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代琅华照寒烟
4175500000029

第29章 一生何不通透:从容淡定,才女的撒手锏

从容淡定,才女的撒手锏

有的女子温润如玉,有的女子憨厚朴质,有的女子蕙质兰心,有的女子冰雪聪明,但有一个女子,她深明大义,学识渊博,晓以大义,鞠躬尽瘁,以女儿之身成就男子伟业,她就是东汉女子——班昭。

班昭名姬,字惠班,是班固的妹妹。或许是因为耳濡目染的缘故,班昭成了当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历史学家,辅助班固完成《汉书》最后的收尾工作,完成了这部历史上的巨著鸿篇。汉朝人都很敬仰班昭,这名女子虽是巾帼,却丝毫不让须眉,至今还有记载写道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就是以班昭的名字来命名的。可见班昭在历史上有着多大的影响力。

班氏家族学识渊博,枝繁叶茂,是汉朝当时有名的诗礼之家,富裕显贵,人才辈出,但这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班昭的哥哥班超出使西域,治理边疆,离开家园一走就是三十年之久,希望落叶归根的班超写信给朝廷,希望可以体恤他的一腔爱国热情,让他回国,却无人理会。班昭听闻后,给皇帝上书一封,为她的哥哥求情,字字血泪,令汉和帝读后为之动容,后将班超接回中原。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候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乞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猝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急。

《班昭上书》班昭

这是《班昭上书》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班昭的才情非常之了得。虽然班超回来不久后就病逝了,但班昭为兄求情一事还是流传了下来。一流的才女即使历经岁月变迁,她与生俱来的气质也会像檀香木的香味那样经久不衰。亲人的离去对班昭来说是个打击,班固死于牢狱之中,班超死于忧郁之中,对于班昭来说,世间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座难以负荷的大山一样让她无法喘息。

但谁又能想到,这个弱女子凭着柔弱的身躯,在历史上写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篇章。和大多数出身高贵的女子不同,班昭虽然养尊处优,但从来就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在嫁人后就相夫教子的简单妇人。在班昭十四岁出嫁之后,她就从没放弃过对学问和历史的钻研,以至于后来她的才情被汉和帝知晓,让她编著史书。

班昭在班固死后接过未完成的《汉书》,这个举动可以看出班昭的不凡素质。果然,班昭没有辜负班固的期望,她收集史料,将缺掉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补充完整,最后,虽然艰难,但最终还是将《汉书》编著完成,而且她丝毫不邀功,在完成的《汉书》后依然标上班固的名字。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班昭所写的一本书《女诫》,里面包括七部分内容: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这是一本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但没有料到的是,这本书竟然会被一些世家争相传抄,后来竟然风行全国,成为闺中之女必读的一本书。而这本书中所讲的正是教导女子如何在这个男权的社会里,躲在男性背后,牺牲自己使这个男权社会运作得更加灵活。

班昭可以说是古代女子道德的典范人物,她恪守妇道,而且凡事都从不抱怨。班昭是否信仰上天,后世已经不得而知,不过从她的为人处世、行文走笔可以看出,班昭应该是相信的。起码她从不怀疑自己作为一个女人为何就应当承担世间一切的不幸。

当然,幸与不幸都是因人而异的,班昭后半生参与政事,太后有什么事情都会与她商量,而她也是淡然处之,从不会有过激的言论,也正是如此,班昭善始善终,死后还被邓太后祭奠。班昭可谓是生得其所,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史学的研究,而自己也在历史中得到了公允的认可。但仔细想来,这样一个处处都能成为楷模的女人,内心深处又是如何呢?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东征赋》班昭

当一个人很出色的时候,她就和别人不再一样了,至此也就会陷入孤独之中,班昭的孤独便是她身为女子,却比许多的男子还要强百倍。这令她虽然占据在巅峰之上,却又必须要忍受着凛冽的寒风而面带微笑。班昭深思熟虑,才思敏捷,人们为她所折服,但最终,她也只是一个女人。在班昭的内心,定然还有一捧清泉,脆弱清澈。

当那捧清泉被捧出时,班昭才发现,原来自己竟然如此脆弱,究竟是该听从天命的安排,还是走自己的路,一向冷静的班昭也会在夜深的时候,心生困惑。她随同儿子一起起程,来到新的居所,但却充满悲伤的情怀,天亮还是无法入睡,明明知道内心的矛盾,却还是无力与命运抗争,无法出生于上古时代,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无法寻求捷径,那只能顺其自然,从京城消失,让高傲的灵魂四处游荡。

所以,这一篇《东征赋》虽然文辞斐然,但却已然透露出班昭当时疲惫的心理,不再年轻的她,就如同不再坚持的信念一样,令人担忧。

如果说一个女人的坚强来源于她对外界的幻想,那么班昭那时的幻想已经被层层地拨开,令人觉得忧伤。于是,一首《东征赋》也是做得几分忧伤,几分惆然。透过书简,似乎还能读到淡淡的无奈。

这篇赋四句一转,曲尽其意,文辞典雅,颇具情韵。这是班昭和儿子路过陈留时写的汉赋,效仿她的父亲班彪《北征赋》而做,因为她说过:“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

赋词中记录了她从洛阳到陈留的经历,对先哲进行歌颂,又借景抒情。人世间只有美德才能长存,班昭自认为自己的德行昭明,祈求上天垂怜,就算才思不够敏捷,无法达到她父亲的高度,但她仍极力效仿。虽然人间的富贵不能强求,但命运总是公平的,就让自己洁身自好,坚持真理等待命运的转机吧,或许清心寡欲,日后才会从容不迫。

班昭一生无风无浪,但她凭着女性天生的敏锐将生活细节中的点滴都铭记心中。虽然《东征赋》没有班彪所写的《北征赋》那样气势磅礴,但缠绵细腻的情感中,仿佛可以看到班昭内心的苦闷和矛盾,在曲曲折折的字里行间,淡然地流露出来,强自开解而又无可奈何,徘徊往复,而又有古淡的文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看出,班昭内心深处也是非常纤弱的,只是因为她的淡定从容,遮掩了这份女性的特质,所以班昭才会看起来无懈可击。从气质到容貌再到性格,班昭生前生后都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淡雅从容的女子,但谁又能在那淡雅朦胧之后,看清楚真正的班昭又是何种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