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开口就赢谈判:12天掌握商务洽谈的96个口才技巧
39775200000033

第33章 正和博弈——唇枪舌剑只为实现双赢(1)

成功的谈判,不是只对一方有利的,而是于双方都有利。这种情况下促成的合作才是愉快的、互惠互利的,才能实现双赢。反过来想,要促成谈判,就应当本着双赢的原则,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与感受。

89.给出利益,才能收获利益

互惠原理认为:当对方给予了我们恩惠或者帮助时,我们往往会产生愧疚心理,有回赠或回报的欲望。生活中,如能有效地运用互惠原理,那就能促成某种目标的实现。这一原理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威力,是因为它能在心理上说服别人。

谈判中,如能适当加以运用,也能有效地达到自己的谈判目的。如,当你主动让出自己的某种利益时,对方心里会有负疚感,为了消除这种负疚感,他往往也会做出相应的让步,如此一来,便能在谈判中达成一致意见,实现双赢的局面。

因此,在商务谈判中,不妨充分运用一下互惠原理,先给出利益。比如,你可以主动跟对方说:“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尽量满足。”在可行的情况下,你也可以明确告诉对方,“对于贵公司所提出的××条件,我们将竭诚满足。”这么说能让你在保证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上赢得对方的信任,让对方看到你的真诚,进而促成谈判的成功。下面这个事例就能说明这一点。

哈恩代表总公司去收购一家小公司,这家小公司的老板开价为3100万美元,哈恩还价为1800万美元。但是,这家小公司的老板是一个非常强硬的谈判者,他不肯做出半点让步,始终坚持要以3100万美元出售自己的公司,并且一分也不会少。

哈恩心里明白,自己还的价是基本价,如果对方稍微让点步,谈判肯定能促成。但事与愿违的是,对方口气非常强硬,完全不肯松口。正因为如此,谈判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迫终止。

后来哈恩想,与其继续僵持下去,不如自己先让一步,先给出一定的利益。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收购方案,重新投入谈判时,他告诉这家小公司的老板说:“我们提出了一些附加条件,它们能给你们带来不错的利益。您先看一下,如果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可以补充,我们会尽力考虑。”

这家小公司的老板一看,发现这些附加条件对自己非常有利。并且,这要比自己竞争对手的公司被收购时的附加条件好得多。这时候,他一改之前的强硬态度,友好地问道:“我很满意这些条件。但我希望还能增加一些。”

“您希望增加什么样的条件?”哈恩见他态度有所缓和,便保持真诚的态度及时问道。

“希望在我们公司被收购之后,我们还能享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这位老板回答说。

“当然,这是肯定的,只要是对总公司形象有益的,对咱们的品牌有益的,你们都可以主动去做,当然,如果其他方面,比如自主决定跟什么样的客户合作,这也是可以的。”哈恩再次表示了自己的诚意。

听到这些,这位老板微笑地说:“能这样的话,那我们很愿意接受贵公司的邀请。我们现在要谈的就是收购价格了。”

“或许您觉得1800万太低了,但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价格,当然,我们是真心希望能促成这场谈判的,所以,如果您觉得1800万太低了,那我也会尽力帮你向总公司再作申请。”哈恩又退让了一步。

这家小公司的老板见哈恩如此坦诚,便不再为难哈恩了,反而爽快地说:“那就按照你们所说的价格吧。”终于,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哈恩不负总公司所托,成功地收购了这家小公司。

哈恩能成功收购这家小公司,方法很简单,就是在谈判中主动给出利益——“我们提出了一些附加条件……如果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可以补充,我们会尽力考虑”“您希望增加什么样的条件”“那我也会尽力帮你向总公司再作申请”,让对方信任自己,让对方心理产生一定的负疚感,进而促成谈判。假如他只是一味地抬高自己的价格以满足对方的要求,那可能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假如他和对方一样强硬,相持不下,那么谈判也就无法促成。可见,给出利益,才能收获利益。本着这样的原则,提出合适的构想,才能促成谈判。

当然,这种给也不是把东西推到对方面前就可以的,还需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智慧,帮你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比如你可以说:“考虑到你们……我们决定给你们一些优惠政策,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你们还有更多的要求,可以及时提出来,我们会尽力帮你们争取到。”

