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谋术全书
38011300000049

第49章 灵舌急智——说辩谋略(3)

唇枪舌剑,诸葛亮阵前骂死王郎

三国后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曹魏,魏主曹睿派大将军曹真迎战。双方交战之前,魏军军师王郎对曹真夸口说:“来日阵前,老夫只需用一席话,保证让那诸葛亮拱手来降。”

当时两方军队在祁山下排列成阵势。三通战鼓以后,军师王郎骑马从阵中跑出,魏兵大叫:“请对阵主将答话!”只见蜀兵战旗开处,从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羽扇纶巾,正是丞相诸葛亮。

王郎拍马走近,拱手施礼道:“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正是!”

王朗在马上欠身答礼,朗曰:“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诸葛亮答道:“我奉皇帝诏命讨伐叛贼,怎么会师出无名呢?”

王朗说:“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

诸葛亮说道:“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郎说道:“自从汉桓帝、汉灵帝以来,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纵横中原,张邀在陈留造反,袁术在寿春建国号,袁绍在邺城称王,刘表占据荆州,吕布想吞并天下,国家危机,百姓遭难。是我太祖武皇帝曹操扫平天下、席卷全国,八方百姓一心归顺,并非依仗权势取得,实在是上天的眷顾。魏文帝有文武全才,效法舜受禅于尧,取代汉献帝继承皇位,这难道不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吗?今先生有才学、怀大志,常自比管仲、乐毅,为何不仿效伊尹、周公,反而故意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呢?难道你没听说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吗?如今我魏国有大军百万,良将三千,谅以你们腐草的荧光,怎敌得过当空的明月?先生如今可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还可以得到封侯的地位。这样就会国家安定,百姓免遭战乱,难道不好吗?”

阵前魏国的士兵听了,纷纷大声叫好。王郎的一番话真是令魏兵军威大振。

谁料,诸葛亮却在车上哈哈大笑道:“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汉朝自从桓帝、灵帝开始,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家连年战乱,又遭旱、涝天灾。黄巾之后,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无辜百姓被杀戮,弃尸荒野。这都是因为朝廷之上,狼心狗肺之辈纷纷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竞相掌权。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我了解你王郎的来历,你祖居东海边,举孝廉做官。本应该辅助朝廷,治国兴邦,你却帮助盗贼,一共篡位,助纣为虐!大逆不道、不忠不孝。你的罪恶深重,天理不容!”

王郎听了气得哆哆嗦嗦地说:“你……诸葛村夫,你竟敢如此辱骂我!”

诸葛亮说:“住口!你这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百姓恨不得吃你的肉!怎么还有脸敢在这里饶舌呢?今天幸好我在,辅佐刘皇叔在西川继承汉朝统治,是天意不绝我大汉王朝!我奉皇帝诏命讨伐叛贼,率领正义之师。你本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大奸贼,只配缩头藏身苟延残喘,不过为了混碗饭吃罢了,还竟敢在两军阵前大谈什么上天规律?你这叛逆老贼,死后归到九泉之下,我看你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二十四位汉朝皇帝!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舞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诸葛亮话音刚落,王郎竟听得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一头栽到马下,气绝身亡了。

谋略点评:

诸葛亮与王郎之间的言语,可以说都是精华,措辞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双方都是言词惊人、一语命中的辩论高手。王郎在交谈开始时就以天数有变、识时务为俊杰为论据,阐述汉朝自汉桓帝、汉灵帝以来,战乱、灾荒不已,曹操平定战乱,万众归心,曹丕篡汉,是天命所归。你诸葛亮既然是有见识的人,就应该投降我魏国。他采用的就是攻心术,目的在于劝说诸葛亮投降。

而诸葛亮则以忠孝为论据,驳斥了王郎的天数有变的论据,指出国家连年战乱的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朝廷上奸臣当道以致国家危机,百姓遭难原因所在。正像你王郎原是汉朝老臣,本应匡扶汉室,却投靠曹操,成为不忠不孝的老贼。最后又表明自己是奉天讨贼,伸张正义;并以总结论说:你活着时就得背着乱臣贼子的骂名,死了也没有脸面去见汉朝先帝!其采用的也是攻心术,彻底驳倒了对方,使其急火攻心而死。

舌辩群臣,崔浩力劝武帝征柔然

东晋初年时,鲜卑拓跋部还是我国东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相对比较落后,后来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同时任用了一大批汉族士人做他的谋士,其中最有名望和谋略的就是崔浩。

当时的柔然也是北方的一支游牧部族,他们经常南下进犯北魏,烧杀掳掠,威胁北魏边境的安全,严重干扰了北魏统一北方的计划。

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算讨伐柔然,但是却遭到朝廷上下一致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征伐柔然的时机还不成熟,而且会得不偿失,如果南朝借此偷袭北魏,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唯独谋士崔浩赞成出兵征伐柔然,并一一驳斥了那些反对的观点。

