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41607200000069

第69章 肝系统疾病,气血畅通病可消

肝为身体内重要的藏血器官,与人体的诸多组织、器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可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饮食愈加不规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肝部疾病,如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和肝有关的器官、系统也跟着出现病变,如视力模糊、阳痿、遗尿等。

肝藏血,指的是肝有藏血、调节血量之功,人体血液生成后,部分被各组织器官利用,另外一部分血流入肝脏等组织贮藏起来,应急时使用,如体力劳动时,四肢的血液较多,脑力劳动时,大脑血流量上升;进餐时,胃肠道血流量上升。不同时间血流量的调节均由肝脏完成。

《黄帝内经》中有云:“肝开窍于目。”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眼睛好,说明他的肝脏一定好,若视力模糊,说明肝血不足,睡觉的过程中闭上眼睛,能够让肝得到充分休息,全身气血回归至肝,因此,看书、看电脑累了时,要闭闭眼睛,让肝得到充分休息。

早起的时候,伸伸懒腰,能够让肝中的血液在全身输布,刚睡醒时不宜吹冷风,否则肝血尚未输布,很容易着凉、感冒。

肝出毛病能够从日常细节中看出,比如,有的患者常常两边肋下隐痛,到医院做检查也检查不出病症,其实就是肝气郁结引发的。两肋为肝经经过之处,气血不足,自然会导致疼痛。有人甚至一直疼到小腹,因为肝经最先经过小腹,之后到两肋,此时可以推按丘墟穴(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和太冲穴(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气血在人体中起濡养之功,没有气血,人就会干枯,婴儿刚出生时拳头紧握,因为孩子气血充沛,人一上年纪,气血逐渐耗尽,就会死亡。手因为有了气血才可以抓东西;脚由于有气血才能走路;肝因为有气血,才可明目,因此才会有“心明眼亮”的说法。

肝气受阻,人容易脾气暴躁,发无明之火;肝失疏泄,早晨起来就会口干口苦,腹泻患者常常吃饭没胃口,因为“下焦无火”,会肾阳虚,没有力量推动化硬,吃什么拉什么。下焦无火会导致遗尿、憋尿,即尿液排泄不出。由于肾精亏虚,会导致肝气外泄,直向上去,因此口干口苦,没胃口。

男女生殖器官的问题直接和肝相关,肝主筋,男性阳痿即属于肝病;肝经是绕生殖器而行的经脉,不但绕男性生殖器官,还绕************,因此生殖器疾病要靠打通经脉来治疗。肝肾同源,肝出现问题就会影响肾,而肾出问题也会影响到肝。

肝胆互为表里,肝胆一脉相承,肝气充足,则胆气旺盛,肝出现问题,一定会影响胆。如,肝气郁结会形成胆结石,肝气受阻会使得胆汁泛滥,进而形成黄疸病。和肝胆相关的疾病都会在眼睛上表现出来,导致白眼球发黄等症。

肝脏和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想要保养肝脏,首先要做的就是补足气血。可以通过按揉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中封穴(位于人体足背侧,足内踝前,商丘穴和解溪穴连线间,胫骨前肌腱内侧凹陷处)、曲泉穴(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行间穴(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来打通肝经气血运行,每次每个穴位按摩20下。

此外,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肝为多气血脏腑,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肝脏健康,因此,养肝需采用一定的食疗方法,比如吃些动物肝脏。

如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经常四处应酬,而应酬少不了吃油腻食物、饮酒的。长期应酬,大量、频繁饮酒,酒精会进入肝脏,通过代谢转化成乙醛,乙醛有毒,大量蓄积会损伤细胞,导致肝细胞出现脂肪病变、坏死,最终导致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酒精肝为平时饮酒吃饭无节制伤及脾胃,导致脾之运化失调,水液也湿毒瘀滞成痰,痰液、湿毒阻滞气之运行,诱发气机不畅,血流变慢,最终诱发肝、脾、肾等脏腑全面失常、衰竭。

酒精肝患者可以适当吃些金钱草砂仁鱼,具体烹调方法为:取金钱草、车前草各60克,砂仁10克,鲤鱼一条,一同放入锅中熬汤,每个星期吃1~2次。其中,鲤鱼性平味甘,能够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金钱草可以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车前草性寒、味甘,可利水通淋、清热明目、清肺化痰;砂仁性辛、温,能够入脾经、肺经、膀胱经、大小肠经,可行气调中、醒脾消食、开胃止呃,将上述食材搭配在一起,能够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缓解酒精肝症状。

还可以熬些葛花山楂皮茶来喝,具体做法:取葛花、山楂各10克,橘皮12克,一同放入锅中熬煮取汁,分成2~3次服用。

不过,食疗虽然有效,但是提醒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患者,要长期坚持食疗之法,同时规范自己的日常饮食,尤其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