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城市的兴起是与防御、集市有关的,是政治、军事、经济和生态因素的综合产物。古代城市职能不同,起因不同,但在农业时代,其发展都是缓慢的。工业革命后,城市才迅速发展起来。
二、城市社区的特点
城市就是集中,是物质资料的集中、人口的集中、组织的集中、生产的集中。讨论城市社区的特点离不开与农村社区特点的对比研究。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城市社区人口密度高,异质性强
人口密度是以每平方公里居住的人数来计算的。城市社区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密度高。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在20世纪80年代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2.75万人。集中于南京、黄浦两区的浦西部分及其紧邻的21条街道,每平方公里则多于10万人。高密度是城市社区人口的一大特质,这一特质如何引起社会病态,对城市居民如何产生不良影响等是现代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之一。
人口的高度异质是城市人口的另一大特征。所谓异质性,通常指那些与行为有关的社会性质,比如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经济能力以及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的差异影响人们的行为,导致行为的差异。人口的高度异质是由下列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城市人口数量多。中国有句老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就是说人口越多,差别越大。二是城市人口中往往移民比重大。由于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从而带来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三是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和分层加深,令每个人的选择性增强,个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社会的需要向各个方面发展,从而使城市社区的人口看起来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2.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复杂,功能专业化
城市社区聚集着众多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密布着复杂的商业网络和交通网络,科层组织成为整个城市有机运行的链条,使整个城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无论是政府行政结构或经济企业都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力分层以及不同阶层、不同部门之间沟通互动的规则和渠道。在功能上,城市社区的组织随分工的专业化而分化,一种组织提供一种专门的功能,从而形成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但分工细致的组织体系。
城市社区组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城市社区组织一般都是次级组织和群体,成员以专业为联系纽带,没有亲缘关系,他们在城市社区组织或团体中扮演的角色是片面的和非人格化的。
3.城市社区家庭规模缩小,家庭、邻里的传统作用削弱家庭规模小型化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目前,中国城市家庭的规模日趋缩小,由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发展,家庭规模已由6~8人缩小到2~3人。家庭功能也随着生产水平和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逐步社会化。
城市社区由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程度非常高,剥夺了家庭历史上作为功能齐全的社会结构的一些重要性质,家庭的传统作用开始消失。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沃思认为,在城市社区,由于家庭部分功能的丧失,家庭失去了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约束力,从而具有诱使家庭成员离开家庭活动的可能性,结果使家庭成员的关系也表面化和形式化,家庭生活使家庭成员失去满足感。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Sorokin,Pitirim Alexandrovitch)说:“家庭的主要文化功能会进一步削弱,直到家庭变为一个男女纯属偶然同居的场所,而家则变成一个两性关系非常短暂的居所。”
4.城市社区文化呈现理性化和世俗化特征
理性化即以效率和效能作为衡量和评价日常生活的标准。在人际交往中,凡事对事不对人,对事情的处理不讲求个人感情,而以效率为基本原则,所以城市人往往给人一种冷漠、计较、滑头的印象。美国乡村人常称城市人为“城市里的滑头”(City Slicker)。讲求理性与高效率的结果,“使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个人对社会及其他团体也就缺乏忠诚,致使团体的精神濒于消失”。
世俗化是城市社区文化特质的另一重要方面。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和社会体制脱离神学和玄学的导引和控制而转变为容易相处、比较随和的平民社会的文化和观念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讲求实效,二是讲求实惠。西方称前者为实用主义(Pragmatism),后者为凡俗性(Profanity)。讲求实效的态度和精神与科层制组织中的理性主义(Rationlism)相配合,使得城市社区文化变成以目标取向为主、以实用为主的体系。讲求实惠则使城市社区的人只对现世的、当前的利益感兴趣,而对未来的和精神的东西毫无反应,从而造成城市社区居民性格上的孤独化和冷漠化。
三、城市社区的分类
城市社区因其起源基础、产业和职能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社区人文区位布局和结构特征。按照其特点,可以划出不同的城市社区类型。划分城市社区类型的标准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城市社区。
日本城市专家高野史男在《世界大都市》一书中,曾把世界城市分成五大类型:(1)欧罗巴型;(2)阿美利加型;(3)亚细亚型;(4)中东型;(5)其他类型。欧洲的传统城市是“城墙包围城市,在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即后来的市政厅),城市由这些工商业市民管理”。而在美洲,由于没有经过中世纪,自诞生之日起,城市便是现代或现代化的产物。因而“城市既没有欧洲城市中常见的城墙,也没有中心广场和大教堂、市政厅等,代之而起的是耸入高空的摩天大楼,水泥建筑鳞次栉比的商业中心”。在亚洲,“城市在形成过程中起作用者主要不是市民,而是政治上的统治者、皇帝、国王或封建领主”,城市的盛衰变迁多与王朝的兴亡有关,尤其是在多年封闭的封建国度,如早期的日本、中国等。到近代,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城市社区是由于一些欧美列强的侵略而变为殖民地过程中形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刻上了殖民者的印迹。例如印度的加尔各答、孟买和中国的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中,就有些街区是英国或法国殖民者所建的,留下了异国文化的烙印。不过,在亚洲,无论是按君王、封建主统治者还是按殖民主义者的意志和需要兴建的城市,无论是都城、封邑或各类市镇,都是以政治势力为主导、权力结构作支架、社会分工为辅助的模式。