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造联想无限
3861000000033

第33章 开拓全球化疆域(2)

柳传志说:“现在的市场环境与当年大不相同,过去我们明显处于劣势,如今我们与国际电脑巨头处于相同的市场条件,像惠普、IBM等大公司已在中国设厂,他们虽然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但我们更熟悉中国市场,并有更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在入关之后的新一轮争夺中,我们没有理由甘拜下风。”

据柳传志透露,联想集团以往的成功法宝是在电脑应用层面上展开竞争,不求最尖端,力求“中国最适用”,不断追求产品的差异性,生产中国人用的中国电脑。

柳传志清醒地指出,虽然联想电脑保持着市场份额第一的强势,别人按常规方式不易超过,但高科技产业最大的特点是日新月异,如果联想不能保持持久的创新能力,市场还是会被夺走的。

联想今后发展战略已很明确,在信息产业领域向多元化拓展,形成几套适合中国的自制产品系列,如果某一产品滞销,其他产品相互支撑。同时,坚持“贸、工、技”发展道路,继续代理国外产品业务,通过贸易掌握国际瞬息万变的行情,使联想自制产品和应用研究跟紧国际潮流。

从全球市场规模看,联想尚不能与惠普、IBM等电脑巨头相比,但从区域市场看,却有自己的优势。尽管国际电脑巨头每年的销售规模在几百万台,但在中国市场上只有一二十万台的销量,不如联想。柳传志说:“联想的战略重点是中国市场,优势在于中国人最熟悉中国市场。”

3.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柳传志说,他“举双手欢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让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一起竞争。柳传志解释说,中国现在首先须“把饼做大”,因此,开放市场对中国有利。“外国企业告诉我们做饼的技术,我们学到了这些方法、手段之后,大家可以联合做饼。”他说:“如果不是当年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中国电脑行业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实际上帮助中国把饼做大了。”

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分参加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柳传志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谈到联想是中国电脑行业的第一品牌,主要市场在中国国内的营业额超过30亿美元(约52亿新元)。柳传志说,如果国际经济情况没有大的变化,预计联想的营业额将超过40亿美元。柳传志并不认为中国电脑业在入世后将面临生存危机。他也不担心中国的电脑业缺乏掌握“核心技术”而可能被外国品牌击垮。

柳传志把“技术”分为两大类,除了“核心技术”,还有“产品技术”,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把成熟的技术集成、形成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他认为,在开发“产品技术”方面,中国民族企业比较具备优势。例如,联想推出了一种“互联网电脑”,这种电脑不需要另装软件,也不需要到电信局去登记,按一个键就能拨号上网。这种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电脑在中国销量非常好。联想还将推出“老人电脑”--没有键盘,直接用触摸的方式使用的电脑,也可用笔写的方式发电子邮件。这是符合“害怕”键盘的中国老人使用的电脑。此外,联想还要推出“儿童电脑”、“中学生电脑”等系列产品。

柳传志说,尽管联想不具备电脑的“核心技术”,但在“产品技术”上却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样就能在市场上始终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他也说,中国的电脑厂商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板块”,联想能做的事情,他们跟在后面马上就能做,而联想“也从其他厂商那里学到不少东西”。

但柳传志说,联想当然知道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因此,联想已经准备要以“惊人数字”的资金投入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上。他表示,具体的数字将另行公布。他指出,用“产品技术”维持企业的利润增长将是短期的,估计两三年内还可以。由于产品技术并不高深,别人很快就能仿制,要想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还是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柳传志乐观地认为,中国电脑业今后掌握核心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比如软件方面,Linux操作系统就提供了很多机会,而网络电脑时代还会带来新的核心技术的出现,再加上电脑功能类型越分越细,都会给中国新的机会。

三、换标,意在海外

关于联想计划换标的消息频繁见诸各种媒体。联想也不讳言,称其确实已经开始运作此事,但是具体的时间还不确定。联想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其海外扩张的计划。海外扩张是联想的一个远大目标,杨元庆曾经明确表示:自己有两个目标。其一,要在PC以外建立联想的势力,依照目前联想在手机、掌上电脑以及IT服务方面的表现,联想应该已经卓有成效。其二,就是让联想向海外扩张。杨元庆曾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著名的国际品牌,但是我们在进军海外时会非常谨慎。”在海外扩张上我们还鲜见联想的大手笔和可以炫耀的资本。此时关于联想换标的传闻,也可以认为是联想在海外扩张方面的进一步举措。

1.启用“lenovo”标识

由于联想以前的标识里含有汉字,而纯英文的品牌更符合国际化的要求,这方面国内的企业如海尔等也曾做过。不过,依照联想一贯稳妥的风格,海外之路,有多种因素的调控,战略的调整、企业的发展、人员的调配等一系列的调整都要有对应机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新的标识出台牵扯方方面面的协调。

联想集团启用新英文标志的事情早已尘埃落定。柳传志表示,启用新标识只是走向海外市场的一步。

2003年4月28日,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在大厦前升起了带有“lenovo联想”标志的新旗帜,这意味着联想集团正式放弃使用联想放弃“Legend”英文标志,转而使用新的由英文和汉字共同组成的新标志的当天,联想还一口气推出六款手机,它们也成为首批带有联想新标识的产品。

联想最早的品牌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1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而“联想”这一名称则来自其第一个拳头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的一项功能;1988年6月香港联想开业采用了英文名称“Legend”;1989年11月联想集团成立开始使用中文名称“联想”。英语“legend”的原意是传奇,许多人士正是通过这个英文标志和她代表的公司见证了我国IT产业的发展历程。1988年6月联想在香港开业开始采用英文名称“Legend”。1996年联想夺得国内电脑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2003年夺得亚太区第一的位置,联想称,进军海外市场,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已经成为联想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走向。但是在海外已经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这个带着美好意思的“Legend”标志。如果购买这个商标涉及全球若干商家并需要一一进行谈判,不管从经济和时间上均不划算。于是联想选择了更改标志。

此次启用的英文新标志“lenovo”中,“le”取自原先的英文“Legend”标志,意思是传奇,“novo”来自于拉丁文,代表创新。二者结合起来,也表达了联想致力于创新的意义,同时避免了在海外推广时的品牌问题。

在中关村联想大厦前宽阔的草坪上,在《联想之歌》的旋律声中,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将绘有联想新LOGO“lenovo联想”的旗帜缓缓升起,联想集团全球品牌新标识切换项目正式启动,lenovo从此取代Legend成为联想品牌走向国际化的新标识。

在品牌切换发布仪式上,杨元庆向记者直言:“联想此次切换品牌标识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化的需要。联想要国际化,首先需要一个可以在世界上畅通无阻的、受人喜爱的英文品牌,但LEGEND这个英文名称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被注册。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公司业务拓展做好先行部署。”杨元庆斩钉截铁的话语将联想进军海外的坚定信心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