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是最好的磨刀石
困难与事业同在,烦恼与成功并存。坚决与挫折、困难作斗争的人,既要冒着失败的风险,又要面临无尽的烦忧;获得成功的人,也许会非常开心,然而经验证明,他们一般要比那些正在奋斗的人遭受更多的挫折。因此,所有人都有烦恼。渴望没有烦恼的生活,只是异想天开,只是在追求虚无,其实是与世隔绝。
坚强地面对失败,这和鲁莽地面对失败的结果是不同的。坚强的人一方面一点也不会害怕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重视困难,平静地、深刻地研究和分析困难,分析它存在的根源,然后找出摆脱困境的办法。这种明智的态度能大大提高战胜困难的能力。有一种人对待困难,虽然很有勇气,然而只是盲目地去解决困难,看起来非常坚强,但却无法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有时还会酿成更大的失败,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败局,这是不可效仿的。
失败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败。不知道自己败在哪里,以后就可能仍然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误;清楚自己败在哪里,就可以明白在那些造成失败的因素中,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自己完全可以控制的因素,哪些是需要凭借他人的帮助,进而改变那些能够被改变的,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或者在根本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干脆不去改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究竟败在哪里,这一点特别重要。
分析困难产生的因素,有个人特殊的原因,也有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应从以下方面去寻找:
1.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然环境。这主要是指由于气候或地震、洪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困境和失败。例如,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民收入很低,对许多农民来说无疑是困境,由此可能导致他们其他多方面的损失。
(2)物质环境。这主要是指由于物质的缺乏(包括金钱的缺乏),使人们最终以失败告终。一个人要办企业,却没有必要的资金,便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3)社会环境。每个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都有一些道德约束的力量,对人们的成功和失败构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可能更加束缚着人的行为。某些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失败,而这种因素一般为人力不能掌控。
2.个人方面的原因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个人目标是否适宜。个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要确定某些目标。一般说来,设定目标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个人的特点和条件,使之成为成功的指向标。目标正确,成功就有望;目标失误,也就不要指望会成功。很多人的失败就在于目标脱离实际,缺乏实现目标的足够条件,或者把目标建立在幻想和贪欲的基础上。这样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目标没有实现,就容易给人造成挫折感和失败感。
(2)个人能力的因素。要达到目标,个人能力必须达到成功的标准。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所追求的目标过高,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达到。例如,在生活中,各种机遇很多,有的人很快成功了,有的人一夜暴富。于是,成功者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看到别人成功,有的人盲目追随,结果,由于自己的能力欠缺或素质不济,造成了失败。
(3)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想成功离不开环境的支持。有的人失败,是因为环境条件较差。
3.面对困难应把握的原则
成功的人都懂得,困难并不可怕,面对它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要有足够能力应对困难。面对困难保持健康的心态应从以下五条着手:
(1)困难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挣扎奋斗的人,会有失败的危险,而且有许多烦恼;取得成功的人,总会伴随多多少少的喜悦,但经验证明,抵达终点的人和那些正在奋斗的人一样,也有烦恼。
(2)每个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好运常伴,任何人都有摔倒的时候。可是烦恼总会消失殆尽,难题总会随时间推移最终得到解决。
(3)每个困境都包含着转机。所有问题都隐含着重新创造的可能性。成功来源于问题的存在。问题的存在总是为有才能的人创造良机。一个人的困境,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转机。所以,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去把问题考虑清楚,抓住创造的良机。
(4)每个难题都会对你造成影响,你不能总是避而远之。但是,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态度,控制自己对难题的反应。你的反应可以增加或降低你所承受的痛苦,可以让你变得更坚定或更软弱,还可以决定你的处理是成功还是失败。你的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态度。
(5)强者可以获得胜利,因为他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你要努力学会抓住机会,积极地去迎接困难、解决问题,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
不断挑战自我,激发自身无限潜能