话里话外,都要让对方觉得你是在为他考虑,让他明显看到,你给出的利益是有利的,而且也是向着他们的,这样就更能体现你的诚意,让对方产生更大的愧疚感。

总之,主动给出利益,才能收获利益。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迁就与妥协,比如,假如哈恩说:“您的需求我们都会满足。”也许那家小公司的老板就不会在价格上做出让步,会想,既然如此,那就3100万吧。所以说,在措辞方面一定要尽力委婉,语言伸缩性、模糊性要强。这样才更有机会在做出一定的退让之后促成谈判,实现共赢。

90.站在对方立场,有效实现共赢

谈判时,如果双方都能换位思考,那是最好的。可是,一般情况下,彼此都只会为自己着想,会想着“对方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双方都这么坚持,必然会让谈判陷入僵局当中。这时候,假如有一方能说类似“我们重新核算了一下贵公司的运营成本,考虑到你们的盈利情况,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报价”这样的话,那么僵局可能就会轻而易举地被打破。

任何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谈判者都知道,在谈判的时候决不能太贪心,决不能妄想拿走谈判桌上的最后一分钱。也许你会认为自己获得胜利了,但若是对方感觉你把他打败了,这对于你的长远发展来说并非一定会有好处。

留在谈判桌上的最后一分钱是特别昂贵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要因为它牺牲更多。因此在谈判桌上留下最后一分钱,甚至去主动关心对方的利益,使对方感觉他也是赢家,这样的谈判便可以达到双赢。要做到这一点,商务谈判中措辞就要有为对方着想的倾向。在这方面,我们不妨来学学戴尔·卡耐基。

有一段时间,戴尔·卡耐基每一季度都要租纽约一家饭店的舞厅十天用来举办讲座。后来,这家饭店突然提出要把租金提高两倍的价钱。而这个时候讲座的票都已经发出去了,改变地点是不可能了,但戴尔·卡耐基当然不愿意出这么高的租金,于是便与饭店经理进行谈判。

戴尔·卡耐基说:“听说你们想要提高租金,我感到十分震惊。不过我非常理解你们,因为你们的职责就在于为饭店牟取更多的利益。倘若你一定要提高租金,那么让我们拿来一张纸,把它带给你的好处和坏处都写下来。”

戴尔·卡耐基拿了一张纸过来,在中间画了一条线,左边写着“利”,右边写着“弊”。在利的一边他写上“舞厅,供出租用”,接下去他说:“假如舞厅空闲的话,便可以出租供舞会或是会议使用,这是十分有利的。这些活动给你带来的利润要远远高于租给我举办讲座的收入。”

“那么,让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它的弊端。首先你无法从我这里得到更多的金钱,相反你能获得的只会更少。但其实你正在取消这笔收入,因为我负担不起你提出的价格,而如果你坚持提高租金,我就只好到其他的地方举办讲座了。”

“其次,对你而言还有一个弊处。我举办讲座吸引了许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到你的饭店,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免费广告。你即便是花费五千美元在各大报纸上做广告宣传,也不一定比我的讲座更能吸引人来到这里,这对于你们而言不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吗?”

戴尔·卡耐基写下来这一利两弊交给饭店的经理,说:“希望你能认真思考一下,权衡一下利弊,然后再告诉我你最后做出的决定。”第二天,饭店经理对他说,他答应把租金提高1.5倍,不再是原来的两倍了。

戴尔·卡耐基的每一句话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谈论对方的利益,讨论如何才能有利于对方,最后他不但顺利实现了自己要降低租金的目的,还让对方觉得自己从中也获得了许多利益,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与自己达成协议。在这件事情上,戴尔·卡耐基接受了把租金提高1.5倍,而不是一点都不肯让步,也是在谈判桌上给对方留下了一些东西,这样赢得了谈判最后的成功。

可见,要想有效实现共赢,就应当适当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说话,进而促成谈判。千万不可过于贪心,完全置对方的利益于不顾,言辞之间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

