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男人的资本
37987000000011

第11章 二十几岁该做的事(2)

如果你是幸运的,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高薪厚禄,万人羡慕,这对你和家人来说,的确是好事。但是,如果你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准确而又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也就是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多走一步或者坐偏半个屁股,都会毁掉自己的前程丢掉自己的位置,于己不利,于社会无功。

社会中这样的人也不少,具备所有成功和成大事的条件,结果还是功败垂成。原因很简单,先是脑袋决定屁股,后是屁股作用于脑袋。要想在一个位置上,屁股是热的,那么脑袋一定是冷静的,不仅识时务,更要认清自己。如果脑袋发热,那么屁股肯定是凉的,因为位置丢了没有地方坐。

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位置难,在一个位置上准确给自己定位更难。所以说,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能准确给自己定位,就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位置,就不会有世态炎凉的慨叹;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让自己在位子上头脑发热屁股发凉,就不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苦涩。

4.先做适者,再做强者

男人资本箴言:

早日摆脱“蘑菇定律”是二十几岁男人步入社会的当务之急。

管理学中有一个蘑菇定律,讲的是职场新人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就好像生长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得不到阳光,只有自己长到一定高度,才开始受人关注。这个定律是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经常使用的管理方法。

而当今一些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的新人,初涉社会,心气很高,希望一走上岗位就可大干一番事业,对于领导交办的简单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大材小用,往往眼高手低,最后连一些基础的工作都做不好。对于这些新手而言,快速逾越这个阶段,树立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定位,才能够早日摆脱“蘑菇定律”。

约翰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公司上班。可是约翰进入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这家公司的老员工,对自己非常的冷漠甚至厌烦。每天他们都忙自己的事情,一个月后,居然不知道约翰叫什么。公司内帮派林立,为了有形和无形的利益,小集团与小集团之间充满斗争。对于新人,因为不知道背景,每个老员工都像防贼一样提防着他。

约翰感觉自己很难适应这家公司的工作方式。更令他难过的是,他的价值观念和做人原则与这家公司的人文环境时常发生冲突。作为公司的新人,作为弱者,约翰感觉自己时时受到折磨和伤害。面对这些,年轻的约翰想到了放弃。

约翰在辞职前找到了麦克,说出了自己的苦闷和对未来的打算。麦克听后,拿出一张光碟叫约翰看。那是一部科学纪录片,描述的是白垩纪、侏罗纪时代地球上的种种生物,包括恐龙、鳄鱼、蜥蜴、变色龙等爬行动物的生活,最后,影片是以恐龙的灭绝而结束的。看完后,麦克自言自语地说:“那么强大的恐龙灭绝了,而小小的变色龙却繁衍生息到现在。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啊!”突然间,约翰意识到,自己就是职场上的那只恐龙!的确,别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强大的恐龙,并因此而藐视像自己一样软弱的变色龙。

第二天,约翰又回到了公司。他不再看别人的眼神,不再想别人的议论。公司里别人最不愿意干的事情他去干;对公司里最高傲的人,他也一直保持着最热情的微笑。

两年之后,约翰因为业绩突出,人际关系好,从最普通的员工晋升为副总经理。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当我们新加入一家公司时,一定也会遇到与约翰相同的情况,此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是一走了之,还是静下心来,逐渐适应呢?答案当然是——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完全的适应呢?

(1)踏踏实实做好上级交代的每一项工作

新人进入企业,对于企业的整个工作环境及流程都还很陌生,可能连最基本的复印传真都需要别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对待新人的通常做法是交派一些诸如打字、翻译、资料检索等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工作,这是每一个新人进入职场后应该接受的第一门功课。不要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上级往往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来考察一个员工的耐性以及工作态度是否端正。上级不会期望一个还不了解企业情况的新员工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简单的工作更能够考察出员工不骄不躁、沉着稳重的优秀特质。

