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32

第32章 能力与素质培养(7)

知识对创造的影响作用,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人类无限发展着的知识海洋与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实际能力之间却存在很大矛盾。因此一个人掌握知识时又必须有选择性。一般认为,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知识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与创造发明有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学科相邻与相接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方面的知识。二是与专业学科相平行的学科的有关知识,即外围性知识。一个人如果只限于本专业知识,只懂得几种固定的实验或思考方法,想问题时,就会大大受其限制,很难达到既深且广的程度,而外围性知识能大大扩大自己的思路。可以这样说,创造的成功率与所采取的思路的数量成正比,可供选择的思路越多越广,思路的交叉点越密,创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三是对创造发明有帮助的一般性知识。如哲学、科学方法论、创造学、科学史、技术史等有关学科的知识。这类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创造的方法与技法,提高创造效率,增强创造能力。这三个层次中的知识要合理组合,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其分布形态应为宝塔式,即专业知识居上;相关知识居中;一般知识垫底。

3.探究

创造水平的高低、创造能力的强弱体现于创造成果之中。创造成果有大有小,但一般都得付出艰苦努力,多数则要经历坎坷曲折、披荆斩棘,方能功成名就。因此,凡创造者都应具备敢于探究的个性特征。

要培养凡事具有探究性的良好特征,应把握好以下四种品质的发展方向。

一是自信。众所周知,无意成为创造者的人,是永6成不了创造者的。凡一提到创造发明就想到“我不行”的人,理所当然只能永6循规蹈矩,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因此,要想创造发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首先要挣开自卑的枷锁,树立高度的自信心。这样,才敢于探究,为创造而跃跃欲试,勃发出创造力与进取心。此外,探究要开辟新领域,突破旧观念,难免会遭到讽刺、打击、嘲笑、挖苦,甚至被他人认为是“胡闹”、、等等。当种种冷嘲热讽迎面袭来时,是“谬误”“无知妄作”畏惧、退却,还是力排众议、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探究方向,这取决于自信心的强弱。自信心强能使人产生心理安全感,对他人的冷漠与怀疑无所顾忌,坚信自己的事业,坚持自己的方向。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就自信而言,也是如此。如果盲目自信,则会导致盲从探究,乱闯瞎碰,结果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却可能一无所获。如果自信建立在对自我才华的正确估量及对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能对探究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美国有一位生物学家叫巴尼拉·麦克林托克。20世纪40年代,她对玉米的研究曾长时期受到生物学界冷淡,但自信使她把握了自己的探究方向,最后获得了超时代的重大成果———发现了“转座因子”。推翻了遗传物质———基因是固定不变的传统观念。19愿猿年11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事后,她深有体会地说:并且已经掌握了专门“假如你认为自己迈开的步伐是正确的,的知识,那么,任何人都阻挠不了你…,不必理会人们的非难和评头论足。”要培养这种具有高度自信心的品质,平时就要养成一种“成功心理”。对自己确定从事的工作,要抱有必胜的信念,并脚踏实地想方设法加以圆满完成。即使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也不必自我卑逊,而要冷静思考,接受教训,竭尽全力向好的方向争取。这样,经努力争取所达到的结果,尽管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对自己终究也是一种安慰。使自己了解到自己的能力,从中增强自信心。随着成功的不断取得,自信心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便会在你心中扎根。

二是质疑。我们常说,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比较好的事物,你仔细推敲,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觉察到它的弱点与不足。就此而论,现有的一切科学理论与创造发明之物都包含着某些缺陷,有待我们去发现与修正。这就为新理论、新学说、新发明的产生提供了客观依据。所以说,值得探究的问题到处存在,关键在于要善于发现问题。能否发现事物中的问题,首先取决于对事物抱有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接触到的事物抱有坚信不疑的态度,那么,他就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其中的问题。既然没有问题,也就没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显然,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创造发明。反之,一个人如果对事物抱有怀疑态度,坚信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大小而已,那么,当你对事物投射怀疑的目光时,事物中原来被掩盖、包藏着的问题才容易暴露在你的面前。抓住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就可能作出创造发明。所以,为了有所创造,就必须大胆探究,而要探究就要敢于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决不迷信、盲从,才能去思别人之所未想,去探别人之所未解,去发现别人之所未见。

