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京师指挥对这件案子仍有怀疑。尽管一时还找不到其中的缘故,但是,他总觉得这件案子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一天,他沉思了很久,心想:“我左右的人中,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差役,他的职责是负责养马,为什么每次提审他们时,这个养马的都站在旁边呢?”
于是,他先后四次提审了这批犯人,发现那个养马的差役都要来;而他审问其他案子的时候,那个养马的差役都不来。于是,在审完那几个公子哥后,京师指挥突然叫住他,问他为什么来听审。
他推说没有什么,只是闲来无事过来看看。京师指挥又继续追问说:“那为什么我审其他的案子时,你不来听呢?”
他吞吞吐吐不知如何回答,只说:“凑巧,凑巧吧。”说着还不住地擦汗,显然是心虚所致。京师指挥立刻下令手下人拿出炮烙的刑具来,那差役一看吓得立刻瘫软在地上,这才老实交代说:“开始,奴才并不知道这案子的来龙去脉。后来小偷贿赂奴才,让奴才在您每次审理这案子的时候,必须记住您和那些公子哥所说的话,并马上向他报告。他答应事成之后给奴才100两金子做报酬。”
听了他的话,京师指挥这才明白,官府之所以能挖到那些被盗的财物,都是因为小偷事先得到了情报,而连夜赶到那里埋下的。
那差役请求指挥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京师指挥同意了。于是,命令几个士兵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跟随他一起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把隐藏在那里的小偷一网打尽。这样,那些无辜的公子哥们才得以释放。
谋略点评:
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的直觉,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灵敏的直觉,完全可以帮助你觉察到事情的疑点,从而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故事中的京师指挥,就是凭自己的直觉。他觉得案子隐藏着不妥之处,虽然一时还想不出什么地方不妥。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一定什么地方有问题。于是,他就仔细回想审案时的情景,终于想到了养马的差役,而破获了此案。
引蛇出洞,张淳智擒盗贼
明朝隆庆年间,张淳被任命为永康知县。当时永康一带世风颓败,污吏刁民不可胜数。官府还积压了很多陈案,在短短几年里,皇帝就罢黜了七任县令。张淳了解到这种情况,并没有退缩,而是下决心要把此地治理好。他日夜审阅案卷,不敢稍加怠慢,并且他料事如神,断案非常流畅迅速。据说他常常在人们做一包饭的工夫就可以断一件案子。因而百姓送了他一个“张一包”的雅号,用来称赞他断案神速。
永康出过一件盗窃库金的大案,据说是巨盗卢十八所为。但他生性狡黠,出没不定,官府十多年都没能将其拘捕。御史对张淳的办案能力有所耳闻,就让他负责查办这件案子。张淳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给自己限期三个月抓获案犯,并请御史亲自监督。御史索性依计而行,时常派人去催问他,故意提醒他期限将临。
张淳显得不慌不忙,似乎并不急于捉拿盗贼,而是像往常一样料理公事。当御史每次派人来问时,他都故意露出尴尬的神色,还在众人面前笑着说:“盗贼逃遁很久了,一时怎么能抓到呢?”其实,张淳做这些不过是用的障眼法,借此来迷惑隐藏的盗匪。他想,如果自己兴师动众去四处搜捕,盗贼肯定会藏而不出,可能还会逃到异地。何不用个缓兵之计,引蛇出洞呢?因此,他外松内紧,暗中派出得力干将,多方查找盗贼下落。
一天,有人探知县衙门中一位小吏的妻子长期与卢十八私通,小吏却因惧怕卢十八,还不情愿地做了他的耳目,定期去通风报信。张淳听后心中暗自庆幸,但却装成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放出话去说:自己已经黔驴技穷,破不了这案子了,过几天就去向御史大人谢罪去,并且辞去现有官职。然后又故意让家人打点行装,装出要走的样子。
这小吏果然把张淳的话转告给卢十八,卢十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继续逍遥法外。张淳见此计得逞,便当机立断,借以其他罪名将小吏拘捕,然后亲自审问。他先是恐吓小吏,说通盗之罪是要被处死的,小吏非常害怕。张淳便转而又假装好心地教其所谓保全之计,即让他的妻子代为在狱中服刑,而自己出去设法用钱来赎妻子。小吏为了活命,只好托人转告妻子,让她照此办理。
小吏之妻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捎信给卢十八,求他务必来见上一面。卢十八情急之中,也来不及考虑,就急匆匆地来探视。不料,张淳早就在小吏家门附近设了埋伏,正好来个瓮中捉鳖,将其抓获。等御史接到张淳破获盗案捷报时,还不足两个月。
张淳不仅擅长断狱,整顿治安也很有办法。有一年永康大旱,粮食没收成,百姓吃不饱肚子。不法之徒就趁机打劫,并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胆敢出来抢劫,使地方上无一宁日。身为永康的父母官,张淳对这种严重骚扰治安的行径当然不能容忍,就制定了非常时期的严厉法令——抢劫者处死。
一天,有一个人因为抢了五斗米而被拘捕,罪当处死。但许多乡亲都为其求情,希望饶恕他这一回。张淳刚开始不为所动,认为法纪是对事不对人,宽恕了这个人,将来又如何能治众?不杀一儆百,也难以刹住这股蔓延的抢劫之风。但后来又从求情者的口中得知,此人的确不是惯盗,而是因为他家中有一老母需要抚养,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张淳就动了恻隐之心,可是如何才能既不违反法纪,又让他保住性命呢?
