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39753900000012

第12章 怎样摆脱坏情绪的纠缠(5)

小男孩勇于尝试,能不断给自己打气、加油,使自己信心十足,尽管他一次都没有成功,但是,他却毫无失落之意,也没有一蹶不振,他不抱怨、不伤心,反而从另一种角度来“欣赏自己”。所以,请像故事中小男孩一样,自己为自己鼓掌吧!在你的灵魂深处,顽强地为自己加油,自己肯定自己,永无止息地激发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在布满荆棘的生活道路上充满自信地向自己的目的地迈出坚定的步伐。

人的自信是一种内在的东西,需要由你个人来把握和证实。所以,在建立自信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自我激励。

有勇气面对别人的讥讽和嘲笑是自我激励的办法之一,是临时性的激励办法。比如,在你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鼓起勇气来面对时,你可以说:“造物主生我,就赋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这样可以增强自己内在的信心,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成功地达到你的目的。当然,这种激励只是一种临时的办法,要想长期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自信,那就需要不断地激励自己,直到形成习惯。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惬意,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以,学会自我激励,要给自己一个习惯性的思想意念。如果你在内心经常存有失败的念头,你便已经输掉了一大截。相反地,倘若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具有主宰自我的意志和习惯,那么即使面对逆境,也能泰然自若。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所以,不妨时刻告诉自己:“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接受无法逃避的现实

有时候不幸也不是坏事,它会成为一种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动力,一种提高我们素质的因素,我们的智慧因此而敏锐,使我们最终摆脱困境。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作战胜利纪念日之后两天,玛丽·布朗太太回到她渥太华的家,站在空寂的房间里发愣。

几年前,她丈夫死于车祸。接着与她相伴的母亲去世。布朗太太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

“钟声与哨笛宣布和平的到来,我唯一的儿子唐纳却死了。我的丈夫和母亲在那之前就死了,整个家只剩我一个人。离开孩子的葬礼回到家中,那种无名的空寂感,我永远难忘。没有哪儿会比家更空寂了。悲伤和恐惧让我窒息:除了学会一个人生活还要改变生活方式,最大的恐惧则是怕自己因伤心而发疯。”

一连几个星期,布朗太太沉浸在悲伤、恐惧和孤独之中,痛苦和惶惑使她茫然,不肯接受现实。她说:“我相信,时间会帮我平复创伤,但是时间过得太慢了,我必须找点事打发时间,于是我就去工作。”

“时间慢慢地过去,我发现我能重新对生活、同事、朋友产生兴趣。我渐渐明白不幸的事已经悄然走远,未来的一切正在变好。我曾经多愚蠢,怨苍天待我不公平,不肯接受现实。但是时间改变了我。”

“这一天来得很缓慢,不是几天也不是几星期,它是渐进的。最重要的是我终于学会面对现实。”

“现在,当我回首往事时,就觉得自己像一艘航船历经风雨后终于航行在平静的海面。”

有些哀痛,诚如布朗太太所亲历,大到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地步,我们也还是要接受。当布朗太太做出决定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时,她已经做好准备让时间来治愈这伤痛。

失去亲人是不幸的,我们只能接受它。我们的生活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也只有时间才能将它缝合,但是我们必须给自己时间。悲剧刚刚降临时,世界仿佛也停滞不前了,我们的悲痛却要一直持续下去。我们一定要继续上路。回忆那些快乐的往事,我们会感到幸福终将取代悲痛而到来。我们应该在内心里停止悲哀和怨恨,接受无法逃避的现实,时间自会帮助我们摆脱不幸。

减轻不幸所造成的影响最保险的途径之一,是帮助别人从而升华自己。

威斯康新州的一个女人,对社区居民来说,她是一个激励人心的人物,因为她超越了个人的悲伤,带给那些有同样烦恼的人以安慰。她25岁的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阵亡。她虽然非常哀痛,却不要别人怜悯。正如她所说:“我了解那些从不知什么叫真正幸福的母亲,有些人的子女得了痉挛性麻痹,有些人的子女精神或身体残缺无法为国尽忠,另有许多女人渴望养育子女却无法生育,我有过一个好儿子,跟我度过了快乐的23年,我的余生中拥有了23年的美好回忆。因此我必须顺从上帝的意愿,尽我所能帮助那些有儿子在服军役的母亲。”

