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龚自珍诗选
38245100000065

第65章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六十七)(1)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六十七)[1]

此去东山又北山[2]

此去东山又北山[3],镜中强半尚红颜[4]。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5]。(予不携眷属傔从[6],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1]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1839年6月4日),诗人怀着难言之痛离开了居住二十馀年的京师,辞官南归,七月初九(8月17日)抵家,九月十五日(12月21日)又北上迎接眷属,于己亥腊月二十六日(1840年1月30日)将家属安置在海西羽琌山馆。在“往返九千里”的旅途生活中,诗人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了三百一十五首传记体式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这组诗,是作者历史的小影,有关诗人的家世、生平、交游,以及所受教育、学术著作、政治思想、革新措施均有反映,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刻,都是一般自叙诗所难比拟的。其中记录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反殖民主义的爱国精神(如《故人横海拜将军》、《津梁条约遍南东》);抒写诗人对祖国危亡的忧虑,唤起人民对东西方殖民主义者,特别是沙俄的警惕,表现了诗人坚持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的严正立场(如《文章合有老波澜》、《猰獪禊獪厉牙齿》);有的揭露清王朝的黑暗与腐朽,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关注(如《只筹一缆十夫多》、《不论盐铁不筹河》);也有的陈述诗人对当时农业、蚕桑、水利、航运、货币等方面的革新建议(如《皇初任土乃作贡》、《满拟新桑遍冀州》、《太湖七十溇为墟》、《此身已作在山泉》、《麟趾袅蹄式可寻》);有的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反对妇女缠足,鲜明地打上了近代启蒙初期民主思想的烙印(如《谁肯栽培木一章》、《姬姜古妆不如市》);特别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热烈地召唤未来,欢呼风雷的出现,成为龚诗的最强音,它像于无声处响起的惊雷,回荡在重重阴霾的清王朝上空,给沉睡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有力的启示。《己亥杂诗》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造,它以七绝的形式,艺术地、形象地、有机地反跌了诗人一生的主要梗概和当时的社会风貌,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整体看,它是一篇完整的自叙诗;而其中每一首又都单独成篇,各自反映一具体内容,有的抒情,有的记事,有的咏物,有的议论。在风格上有的浑雄豪放,有的哀婉深沉,有的清新明快,有的含蓄隽永;形式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别具一格。用七绝的形式写这样长篇大型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说是一种创造。后来爱国诗人黄遵宪学习这一形式,也写有《己亥杂诗》八十九首,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

[2]这首诗写龚自珍辞官南归,诗中颇含不为世用的感慨。

[3]“此去”句:我此次东归又想起当日的北上。东山、北山,分别为《诗》“豳风”和“小雅”中的篇名,前者写征夫还乡途中思家之苦,后者写士大夫服役之劳。龚诗语本此。这里语意双关,兼用其字面意表方向。康有为《出都绝句十首》:“此去南山与北山”句本此。

[4]“镜中”句:龚自珍来京任内阁中书系嘉庆二十五年(1820),时年二十九,故云“强半尚红颜”。强半,大半。红颜,指青少年,这里意为青少年时代的面色。红颜古代并非专指妇女,亦兼指男性青少年,如李白《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

[5]“白云”二句:此处意境系脱化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按诗人常用白云、飞雪喻自己的形象,如《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云:“白云一笑赖如此,忽遇天风吹便行。”《己亥杂诗》:“古愁莽莽不可说,化作飞仙忽奇阔。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出处(chu楚),进退。《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独往”句,唐崔橹《华清宫三首》:“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依玉阑干。”

[6]傔从(qian zong前纵):随从的人。《旧唐书·封常清传》:“每出军,奏慊从三十馀人。”

亦曾橐笔侍銮坡[1]

亦曾橐笔侍銮坡[2],午夜天风伴玉珂[3]。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4]。

[1]这首诗反映了龚自珍对清王朝的糊涂认识。“欲浣”二句和他的“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他虽不满于清王朝的昏庸腐败,并敢于进行揭露和批判,但由于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束缚,诗人又念念不忘朝廷的“恩惠”。

[2]“亦曾”句:我也曾经在朝廷服务过。橐(tuo驼)笔,《汉书·赵充国传》:“安世本持橐簪笔。”橐,盛文书的袋;簪笔,插笔于发问,表示随时有所记录。多指皇帝近臣,此言为皇帝服务。銮坡,翰林院的别称。唐德宗时曾移翰林院于金銮坡上,故有此别称(见《石林燕语》)。此指内阁或礼部,龚自珍办公的地方。

[3]“午夜”句:回忆在内阁值夜时,夜深人静,惟闻风吹珠帘的珂珮声。杜甫《春宿左省》诗:“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又葛洪《西京杂记》:“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呜,为珂珮之声。”午夜,夜半。

[4]“欲浣(huan换)”二句:想洗春衣又珍惜它,因为那上面有过去早晨入朝时的露痕,暗喻皇帝的恩惠。浣,洗。春衣,辞官前的春装。龚自珍离京已是初夏,应脱掉春衣洗洗了。乾(qidn钱)清门,在北京旧紫禁城内保和殿北,凡五楹,清朝皇帝在这里御门听政。露,字意双关,字面为露水,暗喻皇帝的恩泽。《汉书·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上》:“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颜师古注曰:“露谓使之沾润泽也。或露或覆,言养育也。”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廉锷非关上帝才[1]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2]。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3]。

[1]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以刀剑的锻磨过程,说明锋利的诗文是在长期斗争生活中艰苦磨炼的结果,并非借助于什么“天才”、“灵感”之类的东西。作者在诗中又明确表示,过去有碍于清王朝的高压政策,为官后雄谈大减,今天仍要振作起来,发扬青年时代“慷慨论天下事”的战斗风格,表现了龚自珍顽强的斗争精神。

[2]“廉锷”二句:我的诗文词锋犀利是在长期斗争中刻苦磨炼的结果,与“天才”无关,如同宝剑的锋棱必须经过多次的淬火磨炼,才能显出奇光异彩。廉锷(e萼),刀剑的棱角锋刃,此喻诗文的锋芒。《文心雕龙·封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淬(cui翠)厉,淬火磨炼。厉,古同“砺”,磨。电光,锋芒闪烁,亦喻词锋。扬雄《解嘲》:“舌如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