三是求异。创造是一种求异行为,因而为创造而探究需要具备求异品质。具有求异品质的人才能不拘泥于传统观念,敢于标新立异,对无人涉足的领域进行开创性探究。而凡事求同的人却易受思维定势的作用,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已有的知识框架或认识模式中,笃信常规理论,拘守传统观念。这种人很难想象会有惊人的探究精神。求异品质是逐渐养成的。在平时要注意:对别人的意见不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已有的结论不满足,敢于寻找更好的答案;对于现实中提出的问题不轻视,敢于进行独立思考。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探究精神的人。在创造活动中,才能开创新的天地,充分显示自己的创造才华。

四是顽强。坚持不懈的顽强品质对于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必要的,而对于探究尤为重要。因为,探究经常是在逆境中进行的,要经受着来自两方面的考验。一方面是探究本身要经历长久的时间,克服大量的困难,遭遇多次失败;另一方面是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对探究的种种干扰作用。这就决定要进行创造性探究,要取得创造事业中的成功,没有顽强与拼搏是不行的。诺贝尔为试制炸药,曾发生了几次惊险的爆炸事件。有一次整个实验室都被炸飞了,他弟弟与四个助手当场被炸死,他父亲也因惊吓伤心而半身瘫痪。顽强使他坚持试验。此后经过四百次试验,终于取得成功。顽强的品质需要平时锻炼。在小事上就要做到坚持到底,善始善终,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此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常会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因此,为自己选准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形象,就会大大促进自己顽强品质的形成。

4.育能

创造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努力培育自己的各种能力,对于提高创造力是重要的。据创造学家研究,与创造力有关联的能力多达十几种,而其中七种对创造力的影响较大。它们是:观察力、联想力、分析力、综合力、判断力、想象力与直觉力。由于这些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在前面已有详细叙述,这里不再赘述。

五、预见力的培养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正确的预见,也曾有过错误的预见。如有意剖析正确预见的事例,就能发现,成功的预见必备三个基本条件:掌握了相应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运用了良好的推理。因此,要培养与提高自己的预见能力,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增强发现规律的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区别仅在于时间长短。事物的这种发展遵循于一定的规律,规律支配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当我们尊重规律并能发现规律时,就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正确预见。反之,当我们无视规律或不能发现规律时,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对事物的发展方向所作的预见往往是错误的。所以预见的正确与否和我们发现规律的能力强弱密切相关。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发现规律的能力呢?要增强这种能力确实不太容易,因为这种能力根植于众多的因素之中。不过,如能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其中包括对事实、经验和理论的掌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这种能力。

事实,是发现规律的依据,是作出正确预见的基础。列宁说过:“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如果离开了事实,科学的预见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规律尽管深藏于事物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会反映在大量的事实材料中。只要能掌握大量的事实,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就能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所以,要预见事物的未来变化,就要从掌握事实材料入手。掌握的事实材料越多,从中发现规律的可能性就越大,预见的根基越牢固,预见就容易正确。在人类的早期时代,到处盛行的占星术、手相术、迷信预兆及现今仍到处流行的占卜算命、抽签问卜、请亡灵显圣等迷信活动,之所以不能起到预见作用,就因为它们依据的不是事实而是虚幻。

事实是预见的基础,但仅仅掌握事实还不够。还须前进一步,从掌握的事实中,去寻找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把握了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作出某种预见就容易得多了。平时,我们所讲的经验就是建立在许多事实基础上并被多次证实的,因此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对事物的发展更具有预见性。比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正月十五雪打灯,麦到芒种好收成”这类农谚就是根基于事实基础上的经验,它们在一定范围内确能应验。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强人”,之所以具有“先见之明”,就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经验使他们善于从事物的现状中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以此为依据,对事物的未来状态作出较为正确的估计。所以,我们要重视经验的作用,要努力积累经验。经验积累得越丰富,发现事物规律性的能力就越强,对事物的预见就越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