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升修养的118种现代礼仪
38785700000032

第32章 语言礼仪(4)

当别人对你的行为提出某种疑问或表示不理解、不明白时,你也可以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做一些必要的细节交代,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一切从他人的利益出发,在解释申辩时注意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从对他有利、有好处的角度来解释。这样的解释会使对方对你的误解与不解迅速地消除。

与西方人交谈的禁忌

个人问题:欧美人除了极接近的亲友外,在普通谈话之际,是不喜欢触及个人问题的,如对方的年龄、职业、工资多少、宗教信仰、种族、婚姻状况、妻室儿女情况以及“你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你的某种东西是花多少钱买的?”等诸如此类寻问底细的问题是最令西方人讨厌的。

关于身体(非健康)问题:按照欧美人的习惯,即使在家族之间,也不说关于身体的各部位,在生病或必要时,也只是用小声或旁边没人时才说。现在虽没有以前那样严格了,但在妇女之间仍在恪守这一习惯,即有关下部身体的话如脚、腹、腿等都不说为好。

关于政治问题:欧美人大抵都有党派,政见不同,在交际场中提到这些问题,最容易惹起争论,所以最好是避免谈及。尤其是外交关系,瞬息万变,今日之友,也许即明日之敌,我们局外人对于谁是谁非,更无从判断,若单凭一纸新闻的报道,盲目地加以褒贬,则还不如不说的好。

要学会聆听别人的话

一个人为人处世,做每件事情,时时刻刻都要讲究用心。做一件事,如果不是经过心中反复考虑才决定的,那肯定是一种任意鲁莽的行为。与人交谈,如果没有用心去听,很快会惹来朋友的不快,以至拂袖而去。因此,只有掌握了倾听的礼仪,才能形成沟通、促进交往。

任何人都会对诚心诚意倾听自己谈话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开启心扉,倾吐真情实意。所以,在交谈过程中,我们要做个善解人意的人,赢得对方的尊敬,并让对方乐于与你交谈。聆听时要专心致志,保持目光接触,仔细听清对方所说的话。不要三心二意,东张西望。应当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倾诉者总是希望与倾听者进行交流,希望被人理解,获得同情等。在这种情况下倾听者适当的提问、提示会表现出兴趣,给倾诉者以鼓励。

聆听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观察。人们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时,主要通过有声语言,即说话,但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渗透着非语言因素,表达出更为隐秘的心理活动。我们若将说话者的言与行结合在一起作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人们面对面的交谈中,讲与听是对立统一的,认真聆听对方的谈话,是对讲话者的一种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对方的需要,同时可以使人们的交往、交谈更有效,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同时,对倾听者来说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和最新的情报资料。注意聆听别人的讲话,从对方说话的内容、声调、神态,可以从中了解对方的需要、态度、期望和性格,他们会自然地向你靠近,这样你就可以与很多人进行思想交流,建立较广泛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同时思考自己所要说的话,整理自己的思想,寻找恰当的词句,以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给人鲜明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交场合受大家欢迎的人、人人都爱与之交谈的人,并不仅仅在于他能说会道,而更重要的是他会听。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每一个人的生活履历,都是一部蕴藏丰富内容的教科书,都可供你阅读和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时刻提醒着自己,避开前进中的沼泽。所以,我们要善于去接近和喜欢别人,要学会聆听别人的话。

倾听时应注意的细节

(1)给对方帮助和关怀。在听对方表述之后,尽其所能去关心对方,鼓励并帮助他面对问题,帮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对方感受你的真诚。听别人说话时,真诚的笑容,真诚的目光,真诚的态度会为你们的友谊架起桥梁。

(3)当别人与你交谈的话题你不感兴趣时,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认真地听,也许会使你转变态度。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演讲的礼仪

演讲又叫演说或讲演,是当众所进行的一种正规而庄严的讲话,与一般的交谈或闲聊不同,大都在公共场合进行。作为演讲者,若想调动观众的情绪,把自己的观点陈述给听众,并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掌握语言的运用,懂得语言的礼仪。

演讲的语言要素

比喻:一个精彩的比喻,会让人听起来耐人寻味。比喻是说服听众,获得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

排比:有净化思想,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节奏和旋律美的效果。用它说理,可以使论述细密严谨,使事物集中完美地表现。

引用:通过名言警句、诗歌、谚语、故事等,加强演讲的说服力,使演讲更生动、形象,有助于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设问:提出问题但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使听众注意力引到演讲者身上,集中精力来听取演讲内容。

幽默:使听众心里欢畅,使全场气氛活跃,能加强听众对演讲内容的注意力,加深听众对演讲的深刻理解。

演讲时的语言运用

从结构上讲,任何演讲的内容都不外乎由开场白、正题与结束语三部分构成。在语言上,它应当尽量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可以多举例证,多打比方多或使用名言警句,但不要乱开玩笑,尤其不能讲脏话、黑话。在内容上,应当言之有物,不要夸大其词,无的放矢。

人们在交谈时,形象风趣的论理会使人脑清目明,生动感人的叙述会使人为之动容,新鲜、简洁的语言使人乐于倾听。因此,演讲者的语言除了要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外,还要与听众交流。在演讲的同时和间隙,双方都用态势语进行交流。如默契的眼神交流,以手势、服饰、风度引起相应的反应等。调节和适应听众心理,并察颜观色而寻求更好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演讲者演讲时,应当辅以适当的手势,但不要摇头晃脑,指手画脚,更不要将拳头煞有介事地挥来挥去。

另外,演讲者在时间上,应当力求点到为止,短小精悍。照常理来说,发表即席的演讲,三分钟左右即可,一般不要超过五分钟。如果是限时演讲,即演讲的时间有所规定,则宁肯时间没用完,也不要超过。

演讲举止的注意事项

(1)进入会场。有人陪同时,听众可能已经坐好,几位演讲者同时进入会场,不可在门口推托谦让,而应以原有的顺序进入会场。

(2)坐下前后。要等陪同人指示座位,并与其他演讲者同时落座。如果先进入会场,被主持人发现时给调换坐位,应马上服从并表示谢意。坐好后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

(3)介绍。演讲前主持人常常要向听众介绍演讲者。主持人提到名字,演讲者应主动站起来,立直身体,面向听众,并微笑致意。

(4)走上讲台。走路时上身要直立,不躬腰,不腆肚,步伐不疾不徐。目视前方,虚光看路。头要正,不偏不摇,双手自然摆动。

(5)走下讲台。演讲完毕,要向听众敬礼,向主持人致意。如果听到掌声,应再次向听众表示谢意,然后下台回原座位。

(6)走出会场。演讲全部结束,演讲者可以由主持人陪同先行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