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41100900000006

第6章 遇水喝水,遇饭吃饭

据记载,骆驼即使17天不饮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这是因为,骆驼在食物丰富时会吃掉大量食物,并一口气喝下100升的水;而在食物短缺时,它就靠之前“储存”的水分和营养来维持生存。

我们人类虽然不能像骆驼一样,连续十多天不吃不喝,但是也可以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忍饥挨饿”,而忍饥挨饿的条件即为“遇水喝水、遇饭吃饭”的饮食习惯。“遇水喝水、遇饭吃饭”只是通俗的说法,其专业术语是“次发性饮水”与“习得性进食”。

次发性饮水行为是相对于原发性饮水行为而言的。原发性饮水行为是指由于体内缺水、出现口渴感而产生的饮水行为。而次发性饮水行为则是由于预料到机体在未来的时间内将会渴而产生的饮水行为。如果说原发性饮水是人类对渴感的本能反应,那么次发性饮水就是一种经验习得行为。小白鼠的饮水实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小白鼠的饮水实验中,研究人员先给小白鼠喂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结果发现小白鼠当天的饮水量与食物重量相等。当这种饮食规律稳定之后,研究人员就将碳水化合物换成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结果发现,在饭后两个小时后,小白鼠开始不停地喝水。经过统计,小白鼠在当日的饮水量是食物重量的1.47倍。数天以后,小白鼠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在吃过高蛋白食物后会立即饮足所需要的水量。

于是,研究人员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通过经验,小白鼠已经学习到高蛋白食物与即将发生渴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了有渴感预见性的次发性饮水行为。

后来,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员故意破坏了小白鼠的下丘脑外侧区,即摄食中枢。结果发现,小白鼠的原发性饮水行为依旧,但次发性饮水行为却受到了影响。由此,有人认为摄食中枢也可能是次发性饮水的重要脑中枢。

可见,人类喝水,并不都是因为渴感,还可能是预见了渴感。而这也是人们习惯在饭前喝茶、饭中喝汤、饭后喝水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习得性进食”也并非是因饥饿感产生的本能进食行为,而是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来的进食习惯。比如,在农村,干农活的人们早餐吃的不是“包子 粥 鸡蛋”式的“正规早餐”,而是米饭或面条。虽然起床时并不饿,但为了避免干农活时出现饥饿、头晕的感觉,他们还是会在早上吃下本应该是午餐的食物和分量。

除此以外,习得性进食行为还有一种显著的特征,即开始之初并不适应,但通过每日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就会改变饥饿感与饱感的原有周期。这一点,节食减肥的人应该体会最深。

在节食之初,减肥者常常会因每餐吃不饱而感到不舒适。但是2~3个星期以后,就会渐渐习惯于胃不全扩张状态,饱感的标准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即通常说的“饭量会减少”。这时,减肥者吃少量的食物就会感觉到饱,而吃节食前的分量反而会觉得不舒服。

不同于次发性饮水行为,习得性进食行为是由脑高级部位的参与而实现的,其关键部位是与学习机制有关的前额叶皮层。如果一个人的前额叶皮层受到损伤,那么他对上一餐的饮食经验就会遗忘,新的饮食习惯就无法建立。

总之,次发性饮水行为和习得性进食行为并不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本能行为,而是从经验中养成的一种应对未知未来的自我保护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