当时,崔浩在拓跋焘面前同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黄门侍郎赫连昌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都认为柔然是没有用的地方,那里的土地不够肥沃,人民没有什么教化,即使征服了柔然也没有什么用途,是白费功夫。

针对这样的观点,崔浩驳斥道:“这些观点是以前汉朝时的老生常谈了,完全和现在的形势不符合。柔然以前就从属于我们国家,所以要去征伐它,使它重新臣服我们,这是天经地义的。况且柔然所在的漠北草原水草丰茂,很适合放牧和种植,怎能说是不毛之地呢?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土地。柔然是游牧民族,以前南方的汉人去攻打柔然,的确有很大的困难,当时确实也遭受过很大的损失。但是我们也是游牧民族,我们有针对他们的特有的战争策略,如果我们去攻打柔然应该没有问题的。况且,柔然多次来犯,骚扰边境,只要它一日存在,我们就一日不得安宁,而且它还严重干扰了我们统一北方的计划。因此我们应该尽全力去征讨柔然。”

又有人反驳崔浩说:“征讨柔然是很大的军事行动,如果想保守这个军事秘密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保守秘密,让柔然知道了,他们就会向北逃跑,我们岂不是白费工夫?况且,如果南朝乘机出兵来攻打我们,我们留下的军队可能无法抵挡。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会不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都不好说,所以还是不要去征伐柔然了。”

崔浩微微一笑说:“恰恰相反,如果不彻底摧毁柔然就无法抵御南朝。以前刘裕曾经攻占关中,留下爱子和几万精兵镇守,却全军覆没。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我国国力强盛,南朝绝对不敢主动北上来犯我边境。依我看,即使我们主动把河南给他们,他们也难以守住。何况我们攻打柔然所需要的时间很短,他们还不足以赶到这里来攻打我们。所以南朝来犯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过多考虑。而柔然则不然,他们自恃处于边远地区,以为我们没有力量去讨伐他们,因此他们的防卫并不严密。只要我们乘其不备,将他们一举消灭,方能一劳永逸。”

拓跋焘听完了他们之间的辩论,下定了讨伐柔然的决心。以后事态的发展全部都在崔浩的预料之中,柔然很快被击败,而在征讨柔然的过程中,南朝的军队并没有来进攻北魏。

谋略点评:

任何事情都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同时还要综合分析面对的形势,做到胸有成竹。当然,还要有足够的胆略和勇气,才能作出正确的抉择。

崔浩不愧是北魏有名的智谋之士,在征伐柔然的问题上,就充分体现了其远见卓识。他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驳斥了众人一味守旧的心理观点,并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征伐柔然的利弊。正是他的论述具有远见而且切中肯綮,拓跋焘才力排众议,下令北击柔然。

避其锋芒,王僧虔巧言保性命

南北朝时候,王僧虔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孙。他的楷书不但继承了祖法,又有所创新,而且造诣极深,南齐朝内很多大臣和诗书大家都以挂他的墨宝为荣。王僧虔为人乐善好施,有穷人过不了日子找上门来,他就让人买来白扇,龙飞凤舞题上几笔,让穷人捧了去卖个好价钱。

于是,大家都议论说王僧虔的楷书不次于王羲之,乃当今天下第一!哪知这话传出去之后,就有个人不服气,这个人就是齐高帝萧道成。原来,萧道成闲来无事也爱涂鸦几笔,水平还算入流,可要跟王僧虔比,可就差一大截了。

这一天,齐高帝心血来潮,想与王僧虔一比高下,拿下这个“天下第一”的名号。于是,下了一道圣旨,传王僧虔进御花园。齐高帝捋着胡须冲王僧虔嘿嘿一笑,看着前方的亭子,大声说道:“王僧虔,朕听说你的书法被称为当今天下第一,特约你来比试一下。你抬头看此亭匾额,上书‘梅亭’二字。想当初你的先祖王羲之于兰亭写下一序,天下闻名,千古流芳啊。希望爱卿今朝在梅亭能梅开二度!”

王僧虔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这是故意以梅对兰,侮辱先人呢。但是,他又不敢发作。在众大臣的凑热闹声中,君臣二人饱蘸浓墨,屏息敛气,开始显露各自的书法技能了。不一会儿两个人都写好了。齐高帝一会儿将头一扬,双目盯住王僧虔,笑着说:“你说你我二人,谁第一,谁第二?”

王僧虔心里七上八下的,即矛盾又害怕。他告诉自己:既不能随便压低自己,辱没先祖美名,也不能得罪他,弄不好可是性命难保啊。为了镇定心情,他装做慢慢地细赏两幅楷书,心中却在暗想解决的办法。突然,他的眉头舒展开来,抬起头,恭敬而又大方地对高帝说:“臣的书法,为大臣行列中的第一;陛下的书法嘛,当称皇帝中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