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OL的职场修炼法则:女人不可不知的办公室哲学
39756100000012

第12章 会微笑:好性格是职场生存的前提(3)

九月,又是一批新生走进象牙塔的月份。Betty知道部门王姐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高校录取,于是她对王姐说:“王姐真是好福气,有一个聪明又漂亮的女儿。你们知道了吗?王姐的女儿被××大学录取了,据说所学的专业非常热门呢!”听到Betty当众赞美自己的女儿,王姐心里犹如吃了蜂蜜一般喜上眉梢。于是在工作中,凡是能有帮助Betty的地方,王姐都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渴望得到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如果能像Betty一样恰到好处地赞美他人自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Office Lady应该在工作中学好并掌握赞美的艺术,用智慧的头脑加上慷慨的赞美令自己在同事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这将对职场发展有很大好处。

那么,怎样才能让赞美做到恰到好处呢?

首先赞美要流露真情实感。发自肺腑的赞美既能促成人事互动,也能表达内心由衷的美好感受;相反,虚情假意的赞美不但会被人一眼识破,还会弄巧成拙。

其次,赞美言语适当,万不可夸大其词。如果你赞美一位大腹便便的同事体型优美恐怕会引起对方的极大反感。赞美的内容一定是对方已经具备或预期具备的优点或特征,毫无顾忌地夸大其词只能让他人感到你言不由衷。

最后,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如果赞美对象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同事,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地加以赞赏,会让对方感到尴尬或无所适从,这时你的赞美应该点到即止;倘若对方生性活泼开朗,短短数字的赞美会让对方意犹未尽。注意观察即将赞美的事物,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力求将最完美的赞美送给对方。

总之,真诚和略带技巧的赞美会让彼此心情愉悦,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便利。如果你是一位职场志向远大的女性,那么赞美就成为勇闯事业巅峰中屡试不爽的绝招。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在听,我们总是嘲笑里面那只叫声难听的乌鸦。它总会在狐狸虚伪的赞美后,得意忘形地张嘴唱歌,结果嘴里叼的肉总是掉下来成为狐狸的美味。我们在嘲笑乌鸦的同时,也不妨想一想我们是否也嘲笑了我们自己。因为现实生活中,像乌鸦一样的人有很多。有时明明知道某些话是虚伪的,但是只要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我们还是会自欺欺人地信以为真。这也是人性中的一个弱点。

从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是战场上的常识。既然这样,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赞美”当成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恭维别人做得好了,完全可以为你打开社交的局面,帮助你赢得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职场里良好的人际关系靠的就是你对别人的重视、赞美以及恭维。小到“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这条领带和你的衬衫真搭配”,大到“你的决策真英明”“你真是太有才了”……只要可以说出优点的地方,你都可以称赞对方一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没有人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己好。

相对地说,这一点男性们做起来可能就容易得多。而女性往往因为自尊心、虚荣心、嫉妒心等作怪,就算话到了嘴边,也难以表达出来。若是逢场作戏还好,但如果对方又正好是一位貌美如花、事业有成的女白领,就是说出赞美的话,表情也是相当不自然的。这就是“不职业”的表现,一定要明白,在职场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能否能顺利进行,而赞美又是必不可少的关系润滑剂。一句赞美别人的话不会给你造成任何的损失,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有时因为你一句赞美的话语就可以轻易得到一颗人心,赢得别人的好感,这样利己利人而又简单易做的事,何不把它铭记于心、表现于行呢?

哪怕你不喜欢对方,也不要拉长一张脸。别人如何是别人的事,只要没有伤害到你的切身利益,就没有必要摆脸色;再者就算你拉长了脸,他也不会因为你的高兴而去做任何的改变。所以,你可以在心里使劲儿骂他是“饭桶”“傻瓜”,但是嘴上还是要彬彬有礼。

这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你自己。赞美的话谁都能够说出来,但是真正高水平的赞美却需要一定的诚意、一定的热情、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契机。当你明白赞美的力量非常强大以后,你还需要学习怎样的赞美才算是成功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有优拙之分,效果也有天壤之别。聪明得体的赞美让对方如遇知己,随意虚假的奉承让对方避之唯恐不及。怎样的赞美会创造高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赞美语言对对方产生魔力?

