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清风明月
38234300000050

第50章 人工智能及后现代

——兼评《人工智能》

当所有搞文学艺术的人都以玩一把“后现代”为乐事之际,我们发现斯皮尔伯格早在时尚之前,就疯狂地把“后现代”玩到了极致。

《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到《人工智能》,斯氏无不以颠覆秩序与逻辑为能事,为此,我们也随之一同跌入疯狂的深渊。

《侏罗纪公园》里,一群史前恐龙复活,流窜在二十世纪的人类社会里,以横扫一切的架势,肆无忌惮地践踏人类的文明。我们对这群穷凶极恶的恐龙又爱又怕,或许恐龙们正暴露了虚弱人性中极为残忍和无情的一面,我们才会在影片上映后,让一片片的仿侏罗纪公园和仿恐龙长久地伫立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吧。

《辛德勒名单》及《拯救大兵瑞恩》同为二战题材影片,又同样具有伪人道主义的痕迹。基督教的信徒有唯美癖,这似乎已成定论,但他们在沉湎于这一癖好之时,又容易走向顾此失彼的极端。《拯》和《辛》片都有明显的硬伤,如:一个人的生命和一群人的生命,孰更重要?几千人生还,而他们生产的军火却又将用于摧毁更多的家园和生命!我们往往被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而忘记或者说宁愿忘记那些逻辑,于是制片商从中喜洋洋地牟取暴利。斯氏则由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眼泪、激动,以至于更多。在他的影片里,逻辑退居形式之后,有的甚至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如《人工智能》的后半部。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所谓的后现代艺术越来越具有矫情和做秀的意味,较之刻意地追求形式上的颠覆,我们似乎更乐于接受真诚的摒弃和撕裂。《拯》和《辛》两片显而易见的伪人道主义迹象,使我们在崇拜大师时多少有些迟疑,而大师在整合《人工智能》一片几近失控的行径,又使熟悉他的观众吃惊不小。

我们不妨对科幻片《人工智能》的内容作一番考察:亲生儿子因意外事故受重伤在医院接受治疗,丈夫为了安抚悲痛的妻子,定制了一个几可乱真的机器人小男孩,以排遣儿子不在时家庭中的寂寞。这个仿真人有着乖巧男孩的外形,并且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机器人竭尽全力地想得到妈妈的关爱,妈妈却因为思念儿子,和对机器人的害怕,而屡屡拒绝它的善意迎合。当女人终于接受机器孩子,与它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交流时,女人的儿子痊愈回来,妈妈的注意力立即转移到儿子身上。机器孩子和欢蹦乱跳的真孩子争夺母爱,它在饭桌上大口吞咽蔬菜,险些把自己弄得“死机”;它在游泳池边被孩子们拖下水,妈妈先救的是自己的儿子;调皮捣蛋的真孩子看出了机器孩子的良苦用心,骗机器孩子剪下妈妈的一缕头发,他承诺说这样就能永久地得到母爱。机器孩子在慌乱间趁妈妈熟睡之时潜入卧室,它真的剪下妈妈的一缕金发,惊醒的妈妈却以为将受到袭击,她恐惧地下定决心要放弃这个渴爱的机器孩子。

机器孩子被人类的亲情深深诱惑,又被给予它诱惑的人类所抛弃。妈妈把机器孩子带到荒无人烟的山野,残酷地告诉机器孩子,为了她一家人的安全,她不得不让它远离她的家庭。可怜的机器孩子原以为妈妈是带它出游的,在机器孩子诞生的一刻起,它的程序设置中便没有“仇恨”这一复杂的概念,所以它坚信,这是妈妈跟它玩的一种独特游戏。当机器孩子茫然地牵着它的同伴小机器熊在林中狂奔,并凄切地呼唤远去的妈妈时,我们会被这孩子的一颗赤子之心感动,我们会回想起,在无人陪伴的长夜,我们是怎样无限眷恋地向往妈妈温暖的拥抱。尽管机器人是不具备心灵的,但我们却坚信,此时苦苦呼唤的机器男孩有着一颗最善良和淳朴的人类之心。