至于干旱地带的中东城市,则是以伊斯兰教和游牧民族的需要而建立的。“城市是必须有伊斯兰教大清真寺和为游牧民、商队等设置的集市和商场”。由于不少中东城市是游牧民的村落演变而成,伸向四面八方的道路纵横交错,其最大的特征是迷宫式的道路网。综上所述,高野史男依据城市起源的不同背景动力和所呈现的不同人文生态布局划分城市类型,以独特的观察角度及生动详尽的描述对城市社区研究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城市社区还有一些其他划分标准:第一,按人口和面积划分,可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第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可分为中央直辖市、省直辖市、地区直辖市。第三,按城市社区历史发展进程划分,可分为原始集市、城市、都会、都会带、丑恶都会、衰亡都会。第四,按功能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制造业都市、零售都市、批发都市、运输都市、矿冶都市、教育都市、旅游都市,其他都市如首都、金融都市、宗教都市、军事都市等。第五,按城市社区的发展程度划分,可分为前工业城市(preindustrial city)、后工业城市(postindustrial city)。第六,按区位划分,可分为内围城市(internal city)、外围城市(external city)、卫星城(satellitic city)。
第四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城市化的定义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解释。人们研究的领域不同,角度不同,给城市化的界定也五花八门。大体上,城市化可以从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人口学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即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变化,即地域中城市性因素逐渐扩大的过程;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和结果;社会学对城市化的研究,是从城市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探讨人口集中、地域转化的深层社会原因。城市化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四个方面:
1.人口集中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人口集中场所的扩大,一是每个场所人口集中的过程强化。城市化作为一种人口集中的空间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二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作为城市化的表征,人口集中的速度与比例从数量上反映了城市化的水平。
2.地域转化
城市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地域的变化。城市内高楼林立、工厂密布、人口稠密。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地域外貌上判断出哪是城市、哪是农村。城市化使地域景观出现了差异,使地域性质发生了变化。城市化是一个地域转化的过程。作为城市化过程的结果,地域转化的速度和规模从形态、景观上表达了城市化的水平。
3.产业转型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构成的特有经济空间,城市化是第二、第三产业生成、集聚和发展的过程。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加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改变了地域景观,造就城市性聚落的面貌。在城市内部(市区),经济区位的空间配置不断向更高效率的形态发展;在它的外围(郊区),农业区位或者被取代,或者向更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转型从经济角度反映了城市化的水平。
4.生活方式变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的过程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聚集、扩散的过程。城市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源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产生了向城市集中的观念和行为。受城市内在拉力和农村外在推力的双重影响,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产生了新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形成了与农村相对应的城市社会。同时,城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农村,导致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质、社会生活向城市性状态转变。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我们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过程。有人认为,城市化是人口数量达到某些城市指标的状态,也有人认为,城市化只是一种结果。如果城市化只是一种结果,那么,城市化本身的发展,城市现代化以及城市内部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就不能纳入城市的范畴。
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城市化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这个过程所达到的全部结果。事实上,城市化是农村性状态向城市性状态转变的过程。城市本身的发展与现代化从属于农村性向城市化的总过程。这是因为,城市与农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衔接的、渐变的和连续的,即使进入了城市性状态,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城市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源地,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总是从城市产生,然后逐渐向周围地域辐射、扩展和推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化不仅仅是对城市状态的静态描述,也是对城市发展的动态考察。城市化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城市本身的发展以及城市的现代化属于城市化的总过程,而且是城市化过程的扩展源。
其次,我们认为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有自身的规律,人们既不能阻挡城市的发展,也不能人为地使城市超越某个必经的发展阶段。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就能避免或减少主观随意性,把握城市发展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城市。
二、城市化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它必然有一个起点。城市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自从产生了城市就开始了城市化运动,城市产生之日就是城市化开始之时;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近现代化城市的成长过程,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