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41293600000063

第63章 “相互退让策略”:高明的销售员总是让客户觉得他赢了

在商场之上,既有共同分享的价值体系,也有相互让步、获得合作的基础。在销售人的业务生涯中,所有大一点的交易的达成,其实都是相互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一方占尽了对方的便宜。如果客户觉得自己在一场交易中吃亏了,他要么选择不会和你再合作,要么就在下次的交易中补偿回来。所以在交易中,一定不要有胜利者的姿态,这是销售人记住的铁律。

如果销售人觉得自己的销售能力很强,在交易成功后要带着客户大肆庆祝的话,那就违背了这个铁律。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交易之后,要很诚恳地跟客户说,自己在这笔交易中,没有获得什么利益,自己回去不知道如何向领导交代,因为交易的条件已经突破了企业交易的底线。这样的话语可以让客户觉得自己能够在和销售人的交易中占据上风,而不是变成冤大头,这对于以后的订单是非常有利的。

在和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无论到什么地步,都不要很爽快地让步,销售人要表现出自己的难处。商业接触就是双方在打牌,看着自己的底牌,也要知道对方的牌,对方打出什么牌,就要有自己的应对方式。商务接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动。

双方的焦点就集中在如何分配已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盈利和损失、任务和责任上。客户得到的越多,企业和销售方得到的越少,双方正好相反。这容易导致一方认为自己是输家,另一方认为自己是赢家,或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输家。

即使销售人在一单生意中赢了,也要表现出一个输家的感觉,在交易后不要表现出一个赢家的感觉,而是恳求他们下次一定要照顾自己一点,为以后的交易留下伏笔。

在市场中,销售人作为供应方,也就是市场的乙方,处于一种被选择的地位,在甲方的客户那里,对双方的交集来说,不是平等的关系。所以在这种关系中,想去获得主导权的难度是很大的,这也不是营销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

在正规的商务活动之外,还存在另一套商务的模式,其实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是我们进入什么行业或者什么企业决定的。比如,宝洁在国内就不可能走这样的路,宝洁虽然做的不是高技术产品,但是他们有着不同的卖法,消费者认可他们的产品,他们的销售人员是靠产品力和品牌力在做市场,这样的销售简洁高效,完全按照市场程序步步推进,攻占市场。

一般的企业不可能像世界顶级企业那样去做事,销售人能够感觉到,自己在客户面前,企业的市场地位其实也决定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在一般的商品交易中,买方具有定价权。在一场交易中,如果买方的态度不真诚,共赢就是一句空话。以往的交易,都是建立在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才会有买卖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感觉。客户觉得很合算,销售人员觉得很赚钱。

在信息对称以后,谈判双方其实都无牌可打,有的只是显而易见的现实。现在商品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恰恰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充分发展以后,价格和产品信息都变得很透明。销售人员在商务谈判中,也从暗中赚客户钱发展到客户完全知道你的底细,然后愿意让你赚钱。客户凭什么愿意让你赚钱,个中原因分成两个:一是企业的产品确实过硬,甚至不可替代;二是销售人员活动能力强,跟客户有了利益输送;或者二者兼有。

有一家专做印刷、包装的企业,专业为国内大型通讯企业提供无纺布袋和手提袋。几年来一直做得顺风顺水,由于市场用量很大,100多名员工三班倒都忙不过来。当然,企业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有个问题,企业客户很单一,就几个大客户,后来最大客户方换了印刷品和广告采购的主管,这个主管是印刷工出身,销售人员老李不得不和他打交道。

在一单采购谈判中,这个主管将这一单物料的损耗成本都算得一清二楚,然后拿着计算器给销售人员老李看,主管问:“你的综合单价成本在这,你想从这一单上赚多少?”

老李一下就懵了,高于成本线都是盈利,但是盈利多少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把握,一单的利润客户都能精算出来,这样的谈判只会让销售人员欲哭无泪。

老李不敢答应如何做,于是回去和企业老板商量,结果两人都相当沮丧,不知道怎么办。在这样的挑战面前,任何策略、任何心理战术都已经无济于事。企业老板于是也准备了一本账,那是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看待价格的问题,绕开了这个印刷主管,直接找到了对方企业的老总,进行交流。对方老总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能够理解之前的价格是合理的。于是他们在会谈以后,在原来的价格上做了一个折扣,这样对方的老总也觉得不错,主管能够顶事,省下了一点钱。企业这块也能够获得利润,虽然降低了一点,但是还有钱可以赚。因为老李和企业老板的冷静,这个单子还是保住了。这样的让步,能够让对方的老板满意,这个事情也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满的结果。

事实上,我们案例中的这个交易模式其实是普遍的业务发展模式。上述案例中主管提出了一个利润很低的价格,但是销售人员无法提价,因为对方总会口口声声说,你已经赚了这么多了。客户那边真正的谈判高手,不会把企业和销售人员逼上梁山,而是通过合作,企业能养活自己,但却很难摆脱他的控制,好比“想活好没那么容易,想死也不可能”。一天又一天,销售人员和企业对他们的依赖一天天加深,最终,你成为了一个为另一家企业打工的企业。这是一个高明的策略,企业的辛苦劳作最后却只能维持生存了。

在和客户进行心理博弈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分冷静,在买方提出降价的要求时,可以用其他让步方式来代替,比如一定范围内的退换货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人力支援等,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下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从买方角度思考,只要在交易中切实获得了更多,那么无论何等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