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做事谨小慎微、知深浅、恪守本分的人都是受人欢迎的。他们有很强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会驱使他们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他们又很守规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会做出越权、逾矩的事。相反,那些喜欢越俎代庖、越权做事的人往往被人厌弃。
南宋名将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英雄,然而他却因为越权做事得罪了皇帝。岳飞掌握兵权之后,曾跟当时的皇帝赵构谏言,希望他能设立太子。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王朝,这属于武官干政,干涉皇帝的家事,这是杀头的大罪。虽然碍于岳飞手握兵权,赵构当时没有杀岳飞,但是这件事触痛了赵构的心病,使他在心里对岳飞极为不满,而岳飞后来的惨死和这件事也不无关系。
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的积极,喜欢抢着做事,甚至抢别人的事做。实际上,有些事情原本是别人的本职工作,你若抢着做,就是越位,就是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还会招人嫌弃,让人觉得你有意挑衅。
王琪是一个广告公司的行政助理,因为毕业时间不长,没什么工作经验,她总怕自己被公司解雇。为了讨同事和领导的喜欢,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她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做事也勤快,甚至经常抢别人的事做。不过,这种“勤快”却并没有给她带来想要的结果,好多同事都觉得王琪过于殷勤,并对王琪干涉自己工作的事不满,认为她做事越位,不懂规矩。领导虽然觉得王琪肯吃苦,是个忠诚的员工,但对她做事的不知深浅也颇为不满。
做事不知深浅、缺乏位置感,就很容易做错事、得罪人,丢饭碗。总而言之,聪明人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守规矩,知深浅,守好自己的本分,切忌越位管别人的事。
言之有度,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一个懂得说话的艺术的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交际场,抑或是在情场,都能如鱼得水,步步为“赢”。在说话的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言之有度。一个说话有分寸的人,会根据自己及周围人的身份,根据不同的场合,适当考虑措辞,做到言之有度。他们懂得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怎样说话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
嘴上功夫绝非雕虫小技,不可小觑,它甚至可以决定人一生的成败。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群臣们当仁不让,彼此争功,争论不休,讨论了一年还没有结果。汉高祖刘邦极为赞赏萧何,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力排众议,封萧何为侯,给萧何的封地也最多。群臣心中不服,又不好当面顶撞刘邦,但是都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好不容易封爵授禄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诸位大臣又对各自排位的前后起了争论。刘邦虽然在封侯时已经偏袒过萧何,可是这次谋臣排名次,他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可是诸位大臣意见不一,争论很激烈。许多人都说:“平阳侯曹参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大,曾受伤七十多次,他应当排第一。”刘邦很为难,又想让萧何排第一,又不想拂了诸位大臣的意思,可是诸大臣却看不出刘邦的为难,依然坚持己见。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看出了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曹参虽然有战功,但那只是一时的功劳。皇上和楚霸王对抗5年间经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每次都是萧何从关中派人来填补我军战线上的缺漏。楚军和我军在荥阳对抗好几年,军中时常缺粮,也是靠萧何的帮助,军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还有最重要的是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萧何保全关中,才得以顺利接济皇上,这些都是万世之功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又能有什么影响?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关内侯鄂君的这一番话说到刘邦的心坎里去了,刘邦听后很满意,连连称好,于是下令把萧何排在首位。鄂君也因此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比他应得的多了近一倍。
关内侯鄂君懂得察言观色,并言之有度,所以他得到了刘邦的重用,享尽了荣华富贵。而那些固执迂腐的大臣,说话时不懂得掌握分寸,让刘邦左右为难,心中大为不满,他们的仕途大都不顺,结局悲惨。难道关内侯鄂君真的认可萧何吗?当然不是,他只是懂得君臣之道,懂得摸着皇帝的脉说话。
话说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说话没分寸,一言不慎,就会得罪朋友,引发极为尴尬的局面,进而影响自己的发展。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都快到点了,还有一大半的人没有来,他心里很焦急,便自言自语道:“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怎么一个都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人了!”于是有几位便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这种情况,更着急了,便说:“怎么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却都走了呢?”剩下的一些客人一听,心想:“不该走的走了,那我是该走的喽!”于是又有几个人离开了。
主人感觉莫名其妙,又对着那些刚离开的客人的背影说道:“我又不是说你们!”这话一出口,最后剩下的那些客人心想:“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们了。”于是剩下的客人也起身走了。
说话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即使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别人听了也会很舒服,会增加对你的好感。如果说话没有分寸,对人出言不逊,当着众人的面揭人短处,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就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甚至可能导致和同事关系不好,和朋友之间的友谊维持不下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让自己成为被孤立的“独行侠”。
