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的男人,由于刚刚步入社会,可能说话不注意,总是说:“我怎么怎么样,我如何如何。”其实,这种以“我”开头的话,总给人主观、武断、自负等等感觉。所以,如果你细心就会发现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而“我”、“我认为……”则会给人以主观、****的感觉。尤其在开口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来作主语,因为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增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次聚会,有位公司的领导在讲话的前五分钟内,一共用了40个“我”,他不是说“我”,就是说“我的”,如“我的公司”、“我的花园”等等。随后一位熟人走上前去对他说:“真遗憾,你失去了你的所有员工。”
这位领导怔了怔说:“你凭什么说我失去了所有员工?没有呀?他们都好好地在公司上班呢!”
这位熟人说:“哦,难道你的这些员工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吗?”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说话时,“我”和“我们”,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让同一个人分别扮演****型和民主型两个不同角色的领导者,而后调查人们对这两类领导者的观感。结果发现,采用民主型方式的领导者,使用“我们”这个名词的次数也最多,他们的团结意识最为强烈。而****型方式的领导者,则是使用“我”字频率最高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标榜自我、突出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因此,会说话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这种场合说话时应用“我们”开头
当领导在员工大会上讲话时应尽量多用“我们”。例如在员工大会上,你想说:“我最近做过一项调查,我发现一半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的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
如果你将上面这段话的三个“我”字转化成“我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说“我”有时只能代表你一个人,而说“我们”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员工们自然容易接受。
(2)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例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用“我们”一词代替“我”,这样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3)非得用“我”字时,以平缓的语调淡化
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5.培养自己正确的说话习惯
男人资本箴言:
口才,其实是一个人的知识、气质、性格乃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二十几岁的男人要学会培养自己正确的说话习惯。
二十几岁的男人经常是时代的弄潮儿,有些人就想制造点古怪,寻找些与众不同,说话时就像嘴里含块糖似的,总让人听不清楚。这些人还自以为自己很时尚、很时髦,是在引领潮流。殊不知,顶多算个自恋。大多数人是不喜欢的,我想也没有哪个老板会愿意要这样的员工。所以,如果二十几岁的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正确的说话习惯吧。
(1)表达尽量要流畅、清晰、准确
这是口头表达的基础。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
有些人很有才华和见解,但一开口,却语塞言滞,真是满腹经纶难以说清,说者费劲,听者着急;也有的人讲起话来口头禅很多,打乱了自己的正常语流;有的抑扬不明、顿挫无序。这些都妨碍了思想的准确表达,使讲话效果大打折扣。
纠正语病,提高表达能力,只要下一番功夫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办到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以雄辩的口才,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提供援助。就是这位伟人,原来讲话时总是结结巴巴的,而且口齿不清。
他曾因口才不济,第一次在下院演讲,只讲了一半就败下阵来了。而他却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诀窍,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总结出演讲“节奏、措辞、比拟和中心”四要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丘吉尔终于成为世界级的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2)要言简意赅,一定要记住勿冗长繁杂
经常听到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这反映了人们对“一讲就长,没完没了,空洞无物”的某些讲话的厌烦,大家要引以为戒。
话在实而不在长,语言在精而不在多。要努力提高讲话的提炼力和概括能力,增强讲话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善于使用凝缩性很强的哲理、成语。在“时间就是效率”的今天,使自己的口语更加见解精辟、详略得体、语短意丰,对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3)讲话应该注意场合、情境和对象
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既然要产生一种好的实践效果,首先演说家要充分地考虑到演讲的场合和听众的理解能力,否则的话他的语调就会由于时间、地点和听众不适合而不能表达出所向往的实践效果。”讲话的目的是让人接受,一定要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言从心出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动人心者莫不先乎于情。”言为心声,情真才能词切。大部分的演讲词都是由演讲者自己去写的,动人心者莫不先乎于情。只有演讲者自己动情,才能打动听众。这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举世无双的“这一个”。
一次成功演讲的全部魅力,首先要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进而强调自己的喜怒哀乐,强调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感受,而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我”就是“我”,要有勇气亮出一个活生生的“我”来。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没有个性,就没有魅力。
(5)得体表达
有些人在讲话时表现得过急、过冲,容易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因此,要特别注意摆正自己和工作对象的关系,给人一种平等、谦逊之感。
6.掌握玩笑的火候,拿捏说话的分寸
男人资本箴言:
二十几岁的男人,千万别有初入江湖天不怕、地不怕的想法,肆无忌惮地和自己周围的人开玩笑。殊不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为了与人和谐相处,开玩笑还是要把握分寸。
和人谈话时,开个得体的玩笑,相互取乐,说话不受拘束,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不但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还能够创造出一个适于交流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不过有些人却自以为聪明,因开玩笑而使朋友或同事不快。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想通过开玩笑来调节气氛,但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因此,开玩笑要讲究一点分寸。
(1)内容健康
笑料的内容取决于开玩笑者的思想情趣与文化修养。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笑料,不仅给对方以启迪和精神的享受,也是对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钢琴家波奇在一次演出时,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是空着的,他对听众们说:“朋友们,我发现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的票。”于是这半屋子听众放声大笑。波奇无伤大雅的玩笑使他吸引了更多的听众。
(2)分清场合
开玩笑要分清场合、地点,不可太随意。王凤的父亲去世了,追悼会上,她的一个密友想逗她开心一下,便说:“你不要再伤心了,希望你不要坐坛子放屁——响(想)不开!”一语既出,众皆哗然,王凤大为生气,这个密友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王凤生气地把她赶走。总的来说,在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宜开玩笑。
(3)分清对象
开玩笑之前,要先了解听者是否能接受你的玩笑。同样一个玩笑,能对甲开,不一定能对乙开。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对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晚辈不宜同前辈开玩笑;下级不宜同上级开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