她做到了,她毫不厌倦地带给有儿子在军中服役的人和正在军中服役的人以安慰。她学会将心思和精力投入帮助他人之中,让自己没有剩余的精力再去苦思自己的烦恼和不幸。

卢森堡说:“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就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人生不是幸福欢乐绵延不断的旅程,它有光明也有黑暗,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阳光也有阴影。烦恼不会因为我们用被单蒙住眼睛拒绝面对它而放过我们,它是人生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成熟与否跟我们对待烦恼、不幸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精神医生说:“人类通常以整体来行动……资料显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他(她)的生理、心理有着微妙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可以在某一种程度上选择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健康,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

所以,请接受现实,接受了现实才能有机会改变现状。

该放手的就放手

人的一生被许多难以取舍、困惑不已的琐事所纠缠着,这时所需的就是断然的舍弃与明智的抉择。

一个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中,但崖壁光秃陡峭,当然,他也爬不回去,而下面就是崖谷。

就在樵夫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既然能够想象活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已经证实没有可能了,半天吊着也还是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碰到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可以抓到一块石头;也许不会死。

这个故事最大的启发,是人们对未知持有何种态度,将会对未知产生不同的影响。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真要比堕落还要消极。不少人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唉声叹气、半死不活,人格处于分裂状态。这些“惯于凌空”的人,最常用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那些多余的自我解释,但生命总有个期限,谁能跟生命玩角力?

凌空摆荡,浪费时间而仍然不会有结果,谁都不能在半空中支撑太久,倒不如趁自己头脑还清醒,体力还能赌一次的时候,好好把握自己的命运。

跳下去,就有一线生的希望。

在人性丛林中,你一定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场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停止浪费勉强支撑的精力,将全部精力付诸一搏,跌下去会死,但已经无法爬上去了,就算搏个万分之一的希望,毕竟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我们舍不得放开自己的双手,那么就只有等死的份了,连那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失去了。所以,在得到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舍弃,有舍有得才符合辩证的原理。

有两个农夫相约上街寻找财物,其中一个比较聪明,另一个比较愚笨。

他们俩走着走着,到了城里被火烧毁的地区,发现了一些烧焦的羊毛,就尽量地把羊毛捆好,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在路上,他们又看到一些布匹。聪明的农夫立刻把羊毛丢了,换成了布,笨的那一个说:“为什么要把捆得好好的羊毛丢掉呢?”他还是背着羊毛,一点布都没拿。

他们又往前走,看到路上有许多现成的衣服。聪明的农夫又把布扔了,换成了衣服。而笨的那一个呢?仍然觉得把收拾好的羊毛扔掉太可惜了。

之后,他们又看到了银色餐具,聪明的农夫又换了,而笨农夫还是固执地背着他辛辛苦苦捆得牢牢的羊毛,虽然他有一点心动。

后来,他们看见了一堆金子,聪明的农夫赶紧又换成了金子,笨农夫还是舍不得放下他的羊毛来换金子。

最后,路上遇到了大雨,把羊毛淋得透湿,笨农夫不得不把它扔了,空手而回。聪明的农夫却因为捡了许多金子,发了大财。

许多时候,人们只顾紧紧抓住自己原有的,不肯改变,不肯丢弃。但唯有敢舍弃,才有机会突破现状,另创新机。

海明威说:“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自然的规律就是有舍才能有得,勇于放弃一些,才能收获更多。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舍得”的智慧,学会权衡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作出一个取舍,该放手的就要放手,不舍得舍弃也就很难有所收获。

释放心灵的重压

人们常说“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这种说法显然有失偏颇。压力固然可以转化为动力,但是一旦压力过大,就会使人喘不过气来,让人没有力气继续成功的步伐,甚至过重的压力会严重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使人得抑郁症。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年轻人身上的压力日益增大。男人们每天都在往自己的肩上增加砝码,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希望获得认可和成功。他们努力让父母、妻子、儿女、女友、朋友、老板和同事满意,然而,在这么做的同时,他们逐渐与真实的自我脱节。他们用真实的自我去换取“安全”和“社会可接受”的典范。许多人害怕冒可能要付出太高的成本之险,以为会承担不起。他们害怕改变,害怕动摇了工作的安全性,害怕任何人不满意。他们常常因为要去追逐丰裕的物质生活,追求辉煌的成就,因此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年轻人,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会有压力;看到别人开名车,会有压力;看到别人住豪宅,会有压力;看到别人事业有成,会有压力……时时处处都有压力,压力从四面八方向你袭过来,把你围在里面,你会觉得不能呼吸,随时都有可能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