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际博弈论:掌控绝对优势的交际策略
39763000000023

第23章 承诺与威胁:胡萝卜加大棒的艺术(1)

在哈佛大学与其学子的博弈中,哈佛大学对学子虽然严格,但是从不吝惜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这正是“承诺”与“威胁”策略的完美运用。在人际博弈中,适当地运用承诺与威胁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想要的博弈结果,就如同哈佛大学如预期般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学子一样。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哈佛大学那胡萝卜加大棒的艺术吧!

威胁和承诺要具有可信度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位于哈佛楼内,里面珍藏着哈佛牧师捐献的数百本古籍,这些书对哈佛人来说有着非凡的纪念意义,学子只能在图书馆中借阅,而不许将它们带出图书馆。

1974年的某一天夜里,哈佛大楼发生了一场大火,图书馆内的古籍全部被烧毁。巧的是大火前一天,哈佛大学的一个学生违规带出了一本古籍,准备看完再偷偷放回去。第二天他得知着火的事情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手里的这一本书已经是哈佛牧师捐赠的唯一存世的珍本了,他感到既惋惜又庆幸。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他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的门,将书还给了学校。

霍里厄克对他的真诚表示感谢,同时却又不近人情地下令将这名学生开除了,理由是他违反了校规。这是哈佛的一个治学理念:让校规守护哈佛。

哈佛大学拥有一套自己的制度,这些制度对哈佛全体师生一视同仁,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校规之上。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哈佛大学的校规就是一种威胁策略。在上面的故事里,那个违反校规的学生之所以被开除,是因为哈佛必须让“违反校规就被开除”这一威胁可信,从而在自己与众多哈佛学子的博弈中有效地“威胁”对手。唯有这样才能让其他无数的哈佛学子因害怕这种威胁而自觉遵守校规,最终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在博弈论中,威胁与承诺都是不战而胜的策略。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所言:“只有带剑的契约才真正有效。”这里的“剑”指的就是威胁和承诺策略。威胁是对博弈中拒绝合作的人进行报复的一种回应方式;承诺是对接受合作的人进行回报的一种回应方式。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威胁与承诺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博弈中。比如在恋爱博弈中,女生往往会对男生说这样的话:“你要和别的女生不清不楚,我就立刻离开你。”这就是女生的威胁策略。而男生经常会这样回应:“我发誓我永远只爱你一个人,绝不会背叛你。”这就是男生的承诺策略。

再比如,在公司中上司和下属的博弈中也存在这种策略。我们经常听到老板说:“你们只要努力工作,很快就会升职加薪。但是如果你们敷衍了事,那么公司就只能遗憾地跟你说再见。”老板的这两句话中,前一句是承诺,后一句是威胁。在博弈论中,这种威胁和承诺并用的现象非常正常,无论是威胁还是承诺,只一个目的,促成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威胁与承诺可信的时候才能够达成合作。如果威胁与承诺对博弈对手来说并不可信,就不能有效促成合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威胁和承诺都是不可信的。比如吵架时女孩子威胁男孩子要分手的话。在家庭里,不可信的威胁也经常出现,因为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惩罚对双方都有伤害。小孩子一淘气,父母就威胁说“你再淘气,我就把你扔了。”聪明的小孩根本不会理会这样的威胁,因为他知道父母不可能把他扔了,他们不会舍得。事实上也是如此,把小孩扔了最受伤的就是父母,这样的威胁不符合实际。

在公司里,员工和老板之间也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老板经常做出加薪的承诺,员工一天说几十次不加薪我就跳槽的威胁,结果老板没有加薪,员工也没有离职。老板知道即使不加薪,员工也不会真的离职,员工没什么更好的去处。员工要想让老板相信自己的威胁,那首先得让老板相信他真的有更好的去处,否则老板很难实现加薪的承诺。

博弈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而每个理性的人都会甄别威胁和承诺的可信度,一旦发现威胁和承诺不可信,就会选择不合作。要想实现合作,必须让博弈对手相信你的威胁或承诺真的会实施。

博弈启示录

博弈的智慧使哈佛大学做出“让校规守护哈佛”的规定,以严厉的校规规范学生和教职员的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合适的威胁和承诺策略,可以不战而胜。不过前提是承诺与威胁必须具有可信度。

适度的威胁与承诺才有效

2005年6月28日,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授权其新闻发言人宣布,正式取消对哈佛大学的1.15亿美元的捐赠,原因是原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已经宣布辞职。埃里森的发言人表示,之前埃里森决定捐款是看重哈佛大学的医学研究,而且他认为萨默斯的参与非常重要。既然萨默斯已经辞职,那么埃里森决定放弃捐款。