为机器人注入人工智能,是科学家们玩的货真价实的后现代把戏。这是一种有意为之的理性行为,也许他们并无意于颠覆人类的智慧,而机器人存在的结果,却恰恰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智慧生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确,斯皮尔伯格也同样无意于摆弄“后现代”这劳什子,他在不经意之间,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后现代”的探索之路。据说,这位老人的创作态度是极其严谨的,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表达了永恒的真善美的主旨的。在此,我们仍然不愿意涉及对艺术家思想或人品的质疑和拷问,我们只想因袭传统赋予我们的经验,作一些试探性的猜想。

斯皮尔伯格先生是一位智识丰富的学者型艺术家,虽然身处好莱坞梦工厂浓重的商业氛围之中,仍能以其卓尔不凡的艺术品质而令世人瞩目。他所拍摄的影片,几乎全都成为电影史上艺术和商业价值并驾齐驱的范本。令我们叹为观止的超级动漫巨片《侏罗纪公园》,是电脑特技的集大成之作,是人工智能的结晶。在该片中,颠覆和重组两种“后现代”的重要元素,在人工智能设置的语境中,上下驰骋、游刃有余。斯氏绝非自发的“后现代”主义者,他仅仅巧妙地于下意识状态下夺人所爱,他的目的仅只为建立一股赏心悦目的冲击力,使观众的视听得到全面的愉悦。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后现代”的未来之路,或许会在颠覆和重组的包装下,流露出对更为有序的社会前景的无限向往,嘲弄转化为善意的谐谑。这既是商业社会对艺术的指望,也是人类呼吁和平的心声。

传说《人工智能》是在斯氏因病放手后,由另外的人继续完成的,就如《红楼梦》因二易人手,出现全然不同的结局一个。从机器男孩被人类抛弃的那一时刻起,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变。就整体而言,《人工智能》是一部面目全非的电影,是一部典型的拼贴式作品。这位后续的导演,迫不及待地接过了斯老兄的指挥棒,像一个熟练工似的玩起了“大话西游”般的游戏。只是因为有斯老先生的盛誉顶着,才险过票房大关。但我们观片时的失望,甚至绝望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人工智能》情势的陡转发生在机器孩子被妈妈抛弃后。正当我们软弱的泪腺要适时地流淌出一些咸乎乎、酸溜溜的液体时,接下来的剧情却令我们的流泪欲望戛然而止。机器孩子和机器小熊原来已经被它们的妈妈抛到了废旧机器人的聚集地,这是一处处理机器人的垃圾场,机器人为人类劳苦奔忙,一旦破损或老化,垃圾场就是它们最后的归宿。它们就像一群人类的奴隶,一部分不能动弹的机器人被处理机无情地吞噬、碾碎,另一部分则又被人类挑选到如斗兽场一般的娱乐场所,在疯狂的尖叫声中,被炮弹击得体无完肤。这当然依旧是伪人道主义的衣钵,从道义上讲,人类本不承担对机器人要像对待生命那样怜恤的责任,所有的人工智能的产物都是人类为自身利益而设计的。只不过从艺术的角度看,我们理所当然地认定,机器人也是鲜活的生命存在。这样以来,我们的同情和不忍才符合逻辑。

影片《人工智能》的后半部,虽然又复归煽情的轨道,机器孩子经过漫长的冰封和等待,终于等到了外星人的降临,并在外星人的帮助下也实现了重见妈妈的心愿。结局虽然美好,影片的条理却受到严重影响。外星人是超人工智能之上的奇妙生物,它们无需语言,思想的交流通过超感应完成。它们从机器孩子的残存信息中知道了孩子的秘密,又利用类似于人类的克隆技术的原理,从机器孩子剪下的妈妈的金发中提取DNA,使妈妈复活,母子终于可以相互短暂地独自拥有。这结局就像梦呓,梦中人喃喃自语,梦中的千头万绪他却不能抓其一端。因为做梦的好处是不需中心、不问来处,所以我们如梦方醒时可以全然忘却,或一笑置之。电影作品毕竟不是梦,它需要提供给欣赏者一个基本的脉络,一个不用过多思考就能得出的结论。脉络既是故事走向,也是逻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头绪,也感受到了太多的走向,我们更是难以满足。

如果这个大杂烩由斯皮伯格一以贯穿的话,结果会是怎样?我们不想看到绕过千头万绪得出的简单结论,我们需要脉络清晰的全过程。即使是“后现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