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41293600000061

第61章 攀比效应:以同类人做比较,激发客户的攀比心理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建立一种独一无二的价值,比如在一定范围内做到第一,成为一种别人羡慕的对象,比如在自己的圈子里唱歌最好听,也是一个值得荣耀的事情。但是这种社交圈中一旦出现一个歌喉可以媲美的人,那么两人之间的暗战就开始了,挑战就开始了。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挑战是无处不在的。人是活在这种或明或暗的社会环境中的,即使那些你认为很高洁的大人物,也不能够免俗。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阴暗的一面,总是会忍不住地和别人比东比西。攀比是客户的一种赶时髦的偏好,即想拥有一种其他消费者已拥有而自己还未有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在销售时,若能准确拿捏客户的攀比心理,就能很好地促进销量的增加。或者说,所有超越功能层面的消费都与攀比心理有关。

十年前是机械表的一个没落期,由于手机本身具备时间记录功能,所以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在自己的手腕上加上一个手表。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外倒了很多机械表厂家,这些厂家本来都具备很强的制造能力。如果活到现在,还特别善于讲故事的话,那么这些企业都会发展得很好。

但是最近几年,手表市场又开始繁荣了,这一次,手表与报时几乎没有什么关联,而是一种显示身份的工具,人们戴着不同的腕表,目的就是向自己周围的圈子中显示自己是一个有范儿、有品味的人。其实这又是手表制造企业联合市场渠道设计的一个超级诡计。它们强调一个男人如果不戴一个表是没有范儿的,于是市场上开始“表哥”满天飞了,市场又重新开始繁荣了。

这些手表品牌强调产品能够帮人获得身份,并且开始逐渐形成一种趋势时,客户就会觉得别人都有了,我也得去搞一个,要不然我就落后于别人了。所以在销售中,商家经过广告和门店销售人描述,让客户意识到,拥有这样一块手表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一件事,是男人必备的装备。只要让客户感到除了自己好像每个人都拥有了似的,就会成功促使顾客产生一种攀比心理,并拥有强烈的购买欲望。

事实上,手表的重新流行就是商家的局,利用了人性爱攀比的弱点,让一个没有功能价值的商品变成一个炫耀身份的新工具。

如何才能够激起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呢,那就是多拿顾客的同类作比较。相对于一般不相关的人来说,与同类人作比较,更容易激发起消费者的攀比心。所以客户在面对某个产品时,如果被告知同类人都拥有,即使这些东西对他并不一定有用,他也会购买,因为有没有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他就会觉得低人一等。这种不甘落伍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消费主义一浪高过一浪的内在动力。

攀比是一个怪圈,具有永不停息的动力。人是一路向上的,一路都会不断地变换社交圈,每一个社交圈都会有不同的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自行车、缝纫机、磁带式录音机都曾是用来炫耀的工具,今天豪宅、游艇、豪车、私人飞机也是用来证明自己在某一个圈层中不甘落伍的信物。企业可以将这个信物思维当成一个策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有攀比的心理。许多人会把这种潜意识的攀比当成自己平日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销售人员若能运用好客户的这种心理,就能刺激其购买的欲望,从而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

男性之间的攀比心态是单一的,对于金钱的欲望,使得拜金成为主要的社会价值,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但是女性的攀比心理是多元的,一切生活元素都可能成为她们的生活攀比元素。除了通过消费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使自己变得更美更时尚外,还会以购买高档次、知名品牌的商品或者购买与众不同的商品来显示自己优越的地位或者其他过人之处。

其实,女性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复杂的,但是也是一种母性心理。心理学者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从某种程度而言,女性在购物时的攀比心理其实也是女性对物质征服欲的释放。对于女性而言,家庭生活是她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女人们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活,她们热爱它。因而,她们在乎别人超过自己的生活,她们像护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并发出潜意识中的保护心理,因而,攀比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手段。难怪当女人们的攀比心理调动起来后,眼神中都会闪烁着强烈的自卫光芒。”

商家想要赚女性消费者的钱,就得针对女性消费者的这种攀比心理,在具体的销售环节适时调动女性的攀比心理。例如看到女性消费者犹豫不决时,可以说“这款商品很实惠,卖得很好”或者“这件商品适合有气质、有品位的女性,您很适合”等这种能够恰当刺激女性消费者敏感的攀比心理的话语。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女性消费者自尊心也很强,在具体的交易中要看准时机,话语要恰当妥帖。

如何利用人们的攀比心理来创造一个市场呢?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秀场,厉害的企业在做好产品功能之外,会把自己的产品变成一个用于客户宣誓自己生活方式优越性的工具。买了就要秀,如果我们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会发现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很好玩的秀场,这个秀场能够激发需求,实际上是消费主义更加疯狂的加速器。

女人们往往对社会或者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和新闻漠不关心,甚至充耳不闻。她们关注的是自己身边的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什么张姐家买了一个空调了,李妹家买了个电脑啊,这些事往往成为她们关注的焦点。她们会想她们买了,我凭什么没有,我还得买个比她们家更高档的呢。没准儿第二天她就会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互联网的消费市场,很容易就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传播开来,制造出一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