(2)适应而不是抱怨环境

二十几岁的男人们,在进入职场之前总会有很多的幻想,幻想理想的行业、理想的职位、理想的收入,直到真正进入企业后才发现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于是开始抱怨企业没有给予充分的施展机会,专业技能没有可以充分发挥的场合。一腔热血无以回报。而当年的陈天桥以优异的成绩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也只是从事录像片的放映工作,换作其他人可能会因此而抱怨领导不公,老天不长眼,所用非所学,但陈天桥却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了机会,于是利用空余时间专心钻研管理书籍,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

3.等待机会,厚积薄发

俗话说,机会永远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对于职场新手而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缺乏的不是机会,而是蓄势的远见与忍受平淡的耐力。职场竞赛,比的是耐力和信念,这是一场长跑,短暂的热情和速度都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因此,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仍需要不断充电武装自己,提升信念。待时机来临,必会脱颖而出。

其实,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才是好的开始,不论以前有什么样的工作经历,到一个新公司首先不仅仅是认认真真学习《员工手册》,更重要的是对个人心态的调整。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毕竟是过去的,新的环境新的开端,“心态归零”非常关键。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要勤于思考,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就是说成与败在家里就已经决定好,也就是告诫我们要多想,不可盲目。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回避现实的人,不可能有理想的未来。

5.吃亏是一种福分

男人资本箴言:

二十几岁,是人生的一个完全蜕变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吃亏,并在吃亏中不断地学习,默默地经营自己,积蓄力量,那么30岁后,我们就可以拥有真正的选择权。

盛大网络现任总裁唐骏,曾在卡拉OK盛行之时,研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卡拉OK设备上用的打分机,演唱者唱完一首歌后,打分机会自动打出分数。三星公司以8万元的价格买断唐骏该项专利后,其卡拉OK设备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一下子从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多。而后,三星的竞争对手日本先锋公司向三星购买此项专利的使用权,花了150万元,三星依靠该项专利成为大赢家。很多人都觉得唐骏特别亏。

但是这位IT界的风云人物,在谈到早年的吃亏经历时,却没有一丝遗憾。相反,他却对当年的吃亏心怀感激。唐骏说,应该感谢三星公司,如果没有三星来买这项专利,就没有他创业之初的8万元启动资金,也许后来的事业不会有现在这么顺利。同时,唐骏也认为,这件事也教会他如何将专利变成商品,使他从一个学者型的人变成一个事业型的人。

唐骏把吃亏经历理解为福分,可见“吃亏就是占便宜”并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种成长的智慧。

二十几岁的男人涉世未深,初入公司免不了为老员工端茶送水,更责无旁贷地担任其清洁工,这些都是吃亏。但吃亏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是新人,没有可以傲人的资本,没有让别人给予足够重视和尊重的资格,那么我们就先去试着接受别人的骄傲,试着给予别人重视和尊重。许多时候,很多事情,只要自己考虑明白了,认识清楚了,摆正位置了,心里也就自然轻松了。

作为一名新人,主动向其他人微笑问好打招呼,在办公室里,主动打扫卫生,主动做大家的勤务兵,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会对我们大有好处,最起码能提升我们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当然,我们还是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当我们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到自己工作上的时候,我们似乎也就看不到别人的眼神,听不到别人的评价了。而此时,我们也会明白,别人的眼神、态度和评价,此时于我们而言,已经没什么价值了,我们依然是自己。

在公司工作,就要充分利用公司这一平台,在业务方面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对一些畅销的产品和营销方案进行研究,试着自己动手策划一些产品的改进方案和营销方案,无偿提供给老板。

如果这些尝试能够通过,并拿到市场进行检验,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锻炼、一个证明。如果方案给公司带来效益,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我们吃亏了,但是这个亏我们吃得有价值、有必要,因为我们从中学到了即使花钱也买不到的实践经验。

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择手段地谋取钱财,追名逐利,那么他在世上做人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尊严。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在他的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扩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对处于弱势的二十几岁的年轻男人来说,在二十几岁时,吃一些亏是必要的。如果不想吃亏,不甘心吃亏,就可能什么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