第一,要有事实根据,令对方乐于信服。哪怕是很小的优点你都可以无限地夸大,但至少要找到奉承的源头。让对方“云里雾里”,高兴地接受。

第二,保持低调,让对方浑然不觉。不要故意大张旗鼓地吹捧,那样谁都能看出你在做戏。赞美的时候要自然大方,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如:一个喜欢看文学书的同事,你说他“有才”、“渊博”,或许他本人并没有如此才能,但是他潜意识里一定自命不凡地认同你的奉承。

第三,赞美的话要精练。赞美的本意是在打动人心,而不是话越多越好。不用说得拖沓冗长,很多时候,精练而独到的赞美能让人身心舒畅,而且会让对方觉得有可信度。

第四,选择正确的时机。打铁要趁热,赞美的话加上恰当的时机,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听者快马加鞭,奋发向前。

第五,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赞美有不同的需求,男人更喜欢听到别人说他幽默风趣、很有风度、很有能力;而女士就更渴望别人称赞她漂亮、可爱、气质非凡;老年人则喜欢听别人说他知识渊博,会保养身体。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语言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第六,赞美不要太过头。真心实意的话过了头也会变得虚情假意,就算是礼貌性的恭维,也要做到点到为止。

第七,赞美的话不要有歧义。你对一个男同事说“越来越有男人味了”,不免会让人觉得你有轻浮之嫌。

赞美是人们相互交流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自然的行为是人们正常心理需要的表现,但是过度的、夸张的甜言蜜语势必会让人有难为情的感觉,而适度的、中肯的称赞则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应切记:一个自信大度的女人不会觉得赞美是一件需要刻意去做的事,尽量去肯定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尝试用积极的目光看待别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有气量的女人会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你真心赞美别人以后,你也会得到别人真心的赞美。

倾听:用耳朵凝聚人气

有一则小故事被很多人熟知:

美国著名主持人主持一档节目,其中一期的受邀嘉宾是一位小男孩。

主持人问小男孩:“长大后想从事什么职业?”

小男孩认真地想了想,奶声奶气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

主持人继续问:“假如你驾驶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引擎熄火没有燃料了怎么办?”

小家伙说:“我要让乘客都坐好,我自己背着降落伞跳下去。”

小家伙的回答引起全场哄堂大笑,只有主持人没有笑,继续聆听小嘉宾后面没说完的话。

面对哄堂大笑,小男孩难过地流下眼泪并激动地说:“我还会回来的,我是回去取燃料!”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很多人明白,倾听有时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倾听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技巧,通过专心倾听可以了解别人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和意想不到的结果。

首先,倾听需要耐心。职场女性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讲话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或者逻辑思维混乱,在这时你要做的除了鼓励和适当提醒外,还要有耐心倾听。唐突打断对方讲话,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去思考或者延续话题,都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自以为是,冒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让他人感到反感。也许对方的观点和论调是与你相悖的,你可以不同意,但是在表达自己看法前一定要仔细听完别人的讲话,这样既是礼貌的表现又是对他人的尊重。

小昭是一名年轻的记者,在一次采访过程中她来到一所特殊学校的一个特殊班级,这个班级里的孩子都是智障儿童,想和他们沟通有时需要花费很大力气。

小昭亲切地拥抱孩子,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孩子们面对漂亮的阿姨也显示出很大的兴趣,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小昭偶尔提出个问题,孩子就东一言西一语的不知所云,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羞怯地提出要给漂亮阿姨讲故事,小昭高兴地应允了。小女孩的智商毕竟还停留在两岁的孩童时期,故事讲得颠三倒四没完没了,小昭一直耐心地听着,还不时为小女孩鼓掌以示鼓励。

就这样,小女孩的故事讲了很久,其他小朋友早就感到没有兴趣跑去一边玩耍了,只有小昭一直没有动。小女孩的故事终于讲完了,小昭伸出大拇指表扬道:“你真棒,这是阿姨听过的最好听的故事。”面对阿姨的表扬,小女孩开心地笑了。