事发一年前,美国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承诺向哈佛大学捐款1.15亿美元,用来成立埃里森世界卫生研究院,致力于全球政府卫生保健问题的研究。2004年10月埃里森因为这个后来并没兑现的诺言获得了《福布斯》全球十大慈善家第三名的美名。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埃里森取消捐款的真正原因,单就他向哈佛大学许下巨额捐款的承诺后却又取消一事来说,难免让世人认为他有沽名钓誉之嫌。他许下承诺太大了,所以才引来世界各国媒体的关注,倘若他只是承诺一笔相对较小的捐赠,他能轻易实现,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场闹剧。

事实证明,在博弈中,威胁与承诺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而定。

在我国古代宋仁宗时期,宰相富弼和大名府留守贾昌朝互相看不顺眼。有一年,富弼负责在京朝北面开渠,贾昌朝为了陷害他,私下与内侍武继隆勾结,买通了两个司天官说在北方开渠对皇帝身体不好。这两个司天官按照商量好的主意写奏折给皇上。很快奏折被送到宰相文彦博手上,文彦博看完之后觉得不妥,于是召这两个司天官到跟前,威胁他们说:“你们的职责是观察气候变化,怎么敢干预朝政?这是灭九族的大罪。”这两个司天官吓得立马跪地求饶,文彦博接着说:“你们两个蠢货,这次饶了你们,胆敢再犯必不轻饶。”过了不久,皇上下诏让司天官去勘测水渠的方位,文彦博就派这两个司天官去了,这两个人在整个过程都十分合作。

在文彦博和司天官的博弈中,文彦博选择了威胁策略,并且不是威胁杀了他们,这就使得司天官更加相信这种威胁,最终为文彦博服务了。威胁可以对博弈对手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对方与自己合作,只是威胁必须适度。

你也许认为只有威胁非常大的时候,才会吓住博弈对手。但是很多时候威胁大到不切实际的时候往往失去可信度,这时候威胁就是无效的。曾经有位博弈论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上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你们下了课每人给我100美元,不然我就立刻死在你们面前。”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学生们都认为这是教授在开玩笑。教授的威胁之所以变成笑话,就是因为这个威胁太过了,根本不能让人相信。

同样的,承诺也必须以适度为原则,既要达到满足对方要求的目的,又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在恋爱之中,男生为了得到女孩的爱,在追求的时候往往会许下很多誓言,诸如“我会爱你一生一世”、“我永远不会背叛你”之类的话,不谙博弈智慧的女孩往往会信以为真,一头栽进爱情里无法脱身。结果没多久,男孩又对别的女孩说了同样的诺言,女孩不理解对方为何说话不算数,于是选择报复男孩,到他的公司大闹一场让他名誉扫地。本来美好的爱情,结果变成一场闹剧。

事实上,具有博弈智慧的女孩一听便知这些承诺是假的,是不可信的。如果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理性地对待,甄别一下男孩的承诺的真假,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痛苦。而男孩的错误就在于,他的承诺并不在自己可以做到的范围内,就像一首歌词写得:“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既然他承诺了爱对方又背叛了对方,就只能承受名誉扫地的博弈结局。

博弈启示录

甲骨文公司CEO之所以最终取消了对哈佛大学1.15亿美元的捐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承诺太大了。博弈中,做任何承诺与威胁都要遵循适度原则。要知道,太大会失去可信度,太小会毫无作用。

采用无条件回应法则

阎云翔,1954年生,1971年奔赴黑龙江双城劳动,1986年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从流浪汉变成哈佛大学博士,阎云翔的成长经历比小说还要传奇。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当时的阎云翔只有小学五年级水平,可是为了走出农村,改变命运,他决定破釜沉舟。整整6个月,他没有下地劳动,这意味着他第二年整整一年没有粮食吃。不下地干活在当时的农村是绝不被允许的,阎云翔的举动让生产队队长非常生气,他吓唬阎云翔说:“你可以不干活,但是秋后你将一钱粮食也分不到。”队长本以为阎云翔会被吓住,但是阎云翔却答应了。队长觉得他简直疯了,于是再也不理他。最后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阎云翔的经历里,我们可以看到破釜沉舟的力量。在博弈论中,自断退路看似使自己陷入孤立状态,但是因为没有后路可退,往往更能激发人的潜能,最终扭转博弈的局面。这就是无条件回应法则。阎云翔在与队长的博弈中,他采用无条件回应法则,为自己赢得了充分的复习时间,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