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断想
在香港众多的导演中,王家卫堪称是颇有文化品位,也最具恋旧情怀的一位。他的新片《花样年华》是一部个性鲜明的作家电影,他本人的艺术及人文理念始终贯穿其间,让人联想起许多值得典藏的法国影片。
从宏观的意义上衡量,《花样年华》是发生在上海的人文背景下的、一个有情者终难成眷属的故事。当然,考察影片的内核,它极大程度上涵盖了人性的弱点和无法冲破礼法束缚的无奈。处于花样年华的陈太太和周先生,安然地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中,各自都有外人看来十分般配的伴侣:陈先生是个日资公司的高级职员,周太太貌美如花。周太太与陈先生不知从何时起,背着各自的伴侣偷偷相好起来。大家都来自上海,并且在香港的这处上海房东经管的居民楼里暂且生活,所以故事主人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逻辑是纯上海式的,也即半开放状态下的中国式的。
坐在昔日的霞飞路边的咖啡馆里,看那座叫做“国泰”的老牌子的电影院和车来车往,心里突然充溢着浓得化不开的浪漫情怀。这条路曾经嗑嗑嗑地击响着张爱玲尖细的皮鞋跟,也许胡蝶还有周璇开着她们的香车一路飞驰而过……
隔着窗帘望去,只是车速加快了,路人也少了懒散与悠闲;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隔了薄云,太阳懒洋洋地晒着。什么变了?
不敢说王家卫是在殖民文化的繁华中深深浸淫过的,但在他作品中不时流露出的纯粹的小资产阶级情调,确实在当今的白领阶层眼中很为受用。那是一种需精细打量后的尺度的掌握,是深知自己的份量而不越雷池的矜持和优雅。片中张曼玉所演的陈太太,就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了这份优雅的女人。这种女人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几乎随处可见。
开埠最早,为上海的人们提供了走出闭塞的良好环境,也为开放式的情感状态的出现奠定了根基。然而,百十年的追慕效仿与几千年的文化势态相比,内心的火焰依然是渺小和疲弱的,只能借着一丝丝自由的声浪,在戚戚嚓嚓的麻将声中欲说还休。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不中不西的上海的延续,现在几乎被欧风弥盖的香港,则已经烧成了热情的沙漠,所有的欲望都再不需精心掩藏。《花样年华》的故事只能发生在那样的一种背景下,今天的白领们尽管会为那些隐痛而遗憾,但他们自己是断不会再搬演一台那样的戏剧的,因为男女私情在当今已非秘而不宣的新鲜事物了,爱或恨都能成为最直截了当的理由。
这种变化不知将是什么的征兆?
慢慢喷云吐雾的时光一去不再,老的留声机戛然停止,那些略带病态的哼哼唧唧的歌声被重金属轻易地碾碎、淹没了——唉,那些好日子哦,如周璇歌里唱的:“花样的年华,月样的银裳”……
十里洋场的声色犬马和妙曼的舞娘,哪去了?上海没有了周璇们张爱玲们,近乎成了一座空城。如今的新上海人们,衣着竟是如此的不精致了,随随便便邋邋遢遢,就是从前富人家的老妈子,都知道用凝刨花把头发抹得光光亮亮,清清爽爽地出门买小菜呢。现时的上海,精致真是少见了,很可惜。
女人们尽管也烫卷发涂摩斯、抹指甲油搽口红,可总觉没有多少底蕴,随时地会张牙舞爪地露出悍妇的模样;男人们依然唯唯诺诺西装革履,但并不显出涵养和绅士风度;楼在不断加高,路在飞速增多,人口也日渐密集,而上海的浓度已然被稀释冲淡了太多太多。总之变味走样了,任有多少重温旧梦的祈盼,终是回不到浩如烟海的旧日时光中去。
还是幻想着变成一只蝴蝶,到旧梦里去穿巡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