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男人的资本
37987000000012

第12章 二十几岁该做的事(3)

6.天天有进步,才不至于退步

男人资本箴言:

如果身边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而我们却原地不动,那与之相比,我们则输得很惨!

管理学中有一个“蝴蝶效应”。纽约的一次风暴,起因是东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动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断放大,不断被放大的振动波越过大洋,结果就引发了纽约的一场风暴。

每次一点点的放大,最终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比如:每天笑容比昨天多一点点;每天走路比昨天精神一点点;每天行动比昨天多一点点;每天效率比昨天提高一点点;每天方法比昨天多找一点点——正如数学中50%×50%×50%=12.5%,而60%×60%×60%=21.6%,每个乘项只增加了10%,而结果却是成倍增长。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又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有一个叫张俊超的公司员工,他的父母都下岗了,生活很困难。他高中毕业后,因为不想让家里负债给他交学费,不得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到公司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他不像别的工人那样,拿一份钱,干一份工作,他每天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想办法充实自己,努力改变自己工作的境况。

他注意到主管每次总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商品的账单,由于那些账单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他就在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仔细研究那些账单,并努力钻研学习与这些商务有关的法文和德文。

后来,当主管忙不过来时,他就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由于他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以后的账单自然就由他接手了。

过了两个月,他被部门经理叫到办公室。部门经理的年纪比较大,是那里的元老级人物了,他说:“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30年,根据我的观察,你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在工作中改变自己以适应工作要求的人。从这个公司成立开始,我一直从事外贸这项工作,也一直想物色一个助手。这项工作所涉及的面太广,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的知识面很广,对人的适应能力要求也特别高。现在,我们选择了你,认为你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我们相信公司的选择没有错。”

尽管张俊超对这项业务一窍不通,但是,他凭着对工作不断钻研、学习的精神,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半年后,他已经完全胜任这项工作了。一年后,部门经理退休了,经过大家的审议,由他接任了这项职位。

现在,他在企业里有了相当的地位,收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你能说,他比那些大学生差吗?

中国有句谚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文凭和经历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勇于负责,每天都有所改变、有所进步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职员,并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有这样的弊病:他们认为要改变自己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他们不知道改变的唯一秘诀乃是随时随地要求自己改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钻研。

“今天我们应该在哪里改进我们的工作?”如果把这句话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定会有功效。你的工作能力就会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程度。

当你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时,你就能找到工作中的规律和做事的方法。

人的身体之所以保持健康活力,是因为人体的血液时刻在更新。同样,作为公司的一名职员,也只有不断地从学习中吸收新思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得不断改进的方法。

不断改进如果成为一种习惯,将会受益无穷。一名不断改进的职员,他的魄力、能力、工作态度、负责精神都将会为他带来巨大的收益。一个不断改进的老板,不但会感染自己的员工与他一同改变日常的工作,还能让自己的事业每天都向前滚动、壮大。

一桶新鲜的水,如果放着不用,不久就会变臭;一个经营良好的商店,老板和员工如果不时刻做出更新和改进,这个商店的经营也必定会逐渐地衰退。一个积极的成功者,每天在工作之中都要求自己有所改变。他们害怕退步,恐惧落伍,因此,总是自强不息地力求让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有所进步。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式的修炼。

7.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男人资本箴言:

生活本来就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征途,路途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困难,有挫折,就看你我是否坚强。我们能做的只有地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风雨。二十几岁的男人们,只走过了人生的四分之一,对他们来说,所谓“风雨”可能意味着竞争的受挫、恋人的分手、经济上的困难、事业上的坎坷等等……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挫折使我们痛苦,但同时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激励我们成长,这是生活的辩证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挫折的有无和强弱,而在于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我们是否能够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如果把挫折比喻为人生的风雨,把经历的过程比喻为多雨的季节,那么,当雨季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该及时地扪心自问:我该怎样面对雨季,我的伞在哪里?

(1)从容面对,快乐掌控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排斥,不如迎面而上。面对不可拒绝的挫折,唯一可取的态度是从容面对,如果进而能够快乐地掌控挫折带来的烦恼,那么,一次“创伤”就会变为一颗宝贵的“珍珠”。“珍珠”是从愈合了的创伤之中升华出来的东西,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抚平伤痕,而且可以使我们珍视经验,减少错误。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这个小故事说明: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仅拥有挫折的痛苦体验,也拥有把不幸变为幸福、把伤痛变为无价奇珍、把令人痛心的缺陷变成新的力量的机遇。只要我们从容面对,就可以掌控挫折;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并保持快乐时,就可以拥有最珍贵的收获。

(2)适度宣泄,尽早摆脱

面对挫折,有人惆怅悲观,把痛苦和沮丧埋在心里;有的人则选择倾诉——我赞成后者。如果心中苦闷,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把心里的话倾吐出来,这样,不健康的情绪就会得到宣泄。宣泄是一种自我心理救护,它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宣泄应当适度,“乞丐型”、“进攻型”、“碰触型”等宣泄方式是不值得采纳的。如果你还想活得有尊严,还想从头再来干点事的话,就不要像“祥林嫂”那样总是述说“阿毛”的故事。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们注意你曾经的无能。当你醒悟到还有那么多的正经事等着你去干的时候,就没有必要选择“秋菊”的方式,因为过度“打官司”的成本太高,总是“要说法”会影响干正事。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你应该做的正事,也许你早就远离了某次“风雨”的影响。

(3)激励潜能,独立自救

独立自救是生命中最闪光的品性,这已经被很多事例所证明。面对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则激发潜能,自己拯救自己——前者没有看到自己的潜能,后者则充分地汲取了潜能的力量。

一个小故事说:“一头猪的腰部脱臼,在那里费力地爬着,孙子要去帮猪按摩,爷爷喊住了他,爷爷拿起一个土块向那头猪扔去,那头猪吓得挣扎着跑起来,爷爷在后面追赶它,只见那猪跑着跑着腰部便上去了,恢复了正常”。人遭受挫折就好像小猪脱臼,真正能帮助你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有时,我们在挫折的伤痛中忽视了自己的潜能和改正错误的勇气,一味地等待外力的帮助,这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对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种懒惰和没有出息的做法。

林肯发现的“马蝇效应”和无锡小天鹅集团的“末位淘汰制”,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利用危急状态产生的压力激发生命体的巨大潜能。人是需要压力的,有了压力我们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才会不断进步。其实,在生活中让自己忙起来,是一种自我加压的方法。面对挫折,适度转移注意力,自我增加良性压力,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心境。比如可以通过从事集邮、写作、书法、美术、音乐等趣味活动来调适自己的心情,缓解苦恼带来的种种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沮丧也就渐渐淡忘了。

(4)适当取舍,远离烦恼

放弃是一种智慧和境界,但是,面对现实的种种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很多人原本也曾从容、平和地生活着,可一旦被太多的诱惑和欲望牵扯,便烦恼丛生。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高;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多——这是我们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使我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都可能会导致我们迷失方向,走向绝望。

聪明的办法是学会取舍,不必事事争第一,舍弃自己还不具备能力与条件的目标不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在明白了自己一生何求之后,去明智地取舍,并学会放弃,才能摆脱无谓的烦恼,拥有自在的生活。

总之,有些挫折看上去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却是我们对它的屈服。对付挫折有许多办法,可以尝试着踏平它、跨过它,既不能踏平也不能跨过,就绕过它。有些挫折是不能磨平消尽的,对待它的根本方法是正视它、感悟它。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我们就会蹚过泥泞,走过雨季,迈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