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41294600000050

第50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男人是坚强的山,女人是温柔的水。男人坚强,女人脆弱。在公司里,管理者往往也这么看待男女,对待女下属,往往多有照顾,比如,把体力活安排给男下属做,让女下属做一些轻松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安排,大多数时候,男下属也不会有意见,毕竟怜香惜玉之心,广大男士还是有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很多管理者才会渐渐认为,男人承担重活、脏活、苦活、累活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这就走入了一个误区。

假设,男下属的工资待遇比女下属的高,那么,管理者让男下属相应地多承担一些工作量,那也无可厚非。可如果大家的待遇一样,而且管理者经常性地让男下属承担过重的工作任务,那么,时间长了,男下属难免会产生不满情绪: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凭什么受苦受累的总是我?

所以,身为管理者,切不可忽视男下属的心理想法和情绪波动,不要觉得男人都是坚强的,就忽略了关心男下属。要知道,男下属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因此,在你频繁关心女下属,主动对女下属“献殷勤”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男下属表达关怀。

某集团的一名销售员小吴去年刚刚当上爸爸,妻子就变成了全职太太。这样一来,承担家庭所有支出的重担,全落到小吴一个人的身上。用小吴自己的话说:“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想到要赚钱、赚钱、赚钱。连双休日都不敢睡懒觉,每天6点半就起来了。”小吴说,自己算了笔账,就算不吃不喝,全家的刚性支出就已达5500元。每个月2000元的房贷、2500元的奶粉、玩具,加上水电煤、养车费、生活费等,一想到这些,整个人的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得透不过气。现在三十岁刚过,体力也明显感到不如以前,有时候需要熬夜工作,得好几天才能恢复过来。

小吴住的地方距离公司很远,每天晚上到家都得七八点,陪伴宝宝的时间少之又少。看到妻子在家忙碌一天,精神也丝毫不敢放松,而自己作为丈夫,又希望为妻子分担一些育儿工作。但是每天上班的事情就够忙了。集团的王经理把小吴的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集团是外资企业,加班出差是家常便饭。其实这样的工作强度时常让小吴的身体疲惫不堪,作为领导的王经理也十分担心,所以,他尽量不去分配一些出差的工作给小吴。

公司很多员工和小吴有着同样的经历,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王经理觉得男员工同女员工一样,应该得到关怀和关注。于是,他在公司推出“双亲育婴假制度和男性关爱日”,让员工们在保证拿到正常的薪酬的情况下,还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自从他设立了“男性关爱日”以及5天育婴假后,公司的男员工都深受感动。王经理在大会上动情地说:“企业男职工比较多,我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直将男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柱,如果说传统中觉得女职工应该处处受到关爱和呵护,那么今天我就打破传统,让男女职工实现平等,让男职工也享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

当王经理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职工的座席间响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座席间的男职工们瞬间都精神振奋,尤其是小吴,眼中流露出闪闪的泪光。

身为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在关心照顾女下属的同时,如果能兼顾男下属,洞悉他们的心理需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怀,那么,男员工一定会忠于公司,服从你的安排,哪怕偶尔苦点累点,他们也不会有怨言。

众所周知,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是公司的弱势群体,对于那些重体力活,比如,搬办公桌、搬大件的办公器材等,女员工无法胜任,这个可以理解,不必强求女员工去做。但女员工搬不动办公桌,可以帮忙搬几把椅子,搬不动大件的办公器材,可以搬小件的东西。管理者有必要妥善分配任务,尽可能做到服众。

某公司的老板是个地道的“色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特别偏袒女员工。女员工上班迟到了,他说:“女孩子爱睡懒觉,上班迟到几分钟没关系。”女员工下班早退,他说:“女员工要回家照顾孩子,迟到几分钟关系不大,只要工作完成了就可以。”女员工上班吃零食,影响周围同事工作,他却说:“女人天生爱吃零食,上班吃零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别看这些是小事,但带来的影响却很坏。因为女员工破坏了公司的公平,破坏了公司的办公制度。这引起了男同事的极大不满。

退一步说,这些小事不去计较也就算了。还有些事情让男员工们更不能接受,比如,公司规定:女员工不用打扫卫生,公司的卫生工作由男员工负责。男员工非常不满,打扫卫生又不是什么重体力活,女员工同样可以做,凭什么她们可以不打扫卫生?但是老板对此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男性管理者喜欢有意无意地照顾女员工呢?这可能是男人天性中,对女性的怜香惜玉心理使然。男人总认为女人是弱势群体,但是当女人大喊“男女平等”时,管理者怎么不去想一想:女人并非弱势群体呢?

关照女员工是应该的,但要看在什么事情上关照她们,关照她们的出发点应该是把公司氛围搞得更融洽,而不是搞得男同胞们不愉快。尤其是涉及公司制度时,一定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点决不允许动摇,否则,制度的约束力何在?企业公平感何在?

在企业管理中,讲究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管理者在对待老员工和新员工时,要一视同仁。在对待男员工与女员工时,也要一视同仁。切记,不要没有原则地偏袒女员工。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有时候,企业在鱼龙混杂的人才市场中,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人才,招聘到企业之后,精心地培养,把人才培养成优秀的干才、干将、将才,但稍有不慎,这些将才就可能流失。毫无疑问,这对企业是重大的损失。因此,管理者一定要重视留人,千万不要轻易放走团队里的精英。

一位企业老板颇有感慨地说:“人员流动频繁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致命的,这里面的伤痛只有企业老板自己知道。”这绝非危言耸听,我们不妨以史为鉴,看一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怎样灭亡的。

魏国曾十分重视教育,特聘请孔子的弟子子夏为帝师,由此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可惜,有了人才却没有用好,反而对其凌辱迫害,结果人才纷纷出逃,流入别的国家,这直接加速了魏国的衰弱和灭亡。

在魏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人才流失,其中以公孙鞅(商鞅)、孙膑、吴起、范雎等人最为优秀。下面我们就以商鞅为例,看看优秀人才的重要性。

公孙鞅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他原本是公孙痤家的门客,公叔痤临死前,向魏王谏言:“我就要死了,我有个家臣叫公孙鞅,他非常有能力,若魏王信得过我,就让他继承我的位置吧。”魏王虽然敬重公叔痤,但他并没打算听进公叔痤的谏言。公叔痤看出来了,就说:“如果魏王不用他,就杀了他吧。否则,他若被别国所用,必成魏国大患。”魏王应允。

可是魏王并未听从公叔痤的谏言,公孙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就去往秦国。在秦孝公的重用下,公孙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国成为超级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最后,秦国一统天下,魏国自然不能幸免。

身为企业管理者,如果不重用企业内部的优秀人才,无疑是逼走他们。更何况是企业精心培养起来的人才,如果他们得不到重用,或者当他们遇到竞争对手的物质诱惑时,企业没有真诚挽留的态度,他们一样可能离开企业。这对企业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

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总裁哈罗德·杰尼就做得很好,他留住人才的办法很简单,也非常有效,那就是不惜重金、委以重任。他给优秀人才的薪水通常比同行高10%以上。当哈罗德·杰尼发现一位三四十岁、聪明干练、富有激情的优秀人才时,他甚至会给对方15年后才能达到的薪水。哈罗德·杰尼认为,一家公司的老板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舍不得给员工高薪,导致员工对薪水不满而另谋高就。

要想留住人才,管理者一定要拿出真诚的态度,拿出具体的筹码,让人才感受到企业的重视。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企业只有舍得在人才身上投入,才能从人才那里获得更多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