得将天地间所有可以形容哀苦的词语都拿来用。草木凄惶,秋风萧瑟,独自一人站立在石头上,犹如天地间的一个孤独个体,这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完全颠覆。悲伤逆流而下,将他湮没其中,唯一永恒沉静的,便是头顶的日月更替,岁月流转。董仲舒的行文豁达令人折服,但他文中所述却是充满了阴郁和不可抗拒的悲剧色彩,令人无法不动容。

对于像董仲舒这样的传统士人来说,盛世不遇是他们最为尴尬的事情。董仲舒经历了汉朝最为辉煌的两个时期,一为文景之治,二为汉武盛世,可以说他选择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完成他一生的过渡,但是这个盛世却并没有让他顺利地完成他的理想和抱负。每当文人遭逢挫折时,他们或退而自省,或愤世嫉俗。

在汉朝,董仲舒就可以称为这方面的代表,除了司马迁,只怕他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文人士大夫。对于董仲舒的不遇,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董仲舒《士不遇赋》“虽为粹然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狭之意尽矣”,一语道破了这位西汉鸿儒的内心隐痛,对他的不遇做了十分精准的解释。

“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董仲舒留给后世的一句名言,从话语中可以看出这位儒士明白形象需要建设,然而对这个形象的巩固则需要一根十分具有威慑力的鞭子,汉武帝就是被董仲舒选中的鞭子。大有作为的儒士,他们通常比埋头学术的儒士更勤奋、更刻苦,因为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董仲舒的一生著作等身,各类学术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这也令他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从此被任命为江都王相,董仲舒就此踏上了他的官道。

然而这个儒士虽然对学术精通,官场上如何和帝王打交道,想来他是不清楚的。虽然汉武帝欣赏董仲舒所提出的独尊儒士,但那是因为这样可以巩固自身的权力统治,除此之外,想来董仲舒这个儒士和作为政治家的汉武帝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共同语言。

因为政治家往往是不受礼教约束的,他们天马行空,肆意改革,因为那样,他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这样,便可以理解董仲舒因何感慨盛世不遇了,这不是时代的问题,而是在那种专制王权的统治下,一切文人士大夫正常的感叹欷歔。

彼桀纣之涽涽兮,弃三贤以幽昧。以彼八百之强盛兮,尚慕群芳以扶周。何诸侯之昌被兮,除椒兰以险隘。既安之于四海兮,去众芳以霸世。鸾凤轩翔之踟躇兮,乌雀啾啾于庙堂。鸾兮叹,凤兮沮,草木零落兮枝相獠。虬兮吟,螭兮去。四海汤汤兮不复还。

《士不遇赋》节选董仲舒

这篇《士不遇赋》是董仲舒晚年所写,从赋词中可以感受到董仲舒洞悉官场,看透人世的悲凉和豁达,他感慨道:虽然四海之内皆为王土,但却因为真理难以存在,而让他感到安身之难,庙堂之高,无法祈盼,但愿放之四海,自由地离去,才是最好的结局。就好像草木的零落一样自然,董仲舒希望自己可以天涯海角,一去不复还。

时光的流失对董仲舒来说过于缓慢了一些,他在这缓慢流淌的时光中感到有些惶恐不安,他委屈地去顺从别人,却依然要遭到打击,他不知道何时才能过上自己无拘无束的生活。或许对董仲舒来说,只有躲在房里闭门造学问,才是后半生最好的出路。

这是董仲舒在赋词中的感慨和愿望,而事实上,之后的董仲舒也的确退隐归田,过起了钻研学术的生活。令董仲舒急流勇退的便是他遭人陷害,几乎死于牢狱之中。

在汉武帝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35年的时候,汉高祖的陵园突然发生了火灾,对于这场火灾,懂得阴阳之术的董仲舒认为是汉武帝不仁慈,引得上天暴怒,所以降下大火以示警戒。董仲舒将他的观点写成了奏折,不过在他还没有考虑好要不要将奏折递交的时候,一个嫉妒他的同僚却偷偷地将奏折偷出来递给了汉武帝,并且诬赖董仲舒为人奸诈。

这份奏折令汉武帝大为动怒,他将董仲舒投入牢中,还几次要将他处死,后来幸亏得到援助,董仲舒才幸免于难,出了牢狱。

经过了这场灾难,董仲舒明白了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他现在虽然如日中天,但世上最难测试帝王心,伴君如伴虎,与其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不如趁现在功成名就及早退出,这样也可以保住晚节。

果然,在董仲舒退隐之后,虽然他安心做学问,但汉武帝一遇到事情还是会找人去向他请教,对其十分尊敬。试想一下,如果董仲舒还是继续在浑浊的官场,他又怎么会拥有自在的晚年生活和清闲的心境呢?

董仲舒是一个好儒士,他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官员,对于荣誉的渴求,令董仲舒的前半生充满了传奇,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董仲舒明白了没有永远的强者,尤其是他独尊儒术的做法令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认为他是封建刽子手,不论如何,一个人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董仲舒也明白要想全身而退,便要在风口浪尖时抽身而去,所以,董仲舒的一个转身,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

其实,历史人物的孰是孰非远不是一两句就能够说得清楚的,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过去的种种观念也在随着变化,对于董仲舒的是是非非也是任凭后人来说的。

104年,董仲舒因病去世,葬于长安的西郊地区,有一次汉武帝路过时,特意下马步行到他的墓前,以表示对这位老臣的敬意。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便称董仲舒的陵墓为“下马陵”。

也只有像董仲舒这样,把封建统治者的心理,还有那些操纵权欲的奥秘都琢磨得通透的人,才能在那片遥远而又严肃的土地上进退自如身姿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