俗语说得好:“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精彩的人生,就是人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的过程,人的潜能是可以无限挖掘的。只有自我挑战,才可不断挖掘出自身的潜能,不断历练、提高、完善自己,让自己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后天训练而成的英才。而英才形成的过程,并不是像神话与传说中的奇遇一样,等待别人送给你一本“武功秘籍”,或者等待别人送给你一颗开启慧根的“灵丹妙药”,英才的形成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通过自我挑战来自我完善、自我塑造的过程。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后,人才可能把自身的潜能无止境地加以挖掘,把自己的才智发挥到极致,从而创造出自己的辉煌人生,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
这个自我挑战、激发潜能的过程,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是一些无法承受的挫折和磨难。有一句格言说:“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要用自己的双手、智慧、才干、勇气与毅力去创造成功,假如在挫折、失败、困厄中变得自甘堕落,颓废不前,便永远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光芒。而自我挑战精神,是人在挫折中坚持自我、奋勇直前的必要条件。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有两只草虫在一片草叶上休息,这时它们望见对面的一棵大树上长着一枚鲜红的果子。果子很大,红润而有光泽,看一眼便使它们流出了口水。可是这枚果子长在树顶上,这棵树非常高,树干挺直光滑,像它们这样的草虫是很难爬到树顶上去的。其中一只草虫说:“你看,那枚果子一定好吃极了,我们爬到树顶上去吃吧。”另一只草虫扭动一下肉乎乎的身体说:“你不要白日做梦啦,我们根本不具备攀爬大树的基因,更何况那棵树那样高,不等吃到果子,我们两个恐怕早就累死了。”可是第一只草虫不以为然地说:“我们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大树,那是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尝试过。我不想只做每天都在草叶上爬来爬去的虫子,我要爬到大树上去看远处的风光、吃新鲜的果子。只要我坚持一点点地向上爬,总会爬到树顶上去的。”于是,这只草虫离开了草地,向大树爬去。因为体能有限,它每爬一段距离就会感到体力不支,好几次都差点从树上摔下来。可是,这只小小的草虫一直没有放弃,爬累了,就停在树干上休息一会儿。就这样,它停停歇歇地向上爬,两天以后,它明显感到自己体力大增,每次休息的间隔越来越长了。第三天晚上,这只草虫成功地爬到了树顶,吃到了这枚鲜美的红果子,看到了远处的好风光。从此,这只草虫改变了自己只能生活在草丛中的命运,成为一只可以像大毛毛虫一样在大树顶端生活的虫子。而另一只草虫一生都寄居在草叶之上,羡慕着它的同伴的“壮举”。
在这个寓言故事中,一只小小的草虫不相信天生能力的局限,勇于进行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坚信潜能的可塑性与可激发性,最终培养了自己不同寻常的攀爬能力,实现了人生梦想。生活之中,如果我们不想像那只胆怯的草虫一样,成为止步不前、没有成功突破的困守者,那就勇敢地进行自我挑战、激发潜能、开拓成功!
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就要敢于冒险,勇于进取开拓。这首先需要有一种超强的自信心理与一种顽强拼搏的毅力。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一个问题,就是敢于冒险而不是盲目冒进。冒险是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有价值的活动,最后经过努力有可能得到,这种冒险是值得的,而冒进则是不顾具体情况,盲目地进行某种活动,并且最后一无所获。无知的冒进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活动,不仅不利于事情发展,有时还会变得更加糟糕。而这里所说的冒险是要求我们在机遇到来时,以十足的信心去把握机遇;在困难发生时,以坚强的毅力去挑战困难;千万不可在机遇面前左顾右盼、缩手缩脚,更不可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一言以蔽之,挑战自我、冒险前进,就是要尽可能地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与条件。就像前面所讲述到的那只草虫,如果它在看到红果子的时候,和同伴一样因顾虑重重而畏缩不前,在奋进的过程中因为困难阻碍而选择放弃,最终它还能成就自己的“辉煌壮举”吗?
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就要在前进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要因为一时的进步与成功就骄傲自满或故步自封,更不要以为这就是我们所能达到的极限,我们要相信人生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天能够翻越一座岭,明天还可以翻越一座山,我们可以继续翻越一座座更高的山峰。当站在更高的山峰上回首时,我们便会发现自己之前翻越过的那座山是多么的矮小,我们就会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因为翻越一座山的喜悦而满足、止步。我们会发现,人生之巅中永远没有“珠穆朗玛峰”,有的只是越行越远的前行者的脚步。
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詹姆士·柯比曾经这样说过:“你要再战一个回合才能胜利。碰上挫折时,你要再战一个回合;战胜一局时,你还要再战上一个回合。”人的一生正如走楼梯那样,跨越每一个阶梯,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暂时的休息之所,以便我们迈向更高的地方。假如我们站在最初的几级阶梯上就得意忘形,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爬到最高的地方。
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就要相信自身能量与潜力可以无止境地挖掘下去,就要相信“压力塑造人生”。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在压力面前,在感觉无法突破的障碍面前,我们一定要相信:“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做到。”假如仍将人生比喻为爬楼梯,那么,当我们爬了几层之后,可能会觉得疲惫不堪,举步维艰,可是这时候,假如我们咬咬牙、挺挺腰,就还可以再继续多爬几层。歌德曾经这样说过:“人的潜能就像一种强大的动力,有时候,它爆发出来的力量,会让所有的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