91.阐述清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假设有两个人在荒野里迷路了,此时他们又累又饿,这时,上帝突然出现了,赐给他们一块牛肉。此时这两个人应该怎么做?是都去抢这一块牛肉,争得你死我活?还是一人一半,利益均分呢?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在环境极其恶劣的荒野里,需要两个人相互扶持,齐心协力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所以目光长远的人,会选择把牛肉分给对方,而不会和对方争抢,否则很可能两败俱伤,最后都葬身荒野中。

在商务谈判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每一句都是在和对方争抢同一块牛肉,那么彼此间的对立势必会越来越严重,距离也越来越远,直至谈判破裂,谁也得不到好处。相反,如果我们能向对方阐释清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均沾”的道理,那么便能拉近彼此距离,让氛围和谐起来,谈判也将进行得非常顺利。

据说,希尔顿在建造达拉斯希尔顿饭店时,曾经因为资金不足,被迫停止了施工。

为了顺利施工,希尔顿只好找到他的房地产商——杜德。

杜德听到希尔顿面临的困境之后,只是事不关己地回答了一句:“那只好停工了。”

希尔顿说:“但是这样下去,您的损失比我还大。”

杜德听到自己的利益即将受损,立即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假如我的饭店停工的话,势必会对你的地价造成影响。假如我趁这个机会宣扬一下,我之所以停工了,是因为盖在这里不好,我想另选地点,那你的地皮就会变得不值钱了。因为很少有人会相信我会没有钱……”

杜德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所以你来找我的目的是什么?”

“我有一个互惠互利的方法,就是你出钱帮我把饭店盖好,然后我再花钱向你买。”

杜德疑惑不解,希尔顿解释说:“意思就是说饭店你来盖,再卖给我,我分期付款给你。更重要的是,只要饭店继续盖下去,附近的那些地都有增值的可能,如果我再帮你宣传一下,到时候你一定不会吃亏。”

虽然希尔顿的这种手段有点近乎耍无赖的感觉,但是他说的都是事实,所以杜德只好同意了希尔顿提出的条件。

在上面这个事例中,希尔顿在谈判时始终围绕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说,让对方充分意识到了合作的获益以及不合作的损失,这才在谈判中取得了成功。

试想,如果希尔顿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你必须借钱给我”这个中心说服杜德,说自己多么迫切地需要帮助,说自己会记住这份情谊;而不告诉杜德这样做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又会有什么坏处的话,杜德是绝对不会动心的,相反,他可能会始终保持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谈判中,我们也不妨明确地告诉对方双方合作后,彼此的利益都会增值。而只要真诚地向对方阐释清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就很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促成协议的达成。真诚是一个人难得的品质。有时候,一个人的成败不在其他方面,而在于他是否真诚。日常生活中如此,谈判中更是如此。

92.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实现合作

人际场上,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才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谈判中,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才能达到自己的谈判目的。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表达。

谈判场上,虽然利益是最打动人心的,但如果你拥有“为对方着想”的精神,你也同样能打动对方的心。一旦在感情上拥有共鸣,那么对方也便更乐于接受你的意见了。运用语言与对方进行博弈时,不妨学会这一说话技巧,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促成共赢的局面。如果你还不相信这一说话技巧的威力,那就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格森是位犹太人,他在日本开了一家清酒公司。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公司越办越好,规模也越开越大了。不久,公司又开发了一种新产品。为了扩大新产品的销售规模,格森亲自去做起了推销工作。一次,他遇到一个潜在的大客户龟田,这个客户在日本开了数十家连锁饭店。格森想把自己的新产品推销给他,但是,格森多次上门去拜访都被拒之于千里之外,每次不是被龟田冷漠对待,就是被敷衍了事。

但格森没有放弃,这次,他又去拜访龟田,可是,刚走进龟田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跟他打招呼,就听到龟田冲他喊道:“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跟你说过我对你的酒没兴趣吗?你赶紧走吧,别来烦我。”

龟田这般对格森,格森不但没有扭头就走,反而像老朋友一样关切地问道:“龟田君,你怎么了?每次我来拜访你,都恰巧是你情绪不好的时候,真是不赶巧。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能和我说说吗?”

听完格森的话后,龟田平静了许多,脸上的怒气也消散了不少。过了一会儿,龟田叹了口气,说道:“你猜对了,我最近确实很不顺,我精心培养的几个员工被我的竞争对手给挖走了。就为这个,没把我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