第二天,张淳令人解来一名死囚,故意将其用布蒙住了脸,当众宣布以“劫米者”的罪名执行死刑,然后将其毖死杖下。大家都以为处死的是那位抢米者,其实是张淳偷梁换柱,真正的“罪犯”已经释放了。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内情后,无不为张淳的机智和明断是非所敬服。不法之徒也被震慑住了,因为他们惧怕严惩而不敢再行凶。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地方上就恢复了安宁。
谋略点评: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在许多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之间,其实也存在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运用广泛联系的方法。古代善于断狱的人,就是运用了这种事物这之间广泛的关系。如果再精于推理,巧借外部有利条件,就可以很容易地侦破案件。
张淳就是这么一位善于运用谋略的高手。对于卢十八一案,他先是欲擒故纵,先麻痹对方的心理。然后,再利用小吏之妻与罪犯的情感关系,巧设机关,使卢十八自投罗网。
智取字迹,殷云霁巧破疑案
明朝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殷云霁任清江县知县。
有一天,县里有个叫朱凯的人死在了文庙的西厢房里,看样子应该是一起谋杀案,可是罪犯却没有留下丝毫的证据。殷云霁仔细查看了死者所在的文庙,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看样子,这是手段高明的人或者懂得破案的人干的。殷云霁和县衙的人都陷入了沉思,但一时又找不到破案的线索。所以,好几天过去了,案子都没有一点进展。
可是,就在殷云霁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有人禀报说,在县衙的大门口发现了一封匿名信,送信的人已不知所向。打开匿名信一看,只见那上面写着:“杀朱凯的是某某。”大家看了这封信都相信无疑,纷纷说:“好几天都没有线索的案子,现在终于有证据了。大人,快去抓他吧。”说着就准备出发前去抓人。
殷云霁看着这封匿名信,并不急于让侍卫们去抓人,而是让大家等等,他自己则拿着信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灵机一动,对大家说:“不对,这凶手是想拖延时间而采取嫁祸于人的花招。”
大家不太明白,殷云霁就解释说:“大家想想,我们在凶案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也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的脚印或者指纹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排除凶案发生时有第三者看到的情况。那么既然如此,怎么还会有人写匿名信呢?这无疑是杀人凶手干的,现在凶手终于露出马脚了。”说完就问大家,“你们知不知道平时谁和朱凯有来往?”
侍卫们说:“县衙的姚立平时与他关系很好。”殷云霁就把所有县衙办事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本官想找一个负责写书信的人,我想看看大家的书法水平。你们各自写一张字呈上来让我看看。”
大家都当殷云霁是真的想找个负责写书信的人,也就没有什么意见,纷纷拿出笔纸写了起来。等到大家写完后交给他,他发现这个姚立的字体和匿名信上的字迹很相像。
于是就厉声说:“姚立,你别走。你为什么杀朱凯?”
姚立大吃一惊,慌里慌张的说:“大……大人,我怎么可能杀朱凯呢?我们平时关系很好的。您不要胡乱猜疑啊!”
殷云霁大怒说:“大胆姚立,到这个时候你还在狡辩!我刚才让你们写了字,发现你的笔迹和匿名信的笔迹是一模一样的,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姚立见事情已经败露,也不敢再隐瞒,只好老实交代说:“朱凯打算到苏州去做买卖,只让我一个人去送他。我由于一时起了贪念,所以才对他下了毒手。”
谋略点评:
用匿名信的方法,揭露某些隐秘消息的方法自古就有。对此,我们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如果不加鉴别一味相信它,很有可能会冤枉到好人。而殷云霁的聪明之处,首先就在于他不轻信匿名信的内容,还能从中发现问题;其次是他巧妙地通过笔迹,最终将罪犯拿获,可谓是个内心透彻的人。
用鉴别笔迹的方法查找某个人,这种方法在破案的时候经常被采用。总之,不法之徒再狡猾,也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