这次采访后不久,小昭所在的报社领导意外地收到特殊学校校长写来的一封信,信上热情洋溢地表扬了小昭,并且把小昭耐心倾听故事的情节描述得很仔细,信终有这样一句话:“小昭记者不仅是一位称职的好记者,而且还是一位值得让人尊重的记者,她耐心倾听残障儿童讲故事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员,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其次,倾听时要注意礼仪。如果有人在听你讲话的时候不时地转笔、接打电话或者开小差走神,你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在聆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专注,要仔细认真,要让对方感觉到你重视他,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

午休时间,小王和办公室同事一起讨论当前的时事,当一位女同事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无论办公室内的哪一个人说话,她都会哈欠连天并不时地瞄墙上的钟表,包括小王在内的同事都认为可能打扰了该同事的午休而暂停话题,各自回到座位。这个女同事又开始说:“怎么都走了,还没聊尽兴呢,快都回来,我还有话没说完呢。”

小王和同事们面面相觑,对这个同事不再理睬,而且以后有什么办公室话题都将这名女同事排除在外了。

当自己讲话时别人表露不耐烦的神态或动作时,明智的女性会及时收敛话题;同样,假如你经常在倾听对方谈话时做出不礼貌的举动,也会被他人孤立,没有人再愿意和你交流。

学会倾听,做到文明耐心地倾听可以让职场女性在倾听中查漏补缺,顺利跟上职场的步伐,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个合格的倾听者不但是职场间修养的彰显、艺术的表达,更是责任感的完美表现。白领丽人要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在倾听中自我学习与成长,成为优秀的职场女性。

优雅=得体的外表+深厚的内涵

现如今,睿智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都不愿做所谓的“花瓶”,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这样的想法固然重要,但是得体的外表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同样重要。

小张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广告公司,由于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她不得不身兼数职,既要搞设计又要跑业务,忙得顾不上打扮自己。她也意识到了形象的重要性,特意买了几套正规的职业套装,把头发绑成整齐的马尾辫。可是每当遇到那些漂亮、精致的女老板,她总是自惭形秽,原本手头有很好的创意,推销的底气却不足了。朋友劝她去找一家专业形象设计的公司,把自己好好“设计一下”,为自己做个好广告。

听取建议后,她接受了形象设计公司的专业指导,在形象设计师的建议下,她剪掉了留存多年的长发,换上了一身庄重得体但是时尚靓丽的高档套装,还添置了一些精致美丽的小饰品。从此以后,她总能以优雅干练、精神饱满的面貌出现,并自信地保持自己的立场,游刃有余地坚守底线,而对手只能屈服在这位面貌焕然一新的女强人面前。

小张的心态代表了一部分现代职业女性的心理。社会中有不少这样性格直率、颇具男孩子气的女孩。她们的事业心很强,做事业很有冲劲,可就是有一个通病——不会打扮自己,忽视自己的形象。你经常可以看见她们穿着阿迪的上衣或是耐克的裤子,“风风火火闯九州”,没有一点女人味。

很多女性朋友可能认为,个人形象设计是明星们才做的事。其实不然,真正的职场女精英对自己的形象是非常注重的。而且,展现自己的美丽是职场女精英们的独特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事业上失败的女性中,35%的人都是因为她们的不良形象导致。社会对魅力职业女性的标准要求是:穿着得体、谈吐优雅、有条不紊以及具有职业权威。

第一个倡导中国的职场女性要把时尚和美穿进职场的著名创意师沈宏女士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1983年,沈宏考取了联合国国际职员岗位,她的职业生涯从此开始。当时,摆在沈宏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联合国面试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一番静心考虑之后,她花12元钱买了件淡蓝色的确良衬衣和联合国旗一样颜色,搭配了一条合身的小黑裙以及结婚时只穿过一次的黑色皮鞋。没有化妆品,沈宏用医务室的金霉素眼膏涂睫毛,睫毛显得又亮又长;又用火柴燃尽后的炭灰描眉,眉眼同样显得很传情;还用指甲草的花汁当口红……落落大方的装扮使得她把握住了这次宝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