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说话,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话说好。然而要想事业有成,需要各方面的提高,说话把握分寸就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环。在与人交谈时做到言之有度,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个人的魅力。
说话要知深浅,好话要深入人心
生活中离不开语言表达,做事时更离不开语言交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做事的成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成为最终的赢家。俗话说,和气说话好办事。我们都知道在做事的时候要说好话,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怎么说好话。好话谁都会说,但是能不能把握好说话的深浅尺度,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得深入人心,就不是谁都能行的了。
把好话说到别人心坎上,才能赢得人心,让自己做事的过程更顺遂,进而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获得成功。其实,要想把好话说得深入人心,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难。任何事中都贯穿着很多生活细节,只要稍加留意,了解这些细节背后隐含的寓意,并从中透视对方的兴趣、偏好,然后针对性地说话,就很容易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
这是亚当森工作以来第一次独自去跟客户谈生意。到了客户那里,亚当森被经理秘书介绍给了经理伊斯曼先生。亚当森并没有马上就同伊斯曼谈生意,而是说:“伊斯曼先生,我在等您的时候,仔细观察了您的办公室。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从事室内木工装修,但是却从未见过装修得如此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眼睛一亮,说道:“不是您提醒,我倒要把这事情忘记了。这间办公室是我本人设计的,刚建好时我非常满意,但是忙起来后,已经过去好几周了,我都一直无暇仔细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一摸,说道:“这应该是英国橡木吧?意大利的橡木没有这么好的质地。”
“是的,”伊斯曼高兴地走到亚当森跟前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我有一位专门研究橡木的朋友,是他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伊斯曼心情好极了,他极富热情地带着亚当森仔细参观起他的办公室来。
伊斯曼把自己办公室内的所有装饰一一向亚当森做了介绍,从木质说到色泽,再从色泽说到比例,又从比例说到手艺和价格,最后还将自己的设计经过进行了一番详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亚当森始终面带微笑地仔细聆听,并且表现得饶有兴致。
直到最后,伊斯曼居然还向亚当森动情地讲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所经历的苦难生活,讲他和母亲是如何在贫困中挣扎的,甚至讲解自己发明柯达相机的全过程,以及打算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捐赠给社会……对此,亚当森表示由衷的赞赏。
其实,在刚刚到这里的时候,秘书已经向亚当森提醒说,谈话不要超过5分钟。结果是,亚当森和伊斯曼谈得兴致勃勃,时间一点点地过去,转眼就到了中午。
意犹未尽的伊斯曼对亚当森说:“前些日子我去日本的时候买了几把椅子回来,打算自己把它们重新漆好。你是否有兴趣看我的油漆表演呢?那就去我家吧,我们共进午餐,尔后你就可以看看我的油漆手艺了。”
于是,午饭结束后,伊斯曼便开始在亚当森面前把那些椅子一一漆好,并深感自豪。
直到亚当森告别时,两个人都未谈及生意。但是最后,亚当森不仅得到了大批订单,而且还与伊斯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你是否感觉亚当森的这笔生意来得太过简单、顺利了呢?其实,只要仔细想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亚当森之所以毫不费力地取得了成功,关键在于在找伊斯曼谈生意之前,他下了很大的工夫去了解伊斯曼,他知道他爱好木工,爱好设计。因为了解,所以他能够很自然地从伊斯曼的办公室入手,用几句人情话巧妙地说中了伊斯曼的心思。
亚当森懂得把握说话的尺度,能够把话说到伊斯曼的心坎上,这才顺利地得到他的好感,使他对自己放下戒备,进而产生和自己做朋友的想法。而把生意交给自己喜欢的朋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试想一下,倘若亚当森一走进伊斯曼的办公室,就开口谈生意,事情恐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甚至他还有可能被伊斯曼赶出去呢!
说话就是做事,说不好话的人往往做不好事,而那些说话知深浅,能把好话说得深入人心的人往往都很会做事。说话是一门学问,能够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更需要技巧。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就像是可着人的心裁剪出来的,让人感觉舒适但不觉做作。倘若你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学着把握说话深浅的尺度吧!唯有这样,你才能赢得人心,做出一番事业。
赞美的话要深浅适宜
人人都爱听赞美的话。在交际往来中,那些擅长运用赞美之词的人总是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做起事情来也顺利得多。相反,那些性格耿直,不喜欢赞美别人的人则没什么人缘,做起事情来也诸多阻力。要想在做事时顺风顺水,学会说赞美的话是很有必要的。
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倘若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对方一定会十分愉悦,进而对你产生好感。有些自恃清高的人喜欢声明自己就不爱听好话,喜欢接受批评,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们的门面话罢了,倘若你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直言批评,他表面上虽然不会表露出对你的不满,但是心里一定会非常讨厌你。
几乎人人都喜欢听善言,但赞美并不等于善言,只有赞美得适度,赞美得深浅适宜,才是善言。倘若错误地把所有赞美的话都当成善言,不顾对象、时机和分寸,在交际中千方百计、搜肠刮肚,找出一大堆的赞美的词,甚至阿谀奉承,那么你得到的回报往往事与愿违。赞美的尺度把握不好,不仅不会为自己做事带来便利,还可能得罪人,使自己前路受阻。
闻名于世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深谙做事、说话的人生哲学,他觉得深浅适宜的赞美能够让对方心情大好,对自己产生好感,进而相信自己,当对方相信你了,你想要做的事情就能够轻易实现了。
有一次,卡耐基应洛厄尔·托马斯的邀请到他家去做客,到了晚上,他们坐在火炉边谈话,托马斯太太突然建议要打桥牌。
“对不起,太太,我不会,我对桥牌一窍不通。”卡耐基说,“那游戏要动脑筋,对我来说简直太困难了。”
“没关系,我可以教你。”托马斯太太说。
“我还是看你们打吧。”卡耐基说道。
“戴尔,相信自己,其实一点都不难,对你来说学会它只是小菜一碟,这就像你写文章一样,一学就会。桥牌只需要记忆和判断,这对你最适合了。”托马斯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