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影片《巧克力》
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法国小镇。全镇的人正聚集在教堂里,虔诚地听牧师布道。这儿是个宁静偏远的小镇,大家都相信一切自有天注定,小镇自有小镇的规则。每个人对自己所处的地位都有自知之明,若是有人忘乎所以,便会有旁的人提醒他,让他明白小镇的规则是不容轻易更改的。神父控制着这个封闭小镇上的人们的思想,他用那些枯燥的教义牢牢地锁住了人们热烈的心灵。
影片《巧克力》的年代设置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那是一个朴素、并在恢复重创激情的时代。二战以后,特别是从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由于战后科技革命的开展,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显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调节能力,这二十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这是个大背景,不管古朴的小镇是怎样地不动声色,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但它仍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别样展现。北部的寒流不期而至,飘飘洒洒的白色雪花下,两团鲜红的身影悄悄潜入静谧的小镇,这两团火红的颜色正是从那个大背景下衍生出来的。
巧克力的生产技艺是游走四方的母女俩带来的。正如中国的茶文化在中原大地蔚然成风,并形成了某种亘古不变的传统,古老欧洲的巧克力也代表了欧洲的某些人文精神。尽管战争已经不复存在,但大战的阴影不仅从物质上摧残了人类的积淀,对于人类的精神,特别是欧洲人敬畏上帝的信仰,无疑更是一次极大的冲击。沉默的人更沉默,疯狂的人更疯狂。也许远方来的母女俩肩上担负的是神圣的使命,她们要通过这种游走的方式,把巧克力的浓情播放到她们到达的任何一个地方。
片中有一对夫妻,妻子在战争中遭受过蹂躏,心灵烙下了永恒伤痛。丈夫则是个凶狠的酒徒,以殴打柔弱的妻子为乐。患病的老祖母和迷恋死亡与鲜血的小男孩、关系疏远的母女、沉醉于权力的欲望中的小镇镇长……一组一组的成对照的人物,组成了小镇的独特的景观。影片没有过多的前史交代,但我们仍可以推测,这个小镇没有幸免于战争的洗劫。尽管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从那些木讷的面容,从那些不再生动的谈笑和对白中,我们不难想像多年以来,人们失去了什么。在资本主义高速调整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群情振奋的世界一隅,却有一群人正在丧失生命的活力,显然地,那是心理失衡的体现,是残酷战争留存的挥之不去的后遗症。
小镇并不存在刻意的压抑,众人的克制都是自然流露的常态。镇长的办公桌上长久地摆放着他亡妻的照片,他在工作的时候也与妻子长相厮守,这份纪念确是发自真心的。克己复礼是镇长言行一致的原则,秩序是小镇人赖以呼吸的空气。看似正常的表像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冷漠、缺乏创造的激情。循规蹈矩的假象把这一致命的顽痼悄然掩盖,茫然的小镇人还一无所知地继续着他们几近麻木的生命情状,不免使人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
巧克力的介入是从一位中年的男人身上开始的,这个男人除了劳作,早已无心浪漫。因为饥饿,他捡起了被老婆丢下的巧克力,他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巧克力,奇迹便出现了。他春情勃发,不事装扮的老婆也由此面貌一新。这是一次触及心灵的关怀,关于巧克力的传说在小镇流散开去,一时间,小镇的男女老少对这间飘散浓香的小店趋之若鹜。
人心的变化就像某些奇迹的不期而至,经不起理性的清查。当然,《巧克力》毕竟还只是一部生活轻喜剧,结构的轻巧和叙述的简洁是它的基本格调。喜剧性的人物和弄巧成拙的场面是必备的调料,如镇长醉倒在巧克力展示橱窗中必然会引起观众的捧腹大笑,再如年轻牧师口是心非的布道,不单是我们,就连剧中的人们也忍俊不禁。
《巧克力》故事的讲述者并没有高妙的设置悬念的技巧,她娓娓而叙,像拉家常一样,把一幅已经过去的那个世纪的小镇风情画卷缓缓展开,这给那些喜好美国大片的观众无疑会带来观赏障碍。应该说,这真是一部朴实无华的电影,它有某些类型电影的痕迹,但又保留了生活流的基本原则。薇安和她的女儿是拟人化了的巧克力,薇安不仅熟谙巧克力的制作流程,而且对人们的内心关怀备至,这是现实世界中可堪珍视的温暖情怀。那些精工细制的巧克力,就像一颗颗融化人心的小火焰,它们满含深情地化解了小镇人的冰封的情感,余香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